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死的态度

 人老颠东 2020-09-21

人皆有生,亦皆有死。生时我们说了不算,死时我们却可以说了算。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可以决定自己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从容淡定,还是恐惧绝望。我的理解是,反正都是一死,何不坦然面对呢!

换句话说,怎么看一个人是不是活明白了,从他对于死亡的态度即可看出。活明白的人,对死亡绝不会悲观或恐惧。我们举个例子,试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是如何面对死亡的。

他的女儿宗璞写了篇《我的父亲冯友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父亲常常喜欢自己背诵诗词……“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他在诗词的意境中似乎觉得十分安宁。一次医生来检查后,他忽然对我说:“庄子说过,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张横渠又说,”生,吾顺事;没,吾宁也”。我现在是事情没有做完,所以还要治病。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我只能说:“那不行,哪有生病不治的呢!”父亲微笑不语。

从这段话中,以及冯友兰先生所背诵的诗词和古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冯友兰对于死亡是非常坦然且从容的。我一直认为,冯友兰是真正的中国哲学家,他活至95岁高龄,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应该是符合天地之道的。他的态度值得我们重视。

我是一个中医人,我学习并实践中医,同时,我也学习并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我的体会是,生与死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惧生,当然也不惧死。怕死干什么?!既然敢生,就要敢死。况且,生符合天地之道,死亦符合天地之道。哪里有只生不死的生命呢!

天地气机是循环着的,生与死也是循环着的。有生就有死,其实,生即是死。生命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生的状态,另一种是死的状态。我们活着,就暂时不死了;我们死了,就暂时不生了——如此而已。

所以不用怕死,因为我们早就经历过死亡,那是在我们出生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生,当然也无需担心死。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从何处来?从死处来。死而生,生而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死才有生,有生才有死。只要我们活着,就意味着我们某一天要死。这本是自然规律,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况且,生有生的美,死有死的美。有生然后有死,有死再有生,这样循环往复,生命的过程不是很精彩吗!

当然,这绝对不是一种自我安慰,这是我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暂时,我们还处于生的状态,那么,就好好享受当下的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走在自己的道上。多多修养身心,提升心性。以后死了,那就去享受死的当下。若能如此面对生死,自然就没有恐惧,就会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