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课】必修3 §6.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囡波湾生物 2020-09-25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种群数量变化、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说明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等知识,而本节内容则阐明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人类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其他动物都大,因此应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增长的前景,以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这两个问题。本节“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拥挤人群的图片,从而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一个问题的学习。教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明确我国人口基数大,较长时期内人口仍会持续增长的严峻现实,以及我国全面推进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指标。

“人口增长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教材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人口增长过快必然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教材引导学生对图6-2进行补充和完善,并设计了供学生讨论的“想象空间”这种编排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模块第四和第五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习后面有关生态环境的内容。

因此,根据本节教材特点,采取组织学生阅读、收集、分析资料是完成教材任务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和前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情感目标: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相关问题,运用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形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

3、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确定依据:从教材的内容分析,可知生态环境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让学生探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切身体会到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理解和支持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关注生态环境。因此,确定为教材的重点。

难点: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确定依据: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学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学生讨论和归纳,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定为难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经过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必修一、必修二内容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调查能力、观察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

2、在身心特点方面,高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旺盛时期,思维活跃、也乐于参加社会调查实践。

3、本节课的内容相对高二学生的水平而言,内容较浅显,同时,学生对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的感知和认识。

三、说教法

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指导课前调查法:列出课题,分组让学生按课题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收集能力。

2、指导观察法:出示学生观察的图片、图象,提出观察的内容和目的,让学生进行目的观察、程序观察。

3、指导资料分析法:让学生按课文要求进行资料分析、探究、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4、谈话法:讲课内容以问题形式贯穿,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5、多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图片、图象、文字,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

6、归纳总结法:对知识及时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7、创新研讨法:学生汇报、展示人口增长对我市环境影响时,创设新平台,让学生主持会场,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改变以前的常规作法。

四、说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

1、资料收集法: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相应的知识水平,同时让学生主持汇报、展示

调查成果,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2、资料分析法: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学会通过资料分析寻找正确结论的方法。

3、观察思维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快速阅读法:出示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阅读课文和资料,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5、归纳总结法: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尤为重要。

五、说教学策略

1、课前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以“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前景”,“我市人口的现状和前景”、“人口增长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我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怎样协调人口和环境的关系”为课题,进行外出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

2、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示和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观察课文和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图片,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我国、我市人口的现状和前景”、“人口增长对我国、我市环境的影响”、“怎样协调人口和环境的关系”等知识。

3、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思考题,说说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拥挤的人群图片,组织学生讨论:①人口拥挤中的你有何感受?

②造成人口拥挤的原因是什么?③目前我国人口是否过多?④人口过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学生:感受材料,探究问题。

教学意图:以图片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2、讨论问题一:目前我国、我市人口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

教师:让第一组、第二组学生介绍课前调查收集到的我国、我市人口现状和前景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用课件、投影形式介绍。

学生:第一、第二组派代表汇报、演示课件介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和观看老师展示的图片,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

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分析”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汇报,阅读、观察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目前我国、我市人口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同时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习因果联系分析的方法。

3、讨论问题二:我国、我市人口增长对环境有那些影响?

教师:让第三、第四组学生分别介绍、展示课前调查到的资料,说明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对三亚市环境的影响。

学生:第三组学生派代表介绍人口增长过快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小组由学生自己主持“我市人口增长过快对三亚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会,汇报课前调查到的资料和讨论,其它小组参与发言。

教师:投影:课本图6-2组织学生讨论、补充和完善。

学生:观察老师投影图片并进行讨论,对图片问题进行补充和完善。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汇报、观察、主持,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主持会议的能力。

4、讨论问题三:怎样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教师:组织第五组学生进行汇报课前调查到的资料,交流、讨论、发表意见和见解。

学生:展示课件、图片,汇报调查到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

教师:投影6-5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讨论我国各级政府的相关措施。

学生:观察老师投影的图片并进行讨论。

教学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理解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归纳小结

教师:利用课堂板书进行小结。最后播放结束语,以升华情感,展望未来。

学生:倾听、思考。

6、课堂练习

教师:投影课本P122,第一题

学生:讨论、思考、练习,作答

教学意图:巩固相关知识

7、布置作业

教师:投影课本P122,第二题

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意图:通过课后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目前我国、我市人口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

2、人口增长对我国、我市的生态环境有那些影响?

3、怎样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说课稿将不断更新中……

【说课】高中生物必修I、必修Ⅱ汇总

【说课】必修3§ 1.1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说课】必修3§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说课】必修3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说课】必修3 §2.2 通过激素调节

【说课】必修3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说课】必修3 §2.4 免疫调节

【说课】必修3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说课】必修3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说课】必修3 §3.3 其他植物激素

【说课】必修3 §4.1 种群的特征

【说课】必修3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必修3 §4.3 群落的结构

【说课】必修3 §4.4 群落的演替

【说课】必修3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说课】必修3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说课】必修3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说课】必修3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说课】必修3 §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点个“在看”你懂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