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闫汝凯老师校本教材《诗经•陈风•宛丘》教学设计

 大豫坊 2020-09-25

《诗经·陈风·宛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陈风》,丰厚文化底蕴。

2.分析人物形象,体味诗歌情感。

3.学习本土文化,深化乡土情结。

学习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体味诗歌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我们学校有位李涛老师,大家非常熟悉吧,他的笔名是什么啊?晨之风。一个作家,一个文学爱好者起笔名,总会有内涵的,那么,谁能说说李涛老师的笔名蕴含的意义呢?晨之风,早晨之风,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之风,给人带来全新的一天,使人神清气爽,意气风发;“晨之风”谐音是陈之风,陈指陈地,陈国,陈州,“风”指诗经中的国风,合在一起,就是“陈风”。看来,李涛老师对咱们本土文化“陈风”情有独钟啊!西城中学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叫郭凤,她出版了一本诗文集《与你同在》,新故县诗词协会牛明领老师,曾为她的这本诗文集作序,题目是《雏凤清于老凤声》,你知道郭凤老师的笔名吗?宛丘女子。晨之风,宛丘女子,多么富有古典韵味的名字啊,倾注了多少对乡土文化的敬重和热爱啊!今天,我同样带着这份厚重的感情,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诗经·陈风·宛丘》。

二、诵读鉴赏,品味诗境

1.断句诵读,疏通文意

《诗经·陈风·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设计说明:通过断句诵读,意在让学生温习“兮”字句末调节语气的作用及《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特点。断句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

2.认真抄读,养成习惯

七录斋:明代杰出文学家张溥读书有一个习惯:每读一篇文章,总是先抄录下来,背诵一遍,然后烧掉。随后重抄一遍,再背诵,再烧。如此反复7次,把这篇文章背熟。因而他的书房名为“七录斋”,他的文集名为《七录斋集》。

抄读要求:

(1)看清字形,边抄边读。

(2)规范书写,力求美观。

设计说明:此举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和规范书写的习惯,增强学生对汉字的亲近感,欣赏汉字的美。  

3.简介背景,初步了解

《诗经·陈风》简介

相传周武王封舜的后代妫(guī)满于陈地,并把长女儿大姬嫁给了他。陈国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淮阳一带,都城宛丘(淮阳县东南 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侧平粮台)。

陈风,《诗经》篇章之总名,系“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二十六章,百二十四句,皆为陈地民歌。大约作于东周以后。《汉书·地理志下》:“妇人(指武王长女大姬,嫁胡公满)尊贵,好祭祀用巫,故俗好巫鬼。击鼓于宛丘之上,婆娑于枌树之下,有大姬歌舞遗风。”其诗反映了爱好歌舞、崇信鬼巫的民风,内容则多半涉及婚姻恋爱。

《诗经·陈风》首首都是精品!写东湖荷花的有《泽陂》,写月下美人的有《月出》,写男女欢爱的有《东门之池》,写政治讽喻的有《株林》。

设计说明:诗歌鉴赏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知人论世。而诗经的具体创作者皆不可考,所以鉴赏诗歌多从那个时代及当时的文化入手。这里的介绍,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易唤起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研读文本,探究人物

(1)概括诗作的基本内容。

明确:一个青年男子,恋上一个巫女,由于种种原因,青年的愿望却不能实现,但他仍痴痴地不舍,无冬无夏地关注她,思慕她。

(2)试探究诗中的人物形象。

明确:女子:美丽善舞、热情奔放的妙龄女巫形象。

男子:痴迷执著、内心幽怨的青年小伙形象。

设计说明:这首诗运用了“赋”的手法,诗中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事件一应俱全。所以,鉴赏该诗,由基本内容,到人物形象,符合认知规律。

5.诵读文本,体味情感。

(1)有感情自由诵读三遍。

(2)体味四个“兮”字的妙处。

明确:放缓音节,加强韵律;前两个“兮”是喜悦是兴奋,后两个“兮”是无奈是绝望;前后落差,对比鲜明,笔法高妙。

(3)体味“无冬无夏”的意蕴。

明确:透露出“陈俗好巫”的史实;暗示男子对女子爱恋的痴迷。

(4)引读

情境一

一年过去了,春风来了,湖水绿了,我的爱恋还离我远远。我怔怔地来到宛丘之上,忘情地欣赏我那心爱的人儿,啊,她的容颜多么清纯,她的舞姿多么优美,她的歌声多么甜润。可是,我担心,我的愿望很难实现。

