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连载(124)《雍也篇》第4章,“君子周急不继富。”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文朗读】

【注释】

子华、赤:公西氏,名赤,字子华,通称公西赤或公西华,小孔子30岁左右,鲁国人。《论语》中提及五次,他相貌堂堂,有谦谦君子之风,擅长祭祀宾客之礼,有超凡的外交才能,公西华的家庭比较富裕。
冉子:姓冉名求,字子有,又称冉求,小孔子29岁,是孔子的早期弟子。冉求具有出色的经济管理才能,尤其善于理财,又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总之多才多艺。在孔子50多岁当鲁国大司寇时就跟着孔子做官,后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周游列国的第6个年头,60岁的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这时候鲁国执政大臣季康子派人请冉子回去做官,之后冉子一直为季康子做事。论语中提及冉子16次,很多次是挨孔子的骂,这是因为孔子对冉子的期望太高了。
使于齐、适齐:孔子派他出使齐国。
:谷子,小米。“”和“”相对,粟有壳,米无壳。若单用“”字,则粟即为米。
:增加。
釜、庾、秉:古代的容量单位。六斗四升为一釜,大概今天的一百斤。二斗四升为一庾,大概今天的四十斤。秉,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几百斤,有学者按照古代的器具推算,说一秉等于16斛,1斛10斗,那么一秉相当于160斗,五秉就是800斗,要好几万斤,显然不可能,这种换算肯定不对。古今的容量单位不统一,即使在当时的春秋时期,各国的容量单位也不完全一样,各地方的方言也不相同,所以我们没必要非弄清楚不可。从人之常情和生活常识来看,一般补助相当于一个人一两个月的口粮,最多不会超过两三个月的口粮。既然弄不清楚,我们在翻译时不如暂时保留原来的量词更好理解,不必非弄清楚到底给了多少米。
周急不继富:周,补其不足。继,继其有余。急,临时发生紧急变故而陷入穷困。富,富裕。要雪中送炭救急救穷,不提倡给肥猪贴膘。延伸到社会分配制度上,就是均衡财富,不使得贫富差距过大。

【白话翻译】

作为为政者和领导者,要关心下属及其家人的生活。为人处世,要关心他人,但要奉行救急不救穷的原则。上升到社会国家的分配制度上,要均衡社会财富,不使民众的贫富差距过大,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论语编撰者通过展现冉子为子华母亲请求补助这件事,一下子就阐述了这么多道理。
孔子做鲁国大司寇的那几年,有几个弟子跟着孔子出来做官,公西华擅长外交,被孔子派去出使齐国,来回要很长时间。孔子的大管家冉子便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一些小米做补助,孔子说:“给一釜吧。”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一庾吧。”冉求却私下做主,给了他五秉,比孔子答应的多了很多。
孔子事后知道了,对冉求说:“赤这次去齐国,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裘。常言道,应该救济那些急切需要帮助的人,而不应该接济增益那些财货充裕的富人。”
孔子跟冉求说这段话,除了财务上的注意事项,还有一层言外之意,就是告诉冉求,可以将这种原则推延到为政上,要救济确实急迫需要救济之人,不要再给富人补贴,不要让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对社会的和谐很有好处。

【解读】

1.这件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冉求和公西赤都跟着孔子做官,师徒们十分风光。

这件事应该发生在孔子51到55岁之间,孔子当时任鲁国的大司寇,几个弟子也跟着孔子做事,比如说,子路负责“堕三都”等政治大事,冉求辅助孔子做财务。公西赤刚刚二十出头很年轻,但孔子还是委任他做一些外交事务。还有一个年轻人原思,做孔子的家宰,下一章马上就提到。
本章叙述的是冉求给公西赤母亲争取生活补助的事,孔子本来答应的少,冉求却私下给了很多,可见孔子师徒那时候是多么的风光,生活是多么的富裕。但孔子为了追求大义,后来毅然而然地抛弃了这一切高官厚禄,一般人是下不了决心割舍的。
难怪乎,当孔子瞬间放下这一切时,孔子的几个弟子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在《八佾篇第三》中记载,孔子带着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第一站就到了边疆“”这个地方,边防官仪封人请见孔子,出来后给孔子的几个弟子打气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大意是,你们几个何必如此垂头丧气啊,你们老师丢掉了官职不是世界末日来临,你们担心什么呢?你们老师有更重要的事去做,现在的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既然当政者听不进去,上天就将起用夫子他老人家做个木铎,带着你们深入民间去传播教化唤醒民众。

