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自然活法》:为什么有外在?因为你内在有感觉(下)

 启明灯 2020-09-21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接下来讲,说“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他说“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意念”是啥东西呢?有些词我们现在太容易混淆了,好多词看不明白,对吧?这个“意念”是什么呢?“意念”其实用今天的说法,叫“信念系统”。什么叫“信念系统”?翻译的更好懂点,叫“价值判断”。刚才举那个例子,人考了考了三百分,家长还认为很爽,这是人家的价值判断,搁你这儿你就生气,这是你的价值判断。三百分是中性的,它不好不坏。

再比如说,假如遇上一个事儿,比如说我得病了,我去医院一检查,我得了个什么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是一件事,这个事件是中性的,可是我们会有两种价值判断。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什么叫大部分人?《弟子规》上讲“流俗众,仁者稀”,就是庸人,凡夫嘛,凡夫叫大多数。凡夫们一看这情况:“哎呀,完蛋了,完蛋了,这可怎么办啊?”哭天抢地的。“这怎么办呐?你可不能走啊。”就开始给你来这套啊,对吧。可是对于一个觉悟的人是什么样子?“诶!太好了!它来提醒我克服恐惧感。”你看是不是这就成了他增长的条件了?当然这个词在古时候,叫“增上缘”。他这么来的,可是对于别人来说这是逆境啊,叫“逆增上缘”。那明白的人真觉得:哎,我在这个里面就解决问题了。好,因为他把恐惧感解决完了,请问还需要用疾病来表达吗?不演了。知道这意思了吗?

说为什么《了凡禅》他们老觉得说《了凡禅》治病呢?我就很火大,我说《了凡禅》不治病!了凡禅治什么病?了凡禅天天就让你在那儿溜腿儿,治什么病?上课治什么病?来的每个人都要求他们填那个《免责声明》,别说我这儿治病,治病找医院去,对吧。但是我到了这儿,为啥病好?我不治病,为啥病好?因为你业力消除了,那病自然就没了。所以你“养正”——这个词搁古时候叫“养正”嘛。养了正就完了,你正气起来了,邪气自然不能入侵,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啊,我没有针对你的关节炎,你的糖尿病,你的高血脂……没有针对你这个东西来解决啊。那是病,我没有治它嘛,但是我养正了,你正了你的毛病就没了呗,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一遇上这个缘分,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就解决了,接受就解决了,但是抗拒解决不了。


我们刚才提到那个词叫什么?叫“意念”。“意念”是什么?价值判断。这儿讲“但意念所在”,你这个价值判断这么一出来,一出来你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你如果没有价值判断,你是没有抗拒的体验的。

这个话题说到这,也是前两天那个老师们,给老师们上课的时候,他们分享的时候说一个话题。说他有一次从大南门路过,大概是那个地方下水道跑水,可能他们家在那一带住,每次要从那过,从那儿过就气得不行,闻见臭味就气的不行,后来就想:何老师讲过,那就不应该闻见臭味!我说,我啥时候讲来着?我说我讲的我都……我还强调,我说你不是闻不到臭味,你一定会闻到的,除非你鼻子有毛病,圣人不是鼻子有毛病的人啊,鼻子也不通了,眼睛也瞎了,不是那种的啊。圣人是那个臭味来,照样能闻见,有什么事照样能看见,这叫圣人呐!但是圣人和我们的区别是,你闻见臭味气的不行,圣人不气,是这个意思啊。

啥意思?就是你所有的感官收到的信息,知道它是中性的,你里面没有价值评判。你没有认为臭的就不好,香的就好。给你个臭豆腐,不臭你还不掏钱呢:“你这臭豆腐不臭,不对哇,假的哇?”他是这的。其实是什么?其实只是来自价值评判。中性的接受。

所以这讲“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这时候干嘛?这个时候你就去“其不正”,你把那个价值评判的东西处理掉,实际上叫什么?全然地接受。“全然地接受”,这个词在《大学》里面叫啥?叫“止于至善”。什么时候你都得以“至善”作为标准,全然地接受,“至善”是不好不坏。说你以这样的心态来把它作为我们的标准,叫“去其不正,以全其正”。这个时候用来干嘛?用来成全我的正念啊,正念的意思就是清静,就这个意思。那好多词呢。清净,好像另外相对什么的……不要,没有那个相对了,没有那个信念系统了,才叫“清净”。说这个“以全其正”。


