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叶红镶边”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茶人老武 2020-09-22

想必混茶圈的你,

时常听人说起“绿叶红镶边”吧?

“绿叶红镶边”是极富诗意的存在,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等乌龙茶类都有这个说法。

武夷山的做茶人待制茶如雕刻艺术品,“绿叶红镶边”便是出自茶人之手,茶人是如何靠一双巧手给绿叶镶上红边的呢?“绿叶红镶边”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并不是所有茶类都有“绿叶红镶边”,一般存在于乌龙茶间。除白毫乌龙外,大多数乌龙茶都有“绿叶红镶边”,比如,咱们的武夷岩茶。

岩茶冲泡后,湿叶底呈现出的外观特征:叶底边缘有一圈明显而又均匀的红边,一般红绿比例3:7。因此,又衍生出了“三红七绿”的说法。

“绿叶红镶边”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有人说,“红镶边”是茶叶为了来到我们身边,历经千辛万苦所留下的伤痕与纪念。这话听着虽矫情,但其实不无道理。

茶,从一片绿叶成为手捧的佳茗,需经历日光的沐浴、体验“脱水”状态、与“同伴们”相互碰撞、经受高温的淬炼 .......  这一道红色的痕迹,可以说是茶叶受难的证明,那么,请珍惜你手中的每一泡茶吧。

于制茶人而言,“绿叶红镶边”是他们的一双巧手所成就的。那么,茶人是如何靠一双巧手给绿叶镶上红边的呢?

茶叶刚刚采摘下来,是非常鲜嫩娇脆的。制茶人会小心翼翼地把茶青摊在水筛上,通过水筛不断地回旋,上下翻动,使茶青们相互碰撞、摩擦。

在制茶人反复地摇动下,茶叶渐渐软化,叶缘细胞部分组织受损,空气趁虚而入,茶叶里的多酚类物质氧化,边缘的颜色逐渐加深,便出现了这令人赏心悦目的红色镶边

 

在机械制茶还未大规模普及的时候,茶人们就是用自己的双手,端着竹筛一遍一遍地摇青。摇青是很累人的事情,需要耐力与体力兼具。

一般人试着摇几下便感到双手发酸。而且,“摇青”还是个技术活,常听人说“看青做青”,摇青时的力度、频率、方向、间歇时间等,这些都需要摇青师傅凭其经验和感觉去掂量的。

一泡好茶的红镶边一定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其背后却饱含着茶叶历经的磨难及茶人的艰辛付出,下次喝茶时,也跟身边人讲讲这“绿叶红镶边”背后的故事吧。愿世间的每一泡好茶都能被茶友温柔以待!

(图片来自百度,仅用于交流茶文化

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

【END】 

与我们一同喝茶、说茶、玩茶

下方海报,扫码报名~

点击图片进入

——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想用紫砂壶泡出好茶,先学习如何选泥料

喝茶看“山头”,到底在看什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