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 《梦碎了,一切都晚了》

 王先生的内容 2020-09-22

工作久了,认识的朋友、同行也越来越多了。渐渐发现有些同行会在工作强度如此大的情况下,还会坚持的去做一件事情,打心底的佩服他们。但随着,逐渐深入就发现了必然的“结果”,因为他们只有这样做,价值才会不断上升,收益才会不断增加。后来,我便自己也想着试试看,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发现行不通,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职场"老人"的生存之道”我不是不能做,而是阅历还没积累到一定程度。

作为一名刚踏入职场不久的新人,更不用说还是一名“实习员工”我从进入公司开始就一直奉行着“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工作法则,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哪怕是有些地方已经很熟悉了,但我依旧会在“工作本”上记下来。就在我以为这些工作已经足已确保我实习顺利结束的时候,亲自让我经历了什么叫做“因为被提及,所以印象深”

我记得那是因为:我本着“做到最好”的原则,大力改革不符合团队小组的运营环节。但是由于我所处的岗位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在入职第一天便在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公司内的人际关系也出现危机。但这些在当时并没有爆发出来,不然我也不可能在公司干了那么久。但这次不同以往,随着我的改革组建深入,也伴随着我得罪的哪些人“耳目渲染”的能力,团队领导终于找我谈话了。当时我的心情就好像是“任雨滴打在身上,不知所措”当时像极了一个为了展现自我才能,努力拼搏,力求领导赏识,却不知何时起领导给予的不是赏识,而是惩罚!

不过庆幸的是,这次的惩罚并不严重,而且过这次的惩罚,让我更看清了一些“职场法则”就比如:

有争议,才叫活着,要活着,就得发声,而且要学着让自己发声发更好。

例如,《肖申克的救赎》和《教父》一直在为谁可以是IMDB【电影评分网站】排名第一争论不休,被评判的前提是都是好作品且等级对等。

团队碎片化的当下,协作发生越来越频繁,想要参与协作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就像国内球员不太有机会去当梅西队友一样,级别不同,协作不达。

不屑一顾,百科定义是“认为不值得一看”。而现实职场,有时不是不屑,而是根本就看不到。

朋友圈里有个以前兼职的小同学,现在已经步入职场,昨天看他发了条状态,大意是“大周末还要赶ppt真的是日了狗”,仔细看了下配图,电脑旁一杯星巴克,一罐柠檬茶,电脑画面是正在做的ppt,酷炫的背景,满屏的文字,夸张的配图。

这条状态,肯定是屏蔽了老板的,老板看不到;如果以此为终稿,给到老板做阐述,估计劳动成果也看不到。

发声发的苍白无力,于事无补,追根溯源,需要提升通用型的基础能力,才能在职场竞争中去当竞品,而不是看不到的基数。

于是乎,经过时间的推移,诸多朋友的劝解我终于想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在人生的长河中就好比是一粒细沙,不足以影响全局;就例如:

如果我们跳出这个有点可悲的年龄价值的计算,退一步看看我们人生每阶段的意义,造物主其实给了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它的价值和意义。

在印度文化里,人的生命分成四个阶段:

Lebrahmacharya:专心致志地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在此期间,孩子要服侍主人。学完后,年轻人回到父母身边,可以结婚,仪式浴完成此阶段。

Legarhasthya:他在那里过着一家之主,赚钱和分配收入的生活。年轻人有义务成家并生育孩子,以延续其血统。然后他成为“grihastha”(房子的主人),年纪大的时候,他会送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结婚。

LeVanapratha:印度教生活的第三阶段完全致力于宗教。他从活跃的生活中退休。

LeSannyasa:第四阶段的标志是社会生活的放弃,幸福地溶于自然。

学习,成家,工作,养家,然后致力于自己的精神生活,溶于自然……

想通这些之后,我就觉得为什么我要在职场里为遇到苦恼而就恐慌呢?

于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学习,职场中“什么样的表达,才算精准”

不啰嗦:首先,要做到同事要认可,或对解决他关心的问题有用,其次,不是反反复复都在说一个事。

易理解:简单来说,你从团队其它成员的角度考虑,使用他们经历过的场景语言来表述。

有说服力,即没有逻辑漏洞,不会被轻易反驳。

为实现这三个目标,我可谓是费尽心思的学习,最终终于让我悟得:

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可以结合心理学的若干认知理论进行探讨,例如:

可预知性:用【标识】提前告知听众如何理解信息,例如说明某次品牌活动的价值,提前说明从哪些角度,从而引导听众的思考方向。

抽象阶梯:高维信息空泛,例如理论知识;低维信息具体,例如执行方法;中维信息介于两者,例如自己的观点。如果表述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层级,就变成喋喋不休。

知识的诅咒:你以为别人都知道你在说什么,其实别人不知道。例如最常见领导分配工作)

所以,最终我还是成功了。虽然其过程充满了艰辛,但我还是取得了回报,那就是“提前一个月转正和薪资增加3000元”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回报是丰厚的,足以让我忘记之前所有的不愉快。

而且,我所在的团队,大家都开始不那么排挤我,比如日历的使用,会议材料的准备,会议时间的把控等等事情,大家也都会给我提前通报一声。

尤其是比我级别高的、企业资质超过10年的同事,也都可以和我在工作中达成一定共识,这显得尤为亲切。

当然,我并没有被这些喜悦冲昏头脑,毕竟我又成长了,又懂得了“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表达虽(沟通)并非最好的解决方式,但如果缺少了这个就不会有理解,思考,输出,这些最好的方式。

三个多月的时间中,我在反复的“争论”“表达”输出自己的观点,期望越来越多的同事能够理解我的意思,进而能和我进行沟通,取得良好的结果,以及对我工作的肯定。但可想而知,事情往往不会往你想的方面发展,临近十月一长假时期我在和一个同事在情绪化的争论过程后,发现自己一直在通过表达去输出,去获得认同,去获得成长,这个有点让我不能接受。因为从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一家公司对于自己成长性的助力,才是自己最大的收益,工资只是辅助意义。

别人的尊重是最重要的吗?尊重很重要,但是不是你最该关注的,成长够了,很多附加的收获会自然获得。

那为什么输出式的沟通,不是成长的最优解呢?

客观地说,每个人对未知的接受程度都是有差异的,但通性是我们都排斥未知。所以在工作中,我对未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下意识会排斥,即使我没体验和经历过。

单纯的输出式沟通,是在搭建一个让我舒适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中,这并不利于打破思维的藩篱。也只有接触的更多,我才能从更多维的角度看待问题,才更有预见性。

更通俗的说,如果我能彻底的get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去适应他,而非反其道行之,我不就比对方多收获一份思考方式吗?

其更不用说,在我这个团队中效率最低且抱着混日子的人并不在少数,只不过可能与大部分人的直觉相反的是,什么都做的那个人效率是倒数第二低的(如果不是最低的话)。这样的人被巨大的backlog支配,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各个未完成的任务可能还会互相影响,直至崩溃。很多时候,这些人手头的工作甚至都不是被分配的,而是他们自己揽上身的。

正如《凤凰项目》中描述的场景,那个Superstar成员成为了团队中最大的瓶颈。当那个Superstar的带宽被完全占用之后,所有的在队列中的工作都需要进入等待状态,而这个曲线是呈指数态势增长的。

所以“我当时就想,干脆自己干算了,反正自己还很年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