说这个时候“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为啥“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呢?那我们说什么是“天理”?“天理”,其实老简单,就是字面的意思,就叫“世界运行的原理”,“生命运行的原理”。那我们讲生命、世界是一个嘛,一个是从外往里看,一个从里往外看。说这个东西运行的原理叫“天理”,那你们光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啊?没用啊,这是一句废话,你知道吗?就是告诉你什么是左手?你的右手对面那个是左手。你发现跟没说一样,对吧。那你得知道“天理”是什么性质。“天理”是什么性质呢?两个字——自动。过去我们理解那个词啊,觉得有时候钻到文字里面绕不出来啊,而且你越想解释也解释不了。老简单,两个字——自动。“天理”就是这个东西。
什么叫自动?天地自动运行。你的情绪也是自动运行呀,对不对?你有没有发现你那个生气也不是设计的呀,它“噔”就来了,喜欢也不是设计的,“噔”就来了,自动运行啊。


而且通过格物,你会发现什么?你会发现,不生气也是自动运行啊。你知道吧,不生气也是自动运行,什么意思?你原来遇上这种事,气的不行,气的咬牙切齿:我跟他没完我!现在你遇上这种事情,你没感觉啊,对吧。

比如说前两天,这是我自己的事,以前我弟弟跟我在一起,因为他小嘛,我们家弟兄俩,就我们哥俩。因为我从小觉得我挺疼我弟弟的,我俩差个三岁多,我挺纵容他的,所以现在养成个习惯,是啥呢?就是他时不时地要挑衅挑衅我。那当然挑衅也不是恶意的啊,就是比如说他故意用言语来刺激你一下,他说诶,你长这么丑,你还怎么怎么回事呢……就这种意思的,倚小卖小嘛。当然这是兄弟们“亲”的那个感觉啊。那以前他就这么的挑衅我的时候,我以前会生气,有时候也会还击,弟兄俩嘛,从小就打打闹闹的。小时候我俩因为做个家务,我俩还都打架,打的一塌糊涂,洗个碗,我不想洗让他洗,他也不想洗让我洗,最后打一架俩人。小时候就这样的。

完了前一段时间,在一起吃饭,我俩聊天,聊聊聊的抬起杠来了,一直跟我抬杠,哎呀,我发现我怎么都生气不起来,就是我想生气都生不起来,都没感觉。你就发现他在哪儿说,我就很慈祥的,我这说的是我内在的感觉啊。我就很慈祥的,我就这么看着他,他说他的,我笑眯眯的,他说什么话题,我就回答,就完了。如果他的话题过于激烈的话,我也只是把他适当的引导一下,也只是这样的。然后他又说:“你给我装,你装啥了你装啊,你不就是讲课呢么。”当然他这个话不是恶意的啊。“你不就是讲……”我说“我装就装吧,你说啥都行。”就不生气。

所以我讲什么?通过格物,你不生气也是自动的,你知道吧。那么问题来了,问题是你想体验生气呢?还是想体验不生气呢?你肯定是不生气舒服嘛,生气不舒服嘛,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嘛,对吧。你知道生气一会儿有这个毛病,那个毛病,它要各种演出呢,你敢让它演吗?是不是这道理?所以你自动不生气,那么结果也是自动不发生啊。对不对?这不就叫“穷天理”嘛。要会用,把这个“天理”用到这个程度就“穷理”嘛。所以讲“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所有的地方让那个善意的结果,当然这个善意不加评判,只让结果自动地呈现。这就叫“穷理”。


说“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你完全把自己交给那个自动了,就叫“明明德”。“天理即是‘明德’”,“天理”是什么?“天理”是“明德”。自动是什么?自动就是“明德”。其实前面我们讲过,《大学》里面讲“明德”,“明德”是啥东西?“明德”就是那个良知。良知是啥东西?用今天的话讲,叫“直觉”。直觉——自动来的感觉。

这儿讲“天理即是‘明德’”,然后“穷理……”什么叫“穷理”?全然地和自动合一了。什么叫全然地和自动合一?这个词听着很悬,翻译成个大白话:把自己交给自动,全然地交给自动。这句话就好懂了嘛,是吧。所以有时候那个话你得调过来、绕过去,你得看,尤其是看灵修类的那一类,有的话他写的特别美,就是看不懂。所以你要把它翻译成老百姓能懂的话,一下就知道啥意思。说“穷理即是‘明明德’”,什么意思?把自己全然地交给“明德”,把自己全然地交给自动,这就叫“明明德”。

那么好,我们看《大学》上人家这个解释,就是那个专家的解释,怎么说?说“明明德”就是让“明德”彰显出来。第一个“明”是彰显的意思,什么叫彰显?就是“明德”起了作用就彰显了嘛。那我是这个课堂上的老师,叫何老师彰显出来,啥意思?你把他放到讲台上,他就彰显出来了嘛,你把他藏在人堆里他就彰显不出来。这就明白了。

