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然活法》:学习《传习录》的五大要点!(下)

 启明灯 2020-09-21

《传习录》这一部书好在哪里呢?

好在它用最接近我们今天的语言,把这个秘密揭示给我们了,第一个好的点在这儿呢!那么在阳明先生的《四句教》里面一句话叫:“无善无恶心之体”。给我们揭示了那个秘密在哪里呢?秘密就在这儿——“无善无恶心之体”。


那么讲《传习录》第二点好在哪儿呢?好在它有明确我们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里面呢,《四句教》里面的第二句讲:“有善有恶意之动”。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会感受到善恶,什么叫“善恶”?这个地方需要强调一下,我们很多人啊,以为做好事叫“善”,扶老太太过马路就叫“善”,但是实际上的“善”要这么讲就太薄气了,太不够了。

其实我们学《了凡四训》的时候也学过——对了顺便说一下,袁了凡是谁的学生呢?袁了凡是王阳明的弟子王汝中的学生,王畿的学生,他们两个的师生关系介绍一下。那么《了凡四训》里面也说这么一句话说:“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其实这三句话总结特别好啊,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直接把这个世界的维度给我们用一个大关系分开了,就是我们用不着一维、二维、三维、一百维、二百维……用不着这么去分,直接分三个大的版块。
第一个版块叫什么?“有从事上改者”,就是一个维度是事件维度,或者我们讲叫物质维度。
另外一个维度叫什么呢?另外一个维度叫做理论维度,或者逻辑维度,这个叫“有从理上改者”。
第三个说“有从心上改者”。这个心是啥呢?心就是他进入感觉维度了。
这几个维度是不一样的。那么感觉维度之外,还有一个啥维度呢?感觉维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本体维度。这个本体维度把所有的维度都包括进来了。

阳明先生在讲到《四句教》里面的第二句话,他怎么说呢?他说:“有善有恶意之动”。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情绪易动啊,为什么?因为你一看,把那个东西看的具象,你有评判上去,他善恶就出来了。那么刚才讲的这个善恶是啥东西?善恶不是讲的事件,也不是讲的逻辑、理论、信念系统,也不是讲的这个东西,善恶很简单,仅仅是讲的一个感觉,就是我感觉好,还是感觉不好。比如说,举个例子,你一看那个你们家那个宝贝儿,一看:哎呀,亲死了!这就叫善的感觉。你一看这个孩子哭:哎呀,烦死我了!这叫恶的感觉,“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直接就是讲感觉呢!所以其实善恶特别简单,但是有很多人不关注这个感觉维度,他更相信信念系统的维度,更相信逻辑的维度,更相信事件的维度,所以大家就没办法说了。


那么第二句讲“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三句还讲了,第三句讲什么?讲“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说你有个东西它能知善知恶,什么叫知善知恶呢?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就是踢你一脚,你说:“哎呀,好疼啊!”这个“好疼啊”是谁?你怎么知道好疼呢?你说:“我有感觉啊!”讲的这儿你就听明白了吧?你有感觉你就会感觉到疼,你有感觉你会感觉到火,生气了,你有感觉就会感觉到很喜悦,很舒服,有感觉。那么“知善知恶是良知”什么意思?就是那个良知它能知善知恶,它自动知道,这不用人教,不用上哪去学,猫猫狗狗生下来就知道和它爹妈亲,不用人教,这叫良知。那我们用今天话说——直觉。

那我们讲阳明先生的这个《传习录》里面,他不但是有理论,就是前面告诉我们那个终点是什么,然后怎么去到那个终点呢?他给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方法就是善用你的良知。所以他有一句话叫“致良知”。“致”是啥意思?“致”就去那儿了,到达了就叫“致”。什么叫到达良知呢?就是你纯良知指导行动。

