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

 新新与荣荣 2020-09-22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秋分。
八月中
殘暑終
晝夜平
天高雲淡
稻熟蟹美
草木染黃
雁字橫秋
寒蟬噤聲
秋夜綿長
看落花聽雨
月下聞桂香
天地,悄然
明日秋分
 

秋分,為秋季的第四個節氣,亦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秋季自立秋始,至立冬終。秋分日恰處正中,平分秋季。是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赤道,晝夜均分,故曰秋分。《群芳錄》有記:“到此而陰冷適中,當秋之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也”。
 

秋分時節,萬物皆平靜,皆安和。早已過了躁動的綠夏,秋中時候的人、事、物都不自覺放慢了步調,心境也變得愈發平和。天青雲淡,溫風拂面,白日裏暈暈日光傾覆,好似兜一頭金色的夢幻。秋日宛若童話,它輕輕地,悄悄地,讓人心甘情願溺進這秋日溫柔的光裏。


漫步四野,茫茫金色曠野裏,稻穗遠行回來,顆粒飽滿,粒粒都閃著成熟的光。它們走了一路,風雨兼程,終抵達秋。一目望去,秋草萋萋,秋果累累,見遠處原野與山村,炊煙升起,夕陽落下,內心亦會有一種無限綿延的平和。

 
自古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驚蟄時候聽過的轟隆春雷,到了秋分時候也聲鳴漸歇。古人認為陽氣盛而雷發聲,故而夏季多雷。秋分後,陰氣漸重,故秋分之後雷聲漸少。秋分過後,雷鳴鮮聞,世界闃靜。



天氣日漸寒冷,就連蟄居的蟲子也悄然藏身穴中,以細土封口,防止寒氣入侵。
 


《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
 

風清露冷秋期半。


山明水淨夜來霜。


素練寬衣踏苔行。


秋色連波寒煙翠。


江上鴻雁歸。


明月照清泉。


蕭蕭木葉落。


松鶴枕石間。


煙深鳥不語。


霜花欺客眼。


草間水成珠。


瓦簷露清光。


月移花影動。


長夜不覺長。
 


秋分過後,風漸至。不同早春天裏軟軟綿綿的風,亦不同寒冬時冰冰冷冷的風,秋的風是既涼且溫和的。這風從金色的原野來,吹紅了一山的楓葉,吹皺了一江的秋水。
 

白日裏,抬眼看天,這秋風悄然吹散浮雲,寄給遠方的人許多念想。待夜裏,添件衣裳,走進這沉默的秋夜裏,走進這溫涼的風裏,溫風拂面,伸手掬一把風,風裏隱約有好聞的花香。



秋日裏,桂花總是不請自來的,南方尤甚。街巷之間處處流竄著桂花的香氣。這香氣幽幽謐謐的,好似一條流動的桂花河,白日日光傾覆,晚間夜色婉約,一秋都浸沒在這甜香之中。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桂花,卻是隨著秋深,香濃一日勝一日。拈花入茶,與秋光同品,寂寂的秋日裏,也多了一分酣甜。

秋深時候,月照人間,香氣也灑滿人間。種在人間的桂花越發勾魂奪魄似地香著,種在月亮裏的桂花,卻是浸在清冷月光裏的夢。秋夜裏,月下緩緩漫步聞著香,便是孤身一人也不覺孤獨。


 

秋分,原是古老的祭月節。最初秋日的祭月節便是定在秋分,由於秋分日不一定逢著月圓,祭月若無月,是極煞風景的,故而祭月節才被調至中秋。但在秋夜裏,好月總還是有的。
 

秋分之日,月亮高懸,月影映在地上,明晃晃亮岑岑,有積水的地方映著月,像是一汪碎銀子。人就看天上的月,看地上的月,月月相視,照見遙遠的神話,照亮許多異鄉人的夢,連那久遠的時空也浸在這一汪月裏。再遙想許多年前詩人舉杯邀月,懷著心事的女子對著月亮乞巧夕月,這秋夜秋月真真美極了。




秋分過後不幾日,便到中秋。長夜漸長,涼風漸涼,秋雨漸少,秋燥也愈發明顯。秋漸深,陽氣漸弱,陰氣漸重,氣候乾燥,日常生活裏愈發需要注意調理。《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便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秋燥宜多食滋潤之品。石榴、秋梨、蓮藕、蘋果、柿子等都是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時令蔬果,可以適當多食。



秋分時候民間還有食秋菜的傳統,秋菜實為一種野生莧菜,時人稱為“秋碧蒿”,逢秋分日常成群出外采秋菜。秋菜也可以與魚肉同煮,味道鮮美且營養。涼涼深秋,若有興致,亦可邀三五好友,共赴一場暖暖火鍋局,暢敘幽情。
 

時近中秋,螃蟹肥美滋補,也正是吃蟹的好時節,切勿錯過美味,但亦勿貪多。
 

文字  |  清 子

攝影  |  華 楠


- 特别提示 -
「誰最中國」文章,謝絕其他平台轉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