分享

“昔之得一者”,《道德经》第39章原文和译文。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39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23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lu)如玉,珞珞(luo)如石。

【译文】

要想不致使天下大乱,就要使人德与天道合一,我们来看看往昔有哪些东西得到了道。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妙,川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侯王得道才能执持天下的宝鼎。

那么离开了道将会怎么样?天不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宁静恐怕要废弃,神不灵验恐怕要停歇,川谷不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无以生恐怕要毁灭,侯王把持不住宝鼎恐怕要颠蹶。

道的本质在于“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最后万物又九九归一。“一”既是德的太始,又是德回归的整体,分天分地分阴分阳,既矛盾又统一缺谁都不行。所以天地万物,贵以贱为根本,没有贱就对比不出贵。高以下为根基,基础不牢何以垒高?因此真正有道的侯王们常常自称“孤家寡人”,或者说“不谷”谦称自己德行不够,这不正是因为害怕失去民众的支持,而以贱下的百姓为根本吗?

纵观天下万事万物难道不都是这样吗?天地养育万物不求回报,天不言其高,地不言其厚,最高的荣誉是不需要赞誉的。所以有德之人不会总想去充当晶莹光亮的高贵宝玉,光芒四射高高居于民众之上。而宁愿去做灰暗坚硬的低贱铺路石,默默无言任劳任怨为万民服务,故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