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消”和“化”自测脾胃健康的四种方法

 雪花飘飘WCQ 2020-09-26

根据“消”和“化”自测脾胃健康的四种方法


上一期我给大家普及了:“消化”二字的真正含义,以及生理功能的解释。那么紧接上一期,我再给大家讲讲,如何根据“消和化”功能的异常,自测一下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或者脾胃出现了哪一种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看“消化”的几种异常情况:

第一种是:能消不能化,在中医里叫胃强脾弱。比如:有的人能吃,能喝,但是吃后很快就拉出去了,还有人喝了很多水或汤,刚喝下没多久立马就想尿,这两种情况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胃主受纳、胃消食的功能基本正常,但是不能化。

有些人吃一顿饭的工夫就能拉两三回粑粑,或者刚吃完就想拉,有些脾虚的人,特别是吃了辣的之后,饭后一个小时之内必拉出刚吃的东西,那些不是很快拉出来的,但是吃辣后,大便时肛门也感到辣,这说明其辣没有被转化掉,如果化的功能正常,就算吃的很辣,大便也不会有辣辣肛门的感觉,因为已经把辣给化掉了,没化掉这个辣椒素才会吃的辣、拉的也辣,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想吃,也很能吃,但是吃后,受不了,哪里受不了?就是腹胀受不了,因为脾虚不能化,脾虚气滞加上吃的东西堵在肠道里,所以才会腹胀,这种人经常管不住自己的嘴,往往多吃一口,就得腹胀难受好几天,而且多是下午晚上腹胀的厉害。

以上这些就是能消不能化的表现,不能把摄入的饮食转化成自身所需的能量和人体的组织。要治疗这种病症,需要根据具体症状的不同、选用相应的方剂,进行健脾补脾、调畅气机才能根治。

第二种是:既不能消也不能化,在中医里叫脾胃虚寒。也就是吃什么拉什么,能从大便看出上一顿吃的是什么,那就是不消了,不能消,化就无法好好进行,因为只有胃将食物变成乳糜状,化的功能才能正常进行,不消、吃什么就拉什么,在中医里也叫“下利清谷”“完谷不化”。一般是阳明胃出现了寒证,没有足够的热能,所以才不能腐熟水谷,从而完成消化这两个过程。既不能消也不能化、脾胃虚寒这种证候,用经方的:理中四逆辈方剂就能治好。

既不能消也不能化,除了脾胃虚寒,还有一种症状就是,胃有寒热虚实夹杂的痞证,同时又有脾虚便溏的情况,这种组合也算是既不能消也不能化,胃的痞证,就是胃脘部气机不通,感觉痞闷不通,吃不下饭,一吃就更加痞闷不通、堵得慌,然这种人往往还有脾虚,齿痕舌、大便不成形、稀溏、粘腻不爽、常有便意拉不净、肛门下坠的感觉,其实这就是一种脾胃寒热虚实夹杂的证候,并且是以虚寒为主,有热都是虚热,而且大肠有湿热。所以平常都不敢吃饱,痞闷不通的时候,根本就不想吃,也不敢吃,因为吃一点就闷胀的更难受,这种胃的虚痞证候,用经方泻心汤系列就能搞定。

第三种是:脾胃功能亢奋,能吃能喝,但是却不能正常排泄,比如糖尿病人,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虽然能吃能喝,但是身体却在逐渐消瘦,体力在下降,尿量却在增多、而且大便秘结。正常人是能吃能喝,排泄正常,这种能吃,特能喝,却大小便都不正常的,大家要注意这可能是中医里的消渴病。

另外有一种很能吃的人,这种人吃的很多,随时都在吃东西,兜里包里总会放很多零食,好像永远吃不饱一样,他们的嘴巴却怎么也停不下来,我们常常形容这种人就会说,饿死鬼变的。如果这种人脾不虚,脾的转化吸收功能也亢奋,那么吃这么多,全部吸收了,肯定会变成大胖子,这种不饥而饿、很能吃,其实也是一种病,西医叫神经性多饮多食症,中医叫胃火亢盛,只要用白虎汤清其胃的实火,就能很快恢复正常。


第四种是:能化不能消。还有的人,饭量很小,每顿最多吃一小碗、但是他们工作负担却很重,不得不为了工作,呕心沥血,日夜操劳,一个人吃不多,就说明胃主消的功能不正常了,就无法从外界获取能量,但是又要专注于工作,身体就会处于一种虚性亢奋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工作的需要,而吃又吃不多,那么只能靠化掉自身的精血,来维持能量的供给,也就是吃老本。其实这些人不过是在提前透支生命罢了。历史上的诸葛亮、雍正皇帝之类,他们属于这类人,提前透支了生命,所以寿命很短。

以上四种,您是属于哪一种呢?要了解自己的脾胃是否正常,你们可以对照自测一下!


好了这一期就讲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我讲的内容,别忘了订阅本专辑,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