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一点周易》(五十三)周易屯卦中的“邅”字暗含着周人祖先“亶”的事迹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每天学一点周易


周易屯卦中的“邅”字暗含着周人祖先“亶”的事迹
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记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周易》之所以难懂,是因为它有很多生僻字,读都读不出来,更别说理解它们的意思了。但正是这些生僻的字词,却记载了很多特定的人物和历史,对我们学习周易至关重要。
比如说《周易》第3卦屯卦中有一个字“邅(zhan)”,出自六二《爻辞》,全段话是“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很多学者没有弄懂“”这个字的含义,在解读时或者胡乱一解释,或者一带而过。
其实这个“”字中隐含着一个“”字,周公用其祖先古公亶父的美德作比喻,告诉我们如何开创事业。
”字读作(zhan),从“”从“”,是保持自己美德本性前行的意思。“”读作(dan),本义是“天然的,天生的,本来的”,偏旁为“”的字寓意一般比较好,比如“”意为“具有天然香味的树木”,“”意为“具有天然香味的肉”,“壇(tan)”意为“生土垒成的土坛”。
周文王的爷爷名叫“”,他是西周民族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人物,当年带领部落迁徙到了陕西岐山脚下的“周原”,因地名中有“”字,方位在“西”,所以将部落正式称为“西周”。他继承祖先后稷、公刘之事业,为其儿子季历和孙子文王完成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周后人尊称其为“古公亶父”,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国父。 
周公巧妙地用“”字展现出了祖先“”的美德,告诉我们,如果具备了深厚的美德,那他做任何事都会亨通。

主 编 推 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