2.孔子认可冉求对公西赤母亲的生活补助,但要坚持“周急不济富”的原则。

困难户生活补助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爱护下属,关心属下及其家人的生活,这样他们更能安心工作。当冉求为公西赤母亲请求生活补助时,孔子马上答应说给“一釜”。冉求请求加一点,孔子随口说再加“一庾”。但冉求私下做主,一共给了“五秉”,反正比“一釜加一庾”多出不少,孔子知道后没有发脾气,而是借此机会给冉求传授了为人和为政之道。其一,说明当时孔子的俸禄很多,有多少啊?后来在卫国,卫灵公问孔子的俸禄,孔子说“六万”,也就是六万小斗,太富裕了。其二,孔子教育学生不仅因材施教,而且随时随地信手拈来,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都可以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和题材。
对应到普遍的为人处世上,君子要有怜悯之心,对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手,但要注意坚持“周急不济富”的原则。
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还有很深的寓意。因为冉求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孔子预见到冉求日后很可能会掌管鲁国的财政工作,所以便告诉冉求这个道理。希望冉求能进一步悟出其中的治国大道理,那就是,周济穷人,不仅不能再给富人增加财富,还要多收他们的税,缩小社会贫富的差距,维持社会的和谐。

脱贫攻坚战

3.与《论语》其它篇章相互参照。

在《季氏篇第十六》中,孔子对冉有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大意是,我听人说过,一个家或一个国,不愁贫乏,只愁财富不均。不愁民户寡少,只愁其不相安。财富均之,便没有所谓的“”。大家能和睦,便没有所谓的“”。大家能安,也就没有倾覆之祸了。正因这样,所以如有远方人不服,就要修自己的文德来招抚他们。
由此可见,孔子将缩小贫富差距和使极度贫困户脱困上升到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的高度。
孔子的理想,也是几千年中国人的理想,在今天的中国很快就会变成现实。这几年,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到了决胜的关键阶段。

贫富差距咋越来越大

4.与老子的《道德经》相互参照。

老子《道德经》第77章云“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大意是,天之道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弓身举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瞄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弦拉得太满,就放松一些。力量不足,就补充一些。
天地自然的普遍规律是,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先损后益,先益后损,减损有余的,补充不足的。地之法则是削减侵蚀高大者,而流注于低洼者。鬼神之法则是惩戒骄盈者,而福祐谦恭者。人之法则是厌恶骄盈者,而喜好谦恭者。
而人道则不然,总是减损不足的,以增益有余的,致使不足者越不足,有馀者越有馀,穷的越穷富的越富。那么谁能做到减少有馀的,以增益天下人的不足呢?唯有得道圣人才能做到。
老子同样阐述了社会财富均衡的大问题。

5.与《周易》第15卦谦卦的哲理相互参照。

孔子在去世前的几年潜心研究《周易》,编撰了《易传.十翼》,可以把《易传》看作孔子对自己一生学说的最后总结,所以学习《周易》对理解《论语》有很大的借鉴参考作用。
《周易》的第15卦叫谦卦,孔子在谦卦的《大象传》中说“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pou)多益寡,称物平施”。
什么意思啊?孔子把天地鬼神人的谦道上升到社会国家的财富分配制度上,孔子说,要像大地包裹住高山那样,在财富分配上取多余来补益不足,权衡事物而公平给予,防止贫富过于悬殊而激化社会矛盾。  
当今中国社会的财富分配状况,正是圣人在几千年前就一直所担忧的,民不患贫而患不公。在这一方面,西方国家做得很好,对富裕阶层加大收税,补贴低收入者,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稳定了社会。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从本章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孔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因材施教,因地因事施教。其二,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穷人,乐善好施。其三,作为领导者,要关心下属及家人的生活。其四,作为执政者,要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和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