那么这句话:纯良知指导行动,阳明先生还有一句话:“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这就叫良知指导行动,直觉指导行动。那么其实我们很多人对这个“知行合一”这句话呢,有一个挺大的误解,以为那个“知行合一”是理论结合实践,那么当他把“知行合一”理解成理论结合实践的时候呢,他就进入了一个逻辑维度,就是我们今天讲进入一个学术维度,进入学术维度,那他这个人生问题就解决不了了,因为人生问题实际上是感觉问题啊,他想进入这个叫学术维度呢,那么他只好拿信念系统来解决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学习各种各样的心理学、传统文化、学佛、学基督,反正可能学各种东西,不是这个法有问题啊,是你学的时候维度没对啊!你这一学完了人家说孝敬父母,这解决的是啥?这解决的是你良知的问题,就是你直觉上,要把自己的伤痛疗愈完了,你那个直觉就自动会和父母有链接。可是你学成啥了?你学成信念系统了。你要是学成信念系统——你说孝敬父母,你是一边儿行动上孝敬,一边内心抱怨,你做的心口不一的事情,做着知行不合一的事情,最后把自己害死了,谁也不舒服啊,被你孝敬父母也不舒服,那么你在做“孝敬”这件工作的时候,你也很痛苦,最后大家两败俱伤。这又何苦来呢?

所以说阳明先生在这个经典里面,在这个他的整个这个叫,不好说是学术体系、思想体系,我想个词哈——在他的修行体系。那么在他那个修行体系里面,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一点: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知善知恶是良知”那么当我们明白“知善知恶是良知”的时候,那么还会有一个什么?还会有一个更具体的,就是针对“知善知恶是良知”,我应该采取何种行动?这里面采取个行动,因为对于我们这个维度的人来讲,你不可能不行动的,你一定会采取行动的,无论你是来自身体的行动,还是来自思想的行动,还是来自心灵的行动,一定会采取行动的。那么阳明先生就给了第四句话:“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么“为善去恶是格物”呢,这一句关于“格物”这个词啊,其实在阳明先生之前,应该说我们比较(年代近),阳明再往前是朱熹,朱熹再往前到孔孟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来个词——“格物”。

“格物”这个词人们一直不清楚是干啥,人们一直不清楚格物是干啥,以至于,比如在《大学》里面人们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先生当时讲了这个东西以后,很多人们认为这个八条目是干嘛的?认为八条目是八件事,就是八门功课,所以他把这个八门功课并列来看,一边做什么的修身,一边齐家,并列来看了。那么实际上在《大学》里面呢,他讲这个“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就讲这八条目的时候,他实际上根本不是并列的八条平摊开的,而是讲什么呢?格物是个基础,他讲得很清楚啊,说“物格而后知至”然后那句话怎么讲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告诉你“致知在格物”,最后斩钉截铁的跟你说的。说“致知在格物”就是你盖楼房一样,你楼上能把七楼盖好,那你得先把六层盖好啊,你要盖好六层先要把五层盖好啊,你这么一直倒下来你要把地基打好啊,地基就是格物,就跟你讲了这个东西。所以在格物这个地方,其实好多人没闹明白。

那么我想大家在读阳明先生的这些事迹的时候,有一个事件特别重要,就是“阳明先生格竹子”,为啥呢?因为那个时候朱熹,朱圣人,这个“圣人”这个词现在需要打一个折扣,那么朱先生当时提到格物是干啥?格物就是格事事物物之理,万事万物之理。其实这句话一讲出来本身就出了问题了,本身这个事情到最后你想想,格到最后你不是一个有境界的人啊,你格到最后只是一个有逻辑的人,因为啥?因为你格的是理啊。你格完事物之理,那么你格完了,你是个物理学家,你不是一个幸福的人,也不会是一个圣人的,所以这是两码事,完全是两码事。那么一格事事物物之理呢,势必会钻到这个事物的逻辑里去,所以阳明先生格竹子轰然倒地之后,醒来第一句话是什么?圣人之言可疑啊!说朱先生这个话值得琢磨,为什么?因为他知道方向不对。

那么后来阳明先生也一直在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那么他讲的这个“格物致知”是干嘛呢?字面上讲得很清楚,“为善去恶是格物”说你能保持在好的感觉里,能处理掉你的坏感觉,这个功课就叫格物,为善去恶。那怎么就到了好感觉,就保持在好感觉,处理掉那个坏感觉,你会发现无论你是压抑你的坏感觉,还是你从那个坏感觉里逃避出来,还是你用什么办法去转移,你会发现所有的办法都不奏效,唯一奏效的办法是:你全然地接受,你静静地体验它,它就消失了。只有这么一个办法,所以这儿讲的很明白。

