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远帖》|唯一的琅琊王氏真迹

 罗宋汤的味道 2020-09-23

中国书法的巅峰在晋朝,但真正的晋人墨迹却少得可怜。

陆机的《平复帖》可能是托名之作,王羲之真迹《兰亭集序》早已散佚,大名鼎鼎的《快雪时晴帖》是摹本,王献之的《中秋帖》也是临本……

好在,王珣(349-400年6月24日)的《伯远帖》是的的确确的真迹。

王珣是王导的孙子、王洽的儿子、王珉的哥哥、王羲之的侄子、王献之的堂哥,妥妥的琅琊王氏。

不过,跟当时的陆机、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相比,王珣在书法界只能算一个真·平平无奇的存在。

在东晋人编撰的《采古来能书人名》里,王珣的爷爷、父亲、弟弟都名列其中,就他没露脸。

南朝庾肩吾在《书品》中评点各个书法家:王珉是“中之上”,王导、王洽是“中之下”,王珣连“下之下”都没混上。

《晋书》倒是有了名字,不过却是为了衬托弟弟:“珉字季琰。少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右。”

在社会舆论当中,有一个令王珣很沮丧的论调:王家人都善于书法,王珣除外。

在书法传承上,唐人是晋人的粉丝,为了维护晋人的尊严,骄傲的唐人在说话方面也会有意识地收敛。

唐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张怀瓘曾经专门写了一本名为《书断》的著作,在评价王珉的时候,他捎带加上了王珣:“(王珉)妻汪氏,善书。兄珣,亦善书。”

这个善书,在动辄神品、妙品的批语里,算是一种安慰了吧。

到了宋朝的时候,王珣依然是朴实低调无华的存在,《宣和书谱》里有基本论调:“珣之所以见知者不在书,盖其家范世学乃晋室之所慕者”。

这话更伤人,把王珣当成了媒介,意思是《伯远帖》的价值不在于王珣的书法造诣,而是大家能够通过这个书帖窥见王家的书法风格。

《伯远帖》的命运就像是一块坠入大海的宝石,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沉到了海底。

直到明朝中期,才有粉丝开始审视王珣的书法,并为其鸣不平,最著名的就是董其昌。

他在《伯远帖》上留下题跋:“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

董其昌还多次在公开场合里点评:“此王珣书,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目。用卿得此,可遂作宝晋斋矣。”

“尤物”“潇洒古淡”,这两个词在董其昌的书法美学里可以说是最高评价了。

继董其昌之后,还有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人给《伯远帖》站台,那就是乾隆皇帝,正是乾隆搞出了“三希”这个名堂。

乾隆在《三希堂记》里说:“羲之清风峻节、固足尚;即献之,亦右军之令子也;而王珣,史称其整颓振靡、以廉耻自许彼三人者、同族同时,为江左风流冠冕。”

乾隆欣赏王珣的理由很实在:一是因为这是东晋王家的真迹;二是因为王珣这个人很不错。

有了董其昌和乾隆皇帝的站台,王珣的《伯远帖》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书法界的神品。

我们再来看看《伯远帖》,全文以行书写就,五行47字,纵25.1cm,横17.2cm。

文曰:“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帖中所说“伯远” 即王珣的从兄弟王穆。

帖文大意:伯远卓有成就,衷心所期,为诸从兄弟中之成大器者。我因疾病在身,志趣在于优游自在地生活。此次才始获得出任,意愿不能舒展。分别犹如昨日,却是畴古之长。远隔重山,不能相互造访晤对。

作为东晋王氏家族唯一存世真迹,通过学习此帖可“直入晋室”。

其用笔自然生动,特点鲜明,绝无描摹之痕。文字之间点画跳动,行笔速而疾,线条一波三折,流动飞扬,有的笔画运笔极速,沉着痛快,毫无轻飘之感,但不锋芒毕露,笔力内充。

此帖的字形与王羲之的行书“和而不同”,更注重结体的变化和疏密的对比,在独体字与上下结体中体态修长,结密无间,有清瘦之感,这种处理效果既与王羲之行书相似,又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一面是章法平和,一面是潇洒流宕,晋人书法的风流一览无余。

也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图片、音频部分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学和乐”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