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拖延(二):面对“假磨蹭”,家长们该怎么做?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在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知道了家长本身的一些行为会导致孩子磨蹭拖延,那么家长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拖延的问题呢?

各位不妨听听下面这三点建议:

第一,调整情绪

如果你的情绪是很焦虑很着急的,那请一定先去调整一下情绪。

调整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

冥想、运动、听音乐等,另外听呼吸、听心跳都是可以的。

到家前,如果觉得心情不好,那你可以少坐几层电梯,爬楼上去,通过运动让自己的身体舒展发泄一点,然后带着一种轻松的情绪回家去对待孩子。

第二,列出孩子的时间清单 

我们要去了解孩子的时间,以前你可能也给孩子制定过时间计划表,但是并不了解孩子到底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供他学习。

我们可以用一张表格来记录一下。

你可以把他的时间分成三类,第一类叫做任务时间,是记录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的时间。

比如说上课的时间,上辅导班的时间,包括来回交通的时间,还有一些其他课外活动的时间,都放在这一栏。

第二类是生活时间,就是我们生活事件所需要的时间。

像吃饭喝水洗脸刷牙上厕所睡觉等。

最后剩下的才是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那是他可以学习的时间。

通过详细地记录孩子的时间,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的时间都花在哪去了,这个记录我们以星期为单位来进行记录,这样你就能清楚孩子一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第三、用smart法则制定目标

什么叫做smart原则?

一个一个字母的看,S是明确,M是可衡量,A是可达成,R是相关性,T是时间限制。

这样讲你可能会觉得有点难懂,我举个例子。

小明妈妈看到小明闲着,就对小明说:别闲着,去背书。

这个目标就完全不符合smart原则:

首先背书的任务是非常不明确的,背哪一门哪一篇?

其次背书的结果也没有办法衡量,是大声读就行了,还是要背的出来?

又或者是要能默写?

另外为什么要让孩子背书,是为了补缺补差还是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这就是少了相关性,背书和学习目标没看出有什么关系;

最后背多长时间我们也不知道,没有时间的限制。

现在你知道了,随口一说让孩子去学习是多么不靠谱了,那么按照smart原则来重新布置这个任务,我们可以按照smart的顺序反过来推任务:

  • 第一,时间限制,孩子有多长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比如孩子睡前有半个小时自由时间,我们确定这个任务的时间是半小时;

  • 第二相关性,这是今天学校的背诵作业;

  • 这两条确定了,其他三条就很容易确定了。

那么“去背书”这个任务就变成了:

睡觉前有半小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背完以后默写出来,我来给你批改。

这样一说是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孩子也就知道要做什么了。 

从家长的角度,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帮助孩子解决他因家长而产生的拖延问题,但是还有一些拖延是孩子本身的某些特点所带来的,要怎么办?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下一期接着再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