这个“静静地体验”,各家说法不一样,同样的一个动作,各家称呼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佛法里面有一个词叫:“观心”观看的观。“观心”“观自在”还是这个东西啊,“忏悔”“忍辱”说的都是这个功课。这个各家的经典,因为我一时语塞,一时没有准备那么多词,你会发现各家经典都是在做这个功课,只是称呼不一样,你就知道:哦!原来这个功课这么厉害!但是这么厉害的功课竟然如此简单,你是不是又想起来一个词:大道至简!

所以说在这个提纲里面呢,咱们讲的这个《传习录》到底好在哪里?那我想刚才这么的絮絮叨叨那么说一下,我觉得能说的比较清楚了,好在哪里?实在太好了,有目标、有理论、有方法。《四句教》明明白白的,可以说在这个历史上啊,我本人还没有看到过有人能总结的如此简明扼要,所以这个《四句教》太厉害了,太简单了,太简便了。

那我们来也跟大家再分享一下,就是普通人怎样学习《传习录》?

其实这个学习呢,讲老实话,各有各的办法,但是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啥呢?就是开始观照感觉。因为大部分人之所以不能够去格物,去干啥,去什么,致良知……就这些东西,他听来听去都听不懂,听的一头雾水,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平时太关注逻辑,太关注信念系统了。我跟你讲很多人学了各种各样的功课,他学完了以后是什么样?他学完了以后是用一个正确的行动,去代替他原来错误的行动;用一个正确的理念,去代替他原来错误的理念;用一个他认为更先进的信念系统,更道德的信念系统,要取代他过去更差劲的一个信念系统,他认为是这种情况。所以呢,他这么弄来弄去,一方面他觉得好像是有点儿改善,但是又没有实质的那个,就是我们讲的好像很应心的那种,很震动心灵的那种感觉,切实的那种体验他没有,为啥?就是因为他没有归到心上。

所以说对于普通人要学习《传习录》,其实不光是学习《传习录》啊,学所有的经典都是一样的,第一步从哪开始?观照感觉。看到感觉。一定是先看到感觉,只有看到感觉你后面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或者干嘛的,你所有的功课才能开始用,如果没有看到感觉所有的东西都仅仅是文字,都仅仅是逻辑,可以说毫无意义。

那么这是我们讲第三条:普通人怎么学习《传习录》?

那说一下的四条:怎样分享不走偏?

其实我刚才也说啊,我们学习的目标啊,学习的目的,真不是分享。那么有的时候,也难免大家集体在一起学习,大家共修,共修势必会采取到一些分享,因为你不分享,大家就没法儿共修了,但是你以为分享就是学习,那可不是这么回事儿。分享和你的学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因为啥?因为分享只是一个动作,真正的学习就是观照感觉。

那么如果我们共修在一起分享的时候呢,我的建议是说有感觉的事情,观照自己的这个感觉,说这方面的东西。少说事儿,因为你说事儿说说就绕到道理上去了,说说说就绕到的信念系统里面去了。一个能够整体观照感觉,一个整体能够观照感觉的团队,那这个团队无疑是有生命力的,而且可以现在就可以断言,如果大家都是真正的观照感觉,处理感觉,就是我们讲“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如果您是在做这个功课的话,或者您这个团队正在做这个功课的话,我想可能很快,可能有个十天半个月一两个月,可能就会看到整个团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最后呢再说第五条,最后一条:怎样结合生活落地修行?