第一个“明”就是让它起作用,让“明德”起作用。那我们讲“明德”,为啥要让它起作用?为什么不能用逻辑起作用?这个里面真的是,肯定会有这种困惑,为什么我不能用逻辑?因为逻辑里有信念系统,有信念系统就意味着有价值评判,有价值评判就意味着有取舍,有取舍就意味着有抗拒。抗拒是什么意思?所有抗拒的都是你在强调的。“我可不能贫穷。”“我可不能贫穷”就是你在强调我是贫穷的,我是贫穷的。你所有强调的都是你坚信的,就是你信念系统里面固定的那个东西。信念系统里固定的那个东西就是你的命,你相信啥,你就咋活。

小聂相信有一个“呼噜”,他就遇到了卡车。知道了吧?你相信有一个什么东西,它就呈现一个什么东西。所以那个信念系统里面就一定会呈现的,而直觉里面自然发生的、自动发生的是没有信念系统的。圣人是没有信念系统的,这个要说清楚啊。我们有时候以为拿着经典是跟圣人学信念系统,你学不明白,因为啥?因为你降维了。人家是在三楼说的,就像人们说去了重庆一样。我没去过重庆,我是网上看的,说去了重庆拿导航不顶用。因为啥呢?重庆的楼好多层,都是山上建的,你从二层出去是这么一个平台,你从二十层出去是那个平台,哪儿出去都是平台。你说我要去某某大街,比如二十层出去的这个平台,然后你要去某某大道,就是二层出去的这个平台,完了你导航你导的是大街,出来是大道。为啥?维度不同。人家说的也是那个东西,维度不同。

圣人说的是没有信念系统里面的体验,讲的是这个东西,经典是这个,所以经典拿上全能实操。《中庸》我没读完过,《中庸》我就读啊,今天读不知道在哪看见两句就读了,明天在哪不知道看两句就读了,是这样的。我发现《中庸》也是讲实操的,等我回头——我主要现在良知里面没有那个感觉要去看《中庸》,等哪天要是良知里面有感觉了:看《中庸》。我相信这个《中庸》里面也是讲操作的。

最近闹了本好书,这一说太欢喜了,禅宗六代祖师,这个叫什么,叫《传灯法本》。就是禅宗六代祖师,从达摩、慧可一直到慧能,他们的开示录,他们的著作。哇,特别牛啊,我现在看这个,看的激动不已,我说这大师讲的东西,就是好玩!就好玩,就是那个话稍微有点绕,当然你现在懂了。以前,比如像《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会发现绕死了,现在你发现不绕,就是它哪一句话都不能少,翻过来要说这个,调过来另一个角度也是。你看你在一个维度里面你就好懂,你不在一个维度里面你咋都不懂啊。

我跟你讲最危险的事情是什么?最危险的事情是你走到大道上了,你试图用大道来解释大街,这就危险了。就是你在这个维度里面,你试图解释那个东西,这就这就叫“误人子弟”了。你把那个意思就给他传错了啊,你明明在那个大道上,一拐去了广场了,这大道上一拐去了尖草坪了,你愣要说从尖草坪怎么到广场;或者其实人家说的是柴村广场,他本来去五一广场,跑柴村广场去了。你知道吧,你就把他害死了。这个玩意儿挺刺激啊。


所以既然是这样的,我们《大学》里面讲的“明明德”是干嘛的?“明明德”就是你只有把自己交给良知才安全,交给逻辑不安全。因为啥?因为逻辑里有取舍,逻辑里面有你的价值,你要拿大道解释人家大街的事,这不就很不安全了嘛,所以你交给良知。

问题又来了,那个良知就安全吗?是不是又是这么一话题,良知就安全?我们讲为什么这世界上那么多人,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人,他不敢看感觉。什么叫不敢看感觉?我给你举个例子,你比如我现在我就不想听课,我拔腿就走,你敢吗?你想着:哎呀,那多不好意思,那给人家何老师闹多难看。那怕啥,何老师又不打你,何老师又不会记恨你,何老师近视眼看不见谁走了。你懂没懂我这意思?可是你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啊。对吧,说现在你做一件事,你说“不想做了!”或者“我想做!”你敢吗?你不敢。为啥?因为你的习气告诉你,有因为所以。你知道吧,习气里面会给你创造一堆逻辑的。

根据2019年9月14日在太原市河汾书院的讲座整理

本系列音频及文字由启明灯整理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