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到水穷处|《人生的意义》笔记几则

 稻读公社 2020-09-22

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文学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 )前几年写了一本哲学书:《人生的意义》。

他在书中坦承,他不是哲学家,他是以“喜剧演员”的轻松明快的方式来处理这个崇高的主题的。在这本薄薄的小书(总共一百来页)中到处遇到的是英国式的幽默和无伤大雅的调侃,但话题却是严肃而深沉的。使大家感到惊叹的倒不是这一沉重的话题能够写得如此通俗活泼,而是一本如此飘逸生动的小书居然能够切入到如此深邃的哲理之中,这是我们很多人从未见过的。 


文/无稽之谈

刚看到这书的题目不禁哑然失笑,活到这个年纪再去探求“意义”这两个字的含义,不知道是内心的矫情在作怪,还是潜意识中某种寻求未知境地的好奇心驱使,总之我对此是有些退避三舍的,当然还有更多的惶恐与不安,这些都来自人生本身的不确定性与背后答案的缺失。从稻读社科群里,总归是可以领略不一样的纸上风情,今年以来尤甚。所以,既然上了这条路,就必须挠着头皮坚持下去,这不简单的是对某个目标的尝试,亦是行至中年人生路上的一段风景。

▲《人生的意义》

1

看清这个问题居然要涉及到“上帝”?是的,也许在搞清楚其背后本质时,这绝对是是个绕不过去的命题。“为什么存在万事万物,而非一片虚无?”,人生也是其中之一,那为什么这种奇怪的问题主导着哲学或哲学家研究的全部,在我看来,我们人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基础限制了所知所觉,我们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没有可能跳出这个“酱缸”。“上帝”的造世乐趣在于过程而非单单是结果,所以人类在这个问题探究中又被忽悠了,也许本来也就没有“意义”一说,只是一种所谓“扭曲的幽默感”在那里影响着我们。

2

“存在是怎么来的?”,一说到这里,诗学和哲学都会壁垒森严起来,因为它们互不买账。但是在这本书里,作者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点来进行的指代和举例,无论如何是很浅显易懂的,在烧脑的哲学命题前,生活化的幽默令“语言游戏”活色生香。我忽然发觉用哲学的很多脉络去打通诗学的语词结构障碍,非常管用。看来,哲学至少在诗学那里,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一剂有效药,当然也得对症方有可能会管点用吧。

3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人类与其他存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具有反省自身存在的能力。这种以反省自身存在能力形式的存在,其实是相当特殊的,因为他们会怀疑,会在顺境中发现危机,在普天同庆的片刻里感受到某种生命的焦虑和不安。把自身的处境当成一个问题来对待,这种天然固有的局限性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被悄然打破,因为反思和反省,是一种“回望”能力,也同样是生存意识更为高级的表现形式吧。

4

“意义”是一个可疑的语词,这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认为的。从人生的意义这个层面来讲,我们预设了太多的事物在上面,意义这个词,往往其物性价值大于了精神价值,所以我们那么多人活的如此不堪,甚至感到人生的“无望”。在精神或者说内心,没有真正体悟到那些自我存在的隐性价值,比如想到最近在宁波博物馆呈现的弘一法师墨迹展,我看到展厅玻璃柜里面法师留下的笔迹、书信、谒语,都会有种同理心,无疑他人生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物性和精神性,可能抵达了某种“物我两忘”的境地,毕竟这样的贤人实在太难得了,尤其是时下几乎与那个时代的精神气场隔阂太过遥远。这样的人生意义不再会是个内心的孤岛,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5

在同一个母亲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当她成为母亲后,在经历养育孩子成人的过程后,其人生意义的精神厚度陡然增加,这不光是时间汗水的付出,也不单单是代际之间的责任义务的承担,我认为这里面是有着第三种层面的东西,我一下子还不好归纳,暂且称之为“心理维度”。她的意义以孩子成长有否实现价值而增加内涵,她的幸福和获取快乐的途径也在另一个生命个体中,得到二元的扩张,她会把所有这一阶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投射到同一个焦点,也会把一切幸福和奔溃都聚焦到这个节点。这是母亲的天然宿命,也是母亲自身命题和人生意义的核心所在。

6

我们都明白一点,人生是无法被设计的,但我们又在不断的被他人设计,也同样被另一个自己设计。想起“命运”一词,中国古人组词考究可见一斑,命是命,运是运,在这里“无法被设计”的指的就是“命”,俗话讲“三岁见老”,这里面的三岁就藏着一个人的关于性格、喜好、家庭环境等等不可更改的设定,而这些就是潜藏着的无形设计之手,而同时又被另一个自己“设计”,指的就是“运”了吧,我们的主观性,能够在一定维度空间内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固有的定势、改变内心的能量守恒,于是开辟出一条旷野中的荒径来。