其实所谓结合生活落地的修行呢,就是我们讲学习其实不在外头。我记得我们一开始成立启明灯的时候啊,我们就有一句话叫: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那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呢,今天早上正好看《传习录》,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把《传习录》里面这段话先贴出来,我们正好来借这段话来分享。

这一段是《传习录》上卷里面的一段: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曰仁”就是咱们刚才讲的徐爱,徐爱的字叫曰仁。我可能这一段要说的啰嗦一些。说曰仁他讲这么一句话,他说心呢,就是你的感觉呢,像个什么东西呢?就像镜子似的,镜子有个什么功能呢?镜子就是把你感觉到的感觉出来,镜子就起这么个作用,所以他这儿说“心犹镜也”。

但是这个心能够映照你的这个境,你的这个环境,这个体验,那么它既然能映照这个东西呢,那人跟人的其实就有了区别了。“圣人之心如明镜,常人之心如昏镜。”什么意思呢?圣人的这个心啊,就像明亮的镜子,就是他看见啥就是啥,他感受到啥就是啥。这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他感受到的和他看到的是如一的,一样样的,我看见板凳那就是板凳,我看见生气了那就是生气,这个体验我收到了。那么讲“常人心如昏镜”,常人怎么样呢?“昏镜”昏是啥意思?就是你镜子不明,比如说,你们家镜子有灰尘,有手印,或者你擦的时候有水珠,有水的痕迹。

这儿说“圣人的心如明镜,常人的心如昏镜。”这个地方我可能要说的稍细点,为啥呢?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那个照镜子是啥意思。打个比方,在《大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大学》

什么意思呢?

好好色”就是你走到风景优美的地方,说这个地方真好啊!山清水秀,云蒸霞蔚,这么优美,空气新鲜……你自动——你别说你是学什么植物的,你学生物的,你别说这个,你只要是个人往那个的环境里一站,你自动就觉得:哎呀,真好呀!你就会有这个感觉,叫“好好色”。自动就喜欢,好的感觉就来了,这个好的感觉来呀,它是自动来的。

“好好色”再比如说,你走路上看见一个漂亮姑娘,花枝招展的,风华正茂的,打对面一过来你就赏心悦目,你说:哎呀,真漂亮啊!你自动就会这样,这叫“好好色”,自动会有好的感觉,自动的。

但是常人做不到这一点。圣人是啥?圣人是“pa”一照,照见这个“感觉好”ok了,完事了。常人是啥样?常人是一照照见:好了,这个地方风景这么美,让我住的这儿吧!看到了吗,他对那个“好”生出贪恋心了,知道我这意思了吗?那他看到那个美女:哇!这么漂亮,让我再看一眼吧!他对那个“好”又生出贪心来了。这个第二念一升起来,他的匮乏感立马就来,就是我们讲“恶”立马就来。

那么同样一句话讲的:“如恶恶臭”,什么意思?就你闻见臭鱼烂虾那个味,你一闻臭鱼烂虾:“哇!好臭啊!”你绝对不会说一闻臭鱼烂虾就说:“哇,心旷神怡,沁人心脾啊!”你绝对不会,你不可能在茅房里做深呼吸,绝对不会,因为啥?因为你自动会生出那个“恶”的感觉来。但是对于圣人来讲生出来就生出来而已,常人不这样,常人是生出来这个感觉,他很愤怒,他对生出来的这个“恶(è)”,有恶è)感。这个意思能明白了吗?所以常人看不见东西啊,常人是念念叠加,念念叠加就离那个“恶”的那个真相就远了。圣人呢,仅仅是照见,仅仅是照见就是你看见就看见了,他不评判不分析,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全然地接受(仅仅是全然地接受)。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那这儿说“近世格物之说”,说这几年呢,这个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那么他讲的这个近世呢,就是讲阳明先生讲“格物”以来,是这么回事。那么实际上呢,我们刚才也说在朱熹先生,就是从宋朝以来,有这么好几百年的时间,人们对这个格物都稀里糊涂的,都搞不清楚格物是干啥,那么这儿说现在阳明先生讲了“格物”以来,我们知道“格物”是干啥?

“格物”其实就是观照啊,我那个不好的感觉来了,我仅仅是全然地接受那种感觉,我仅仅是静静地观那个感觉。所以阳明先生有时候用“格物致知”这个词,有时候用哪个词?有时候用“省察克制”,有时候用这个词。所以这儿讲啊,这个功课在哪里呢?功课在于你怎样的全然接受,如实接受,不评判的接受,功课在这儿。所以他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让你在照上用功。结果呢?“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啥意思?你看不见真相啊,你不知道真相是啥,你照什么照啊,所以你照不了,何能照?