情境二

三年过去了,秋风又来了,枯黄的树叶簌簌落下,在瑟瑟的湖面上打转,我的苦恋至今没有进展。我木木地来到宛丘之下,挤在喧哗的人群里,置身高亢的乐声中,我又望见我那朝思暮想的人儿了,啊,她还是那样风采迷人,还是那样热情奔放。我、我实在忘不下丢不掉你啊!可是,三年来,你却从来不正眼看我。

情境三

五年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零星的洁白的雪花在空中飘荡,我的痴恋只留下满腹愁怨。我痴痴地来到宛丘之道,挣扎在围观的队伍里,游走在嘈杂的人声乐声中。我吃力地踮起脚尖,又望见我那梦幻般的人儿,她像雪花那样冰清玉洁,又像雪花那样飞舞灵动,我多想变作一片雪花,洒落在你的秀发之上。可是,我所痴恋的人,早已明明白白拒绝了我。我不怨你,也不恨你,我坚信,你若安好,明天便是晴天。

设计说明:设置情境,对学生进行引读,意在引领学生进入诗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体验诗作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披文入情”。当读者和创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才能感受到艺术的美,并在美的熏陶中,提升文学素养。

6.质疑交流,共生共进

(1)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请和大家讨论。

(2)你还有哪些独到的见解,请与大家分享。

设计说明: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质疑展示,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此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个性表达,思维碰撞,成果共享。

7.加强积累,丰厚底蕴

(1)快速记忆

(2)要求准确流畅

设计说明:诗歌教学,重在积累,积累放在课堂上完成,是高效课堂的一种体现。这是培养学生积累习惯的重要一环。)

8.主旨三说,多元解读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三说。

一是刺陈幽公说。《毛诗序》、郑笺、孔疏、严粲《诗缉》皆以为“子者,斥幽公也”。陈幽公荒淫好色,游荡无度,其德行一无可观,为人所恶,故有诗刺之。

二是刺陈好巫风说。郝懿行《诗问》、魏源《诗古微》皆持此说,以为陈之先大姬妇人尊贵,好巫觋祭祀歌舞,国民传其遗风,遂成习俗,此诗实刺陈国臣民之陋俗。

三是情诗恋歌说,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多数学者的看法。兹取第三说,认为《宛丘》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爱慕之情。因为刺诗之说缺乏必要的文本支持,从诗的文本中的一个“汤”(荡)字,并不能得出刺舞者放荡的结论,荡有摇摆之义,正是写舞者热情奔放的舞姿。况且从文本语义的抒情性看,在保留原始宗教的某些狂热性、巫风炽盛而四季巫舞不断的陈国,诗的作者怀着热烈的情爱,表达他对一位巫女舞蹈家的恋慕,实在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在同以巫祀著称的楚国,也有男女相思的内容反映在《九歌》等楚辞作品中。

设计说明:“诗无达诂”,这给读者打开了解读一首诗歌的广阔的空间,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经》中的作品,因为年代久远,作品创作的本意很难确考,但我们可引导学生依据文本,依据时代,找寻最接近文本原初意义的旨归。

三、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注释:

1.牂牂(zāng)、肺肺(pèi):草木茂盛的样子。

2.煌煌、晢晢(zhé):明亮的样子

3.昏:黄昏

4.明星:启明星,古时指太阳还没有出来以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问:试概括本诗的内容及情感。

明确:

内容:等候情人,却久候不至。

情感:《东门之杨》描写男女定期相见,约会不见的失望。从黄昏相见的时光,一直等到天空将明的拂晓,可见情之深切,然而,久侯不至,只有天空的明星照耀,一点寒星,又是何等深切的失望。

   设计说明:本课堂拓展意在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本土的优秀文化,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淳朴率真的民风和真挚专一的情感,深化乡土情结。

四、布置作业,广泛涉猎

课外阅读《诗经·陈风》其他篇目。







闫汝凯,196810月生,本科毕业,淮阳县朱集乡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曾在淮阳县朱集乡三中、朱集乡二中、朱集高中任教,执教于河南省淮阳中学。在教学一线工作,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勤于耕耘,著述颇丰。有《课堂提问要善于求新》《联读,阅读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日记政策”碰壁后的冷思考》《开放的课堂咋开放》等论文在《语文知识》《德育报》《教育时报》等报刊发表。2015年参编由光明时报出版社出版的《阳光早读》读本,出版有个人专著《语文教学行思录》。2017年,参编高三一轮复习资料《新思维》,该书已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