7

人的意志,在弗洛伊德看来要重新命名,称之为“欲望”,我认为这个定义更加贴切,更加质朴和本能。欲望是推动一切文明进程的动因,也是摧毁文明的重要力量。我们把自己追问“人生的意义”的历程也是作为一次欲望的前行,在这个路途上也许没有人可以得到奥义,但它驱使着人类不断接近真相,或者说实现蔚为壮观的过程当中的绝妙价值。

8

看到这本书说到《等待戈多》这部戏剧,想起学生时代老师给我们授课时的情形片断,戈多的缺席,代表着一种人生的不确定性,我们对一切虚妄之物的翘首以待,以及携带某种虚荣伪善的面具,这些都会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某个角落。这里就会避不开一个救赎,这是什么救赎?对自我不完满的救赎,人有着完满自身和灵魂的双重天然职责,当哪里出现缺口时,自然而然想要去补齐它,对生活中一切不确定的不安,其实不就是来自于对人生缺口的几多无奈吗。

9

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生命的达观,人生的开阔,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又是每个人需要修行的一课。对于“人生意义”当下语境和生存境地下的探寻、反思、困惑和追问,都在赋予你自身个体最佳的“意义”,这里的意义不再是一元的,单薄的、空泛的,它已经脱离了所有的悖论和无序,变得具有充满拥有宗教倾向的莫名气息,当你去反观人类历史和文明历史,那些灿若群星的辉煌沉淀,肯定不是理性河流上流淌的点点“孤帆”,当是置死地而后生的命运内在的“雪藏”。

文/杨绛

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大凶大恶,十恶不赦的下地狱,永远在地狱里烧。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情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若说考验,就该像入学考试一样,同等的学历,同样的题目,这才公平合理。

佛家轮回之说,说来也有道理。考验一次不够,再来一次。但因果之说,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个因是什么呢?人生一世,难免不受人之恩,或有惠于人,又造成新的因果,报来报去,没完没了。而且没良心的人,受惠于人,只说是前生欠我。轻率的人,想做坏事,只说反正来生受罚,且图眼前便宜。至于上刀山、下油锅等等酷刑,都是难为肉体的。当然,各种宗教的各种说法,我都不甚理解。不过,我尊重一切宗教。但宗教讲的是来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来世的事。我只求知道,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辈子,能有什么价值。

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着重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的聪明朋友们,他们所谓“什么都没有了”,无非断言人死之后,灵魂也没有了。至于人生的价值,他们倒并未否定。不是说“留下些声名”吗?这就是说,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与实是不相符的。 “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战争中奉献生命的“无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与爱戴,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吗?欧洲许多国家,总把纪念“无名英雄”的永不熄灭的圣火,设在大教堂的大门正中,瞻仰者都深怀感念,驻足致敬。我们人世间得到功勋的人,都赖有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为他们作出贡献。默默无闻的老百姓,他们活了一辈子,就毫无价值吗?从个人的角度看,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从人类社会集体的角度看,他们的功绩是历代累积的经验和智慧。人类的文明是社会集体共同造成的。况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价值呢?声名显赫的人,死后没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淡忘倒也罢了,被不相识、不相知的人说长道短,甚至戏说、恶搞,没完没了,死而有知,必定不会舒服。声名,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

聪明的年轻朋友们,坚信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至多只能留下些名气。那么,默默奉献的老实人,以及所有死后没有留下名气的人,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了!有名的,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绝大多数呢。无怪活着的人一心要争求身后之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从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只为没有求名,或没有成名,只成了毫无价值的人!反而不如那种自炒自卖、欺世盗名之辈了!这种价值观,太不合理了吧?

匹夫匹妇,各有品德。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养。俗语:“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价值。而修来的功德不在肉体上而在灵魂上。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其实,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人类天生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 。统治者只是借人类对神明的敬畏,顺水推舟,因势利导,为宗教定下了隆重的仪式,借此维护统治的力量。其实虔信宗教的,不限于愚夫愚妇。大智大慧、大哲学家、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诚,远胜于愚夫愚妇。例如博学多识的约翰生搏士就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创作《堂吉诃德》的塞万提斯,在战役中被俘后,“三位一体”教会出了绝大部分赎金把他赎回。他去世后,他的遗体,埋在“三位一体”修道院的墓园里。(参看Juan Luis Alborg《西班牙文学史》第二册第二章。Gredos书店 1981年马德里版)修道院的墓园里,绝不会容纳异教徒的遗体;必定是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才愿意死后遗体相守在一起 。

据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一一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一心追逐名利权位,就没有余暇顾及其他。也许到临终”回光返照”的时候,才感到悔惭,心有遗憾,可是已追悔莫及,只好饮恨吞声而死。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

(选自《走在人生边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