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那么这儿讲,先生做这个格物的功课“如磨镜而使之明”,什么叫“如磨镜而使之明”?就是你越和你的感觉链接的时候,你的感觉就越来越敏锐,所以我们讲观照感觉,观照自己的感觉是个特别重要的功课。当你的感觉越来越敏锐的时候,这不就叫磨镜子吗?所以说“磨上用功”。但是你明了,就是你一直磨磨磨磨,磨的自己的感觉、直觉开始敏锐起来的时候,那个照的功能还在啊,丝毫不受损失啊,他不是在做另外一件功课知道吗?所有的功课只是在做一件功课。所以阳明先生说“格物致知”,格物就到达良知。

那我们再来看阳明先生还有一句话我挺重要,这个是怎样结合生活落地修行。

这一段挺短的,《传习录》第六十条: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这段的意思我先简单说一下啊。“克己”就是格物,“克己须要扫除廓清”就是你得打扫干净,“一毫不存方是”就是你打扫到什么程度呢?打扫到一点儿都没有了,得打扫到这个程度。说“有一毫在”假如有一点,有点怎么样?有点就“众恶相引而来”,就是说你那个倒霉事儿啊,怎么来呢?你拉我完我拉你,你叫张三,张三叫李四,李四叫王五,七大姑八大姨的全来了,各种倒霉。

那么这一段呢,那我们看说“克己”,“克己”是干嘛呢?刚才说“克己”是格物,说怎么“克己”是格物呢?就是你会发现有时候我们会处在一个很不舒服的情绪里头,我们通常会有一个词叫“克服”这个情绪,但是我们刚才也说了克服情绪,你靠给他压力,就是压抑它,逃避它,转移它等等,就是你用各种办法都解决不了。唯一的办法是啥?唯一的办法是回到自己身上来解决。

那么这个经典上这句话叫啥?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你有不满意的地方,你要回到“己”上来解决,当然这个“己”不是指的行动,也不是指的逻辑,也不是指的信念系统,这个“己”指的是什么?这个“己”指的是你的内心感受,你要回到感受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这儿说这个“克己”是干嘛呢?“克己”就是说我这个感觉不好,那我怎么办?那我仅仅是如实地、安静地、持续地去观察这个感受,这个不好的感受。那么你这样去观察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有的评判是放下的,你有评判就不是如实地观察,你有评判就不是全然接受,所以你其实是放下评判的,你变成一个接受的状态、合一的状态跟它在一起了。那么当你跟它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属于它的外在属性都不见了,什么叫外在属性?就是它不好,它不对,它不舒服,这都是你给它的评判。它仅仅是一个感受在发生。

就像我们刚才讲:“如好好色,如恶恶臭”。那个“好色”,那个“恶臭”,它只是如实地发生;那么你对“好色”的“好hào”,“恶臭”的“恶”,也是如实地发生。

你没有再对“好色”的“好hào”,“恶臭”的“恶,你没有对它再做更多的评判,那么这个时候你是什么?你就回到“好hào”和“恶”的那个本体上去了,就是它本来的那个样子,本来的那个本体。它本来的那个本体是什么?“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时候你就回到圣人在的那个地方了。

孟子也讲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是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阳明先生也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佛陀也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所有的经典都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但你为什么没成呢?因为你没有和你的“觉”,你没有和你的“感觉的本体”合一。所以你也知道很多修行的人,他也要做“合一”的功课,就干这个事情,这儿讲“克己”,“克己”就是“合一”。

合一合到什么程度?或者我们讲格物,格物格到什么程度?这儿讲格物需要格到“扫除廓清”,就是说你打扫卫生要打扫到彻底干净。干净到什么程度?“一毫不存方是”一点都没有。那个一点都没有,是啥没有啊?就是你那个不好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啊。但是你发现一点都没有,你能做到吗?我给你讲,你现在一下子肯定做不到,你可能是几个小时啊,也可能是好几次,也可能是好几年,但是你这个种子一旦挖出来,这个事情就皆大欢喜了,至少你在这方面的困惑,这方面的烦恼不会再发生了。

那么这儿说:“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这个地方讲什么?这个地方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生命的样态,把我们生命呈现的秘密,给我们揭示出来了。那么他说:“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为啥呀?因为你有一个不好感觉在。不好的感觉——种子,我想大家肯定是很熟悉这个词的,叫“清种消业”。你这个种子没清了,你的业消不了。“业”是什么东西?“种子”是什么东西呢?那么我告诉你,“种子”就是你这个情绪,你对这个感受的抗拒感,或者喜怒哀乐的这个感受,这个就叫“种子”。“业”是什么呢?“业”就是这个种子没有处理完,它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的连锁问题就叫“业”。

那么讲我们的这个生命呢,你会发现我们所有人的生命有一个总趋势,那个总趋势叫什么呢?叫“离苦得乐”。任何人的生命都是自动趋向幸福感的,都会趋吉避凶,都会从不好的感觉到好的感觉,自动都是这样子。比如说,你干嘛要骂你孩子?是你看他感觉不好,骂他想要改变他,改变他,你感觉就好了嘛,对吧?只不过你走的这条路你没走对,你本来改变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问题就解决了,可是你的办法是改变孩子,所以这个路越走越复杂。

那么既然我们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不管你的路走对没走对,都是趋吉避凶,都会朝向你的幸福感,走对没走对都是朝向幸福感,但是走错了呢?如果走错了,那就离幸福感就越来越远了,你越想幸福越幸福不了,最后的很苦恼,最后甚至很失望,甚至很颓废,但是你依然内心还是渴望那个幸福感,因为它是自动的。

那么你会发现,既然我要回归到那个幸福感,是不是就意味着我需要把我所有的,造成不幸福的感觉要清理掉才行呢?那么这就意味着,你的不幸福的感觉,我们讲叫“恶”,你这个“恶”感觉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就需要去解决它。你既然需要去解决那个“恶”,那么首先是不是就意味着,你要看到这个“恶”呢?就是你要观察到你的这个感觉,是不是你首先要做这件事儿呢?

那么好,那么这个“恶”出现了,你如果没有观察到怎么办?你没有观察到是不是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会自动让你来关注它呀,对不对?所以我跟你讲,你说孩子不听话,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你有一个“很火大”的感觉,它是通过孩子不听话让你观照到你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因为你只有在观照的这个感觉;然后克己的时候,这个感觉才会处理完;这个感觉处理完你才会走向幸福。因为这一切全都是自动发生,不是人力发生,不是靠信念发生,是自动发生。

那么你如果能观照这个感觉,那么这个好,这个感觉不需要再出现了;如果你观照不到这个感觉,是不是这个感觉要反复出现?那么每当它反复出现,而你不去观照它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感觉,等于你在强化它啊?比如说:儿子不听话,“哎呀,把我火死了!”那你没有去观照你那个“火”的感觉?而是在你这个“火”的感觉上又加了个“火”,是不是在巩固这个感觉啊?当你不停地在巩固这个感觉,是不是原来那个感觉,就你那个所谓的“火”的感觉,是不是越来越根深蒂固啊?当它越来越根深蒂固,而你又不去观照它的时候,它是不是越来越根深蒂固?是不是越来越强大?当它越来越强大是不是就需要用更严重的事实,来引诱你,来让你,引导你,看到你的这个感觉!那么这么讲你就知道什么叫“众恶相应而来”了。

所以如果你想幸福只有一个办法,叫“省察克制”,叫“格物致知”,你必须先从这个功课开始做。那么从这个功课开始做,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是什么?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说有人问了说:我感觉好,我是不是也需要格物致知啊?那么我告诉你,感觉“好”,那就跟着你这个感觉“好”去行动啊,把你这个感觉“好”变成你的行动,让你的感觉还是回归到那个本体上。跟着你的感觉行动这叫什么?这叫“知行合一”。所以其实阳明先生的功课里面——就我们讲:怎样结合生活落地修行?

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省察克制,格物致知;

一个办法:知行合一,跟着你的直觉欢喜的去行动。或者我们讲的“喜悦之道”。

好吧,我就那个啰啰嗦嗦的就先说到此处吧!

根据2020年4月18日在某微信群的讲座整理

本系列音频及文字由启明灯整理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