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这么好的朋友圈,孟浩然为何还求职困难

 阳光每天都是新的 2020-09-27

说过了王维,就必须再说说孟浩然,要不然就有点厚此薄彼。谁让王维和孟浩然是中国山水田园诗的一对CP呢?

他们都是隐逸者。不同的是,王维是半仕半隐,是有职务的,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家叫他“王右丞”,而孟浩然则从未入仕,没有一官半职,因此人们只能叫他“孟山人”

史说孟浩然“文不为仕,行不为饰,游不为利”估计是他的脑残粉说的,有洗的嫌疑,太过美化了。事实上,孟浩然像所有诗人一样,也是一心求仕的,只是从未成功,反倒成了无业游民——到处游山玩水。

 

孟浩然为什么求职那么困难?

因为家庭不好?公元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家有车还有田地。据说他们家在田间还有一间360度山水观景小木屋,农忙时节,大家都在田里干活,小孟就屋内读书。

因为没有才华?虽然不像“初唐四杰”是神童,也不像王维有天赋,但18岁时,孟浩然参加县试,就高中榜首,是襄阳县的优秀青年。

那是因为颜值太低,过不了“外貌协会”的面试官第一关?更不是。人家长得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可谓帅得有气质。

有才有颜还有资源——据说孟浩然有大唐第一的朋友圈,为什么还没有求职成功?原因只能出在他个人身上,实在太闲太浪了。

19岁时,孟帅哥就和县里的当红歌姬韩襄客小姐搞事情,绯闻闹得满城风雨,甚至直接放弃高考了。

更严重的是,孟文青学习东汉末年的高士庞德公好榜样,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

在襄阳城南郊外,有一条汉江汉江东岸有座鹿门山,水程三十里,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性爱山水喜泛舟的孟浩然便经常去那里登山,朝拜庞德公的隐逸圣地。他在《登鹿门山的诗中写道: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久而久之,就此隐居了。那年孟浩然才23岁。

闻一多说: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其实,在当时,那种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是不存在的。反而流行以归隐作为入仕的阶梯,蛰伏在山林里,万一被当权者寻访发现,以为是世外高人,就能得到更高的礼遇。这种以隐为进的求职路线,被称为“终南捷径”。

当时跟孟浩然一起隐居鹿门山等待时(仕)机的,还有同乡好友张子容。这隐居的日子也是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醒来还有人请客吃饭,黄焖鸡配米酒,还能野餐,下次再来哈: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样的神仙日子,就是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不过,张子容很快就从这种中彩票一样的概率梦想中醒过来,出山了。

公元712年,小张同学上京赶考应试,小孟同学还写了一首诗作别: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前半段跟一般的送别诗没什么区别,不过是难舍难分,惆怅啊,叮咛啊。后半段画风突变,不是祝人家考试顺利,一举及第,而是告诉人家,我继续隐居,你出人头地,但是,不管将来你如何发达,一定要记得好基友一辈子友谊天长地久哈。

朋友一生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果然,第二年张子容就考上进士了,此后彼此之间常有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唱和诗作直到公元725年,张子容涉事被贬为乐城(今温州乐清)令孟浩然还千里迢迢专程去看他。

两位老友在温州久别重逢,共游江心屿。孟浩然还写下了一首至今仍被温州人民所最喜爱而经常传诵的诗篇《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

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

话说当年两人在鹿门山分手后,孟浩然也没闲着,不,他继续闲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去玩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于是孟浩然辞亲远行,漫游长江流域,潇洒走一回。在这趟人生旅途中,他一面饱览风光,一面广交朋友,最重要的是结识了一生的朋友李白,顺道还干谒公卿名流

公元717年,孟浩然来到岳阳,拜访当时任岳州刺史的张说。

这个张说不得了,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天下第一关键是,他和张九龄一样,人品与文品俱佳,是一个既有权位又受人钦慕的文坛宗匠。

张说喜接宾客,乐于提拔奖掖后进。可惜孟浩然这次没见着不久就回到襄阳家中,既以壮志自励,又不得不自舔怀才不遇的创伤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

是啊,这一晃都三十岁了。三十而立,可他不仅一事无成,连份工作都没有。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再这样隐居下去,不仅没有进身之机,简直是坐以待毙啊。

幡动,还是风动?身动,还是心动?

 

公元727年,38岁的孟浩然带着年轻人的豪情和中年人的焦虑,第一赶赴长安参加全国高考

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码头,求大V推荐。于是孟浩然拜谒张九龄,并投赠了一首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前两句肯定是山水杰作,高端大气上档次。后两句则是高级求职书,委婉含蓄,又不失身份——他总不能直言求介绍求推荐吧?

不过,这首干谒诗的最大收获,就是在张九龄家认识了王维。两位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一见如故,互加好友,并且互粉上了。

从此,王维带着孟浩然出入文艺圈,经常出席一些文艺沙龙。最高端的一次,是参加太学府联诗活动,当时半个文艺圈的人都来了,包括张九龄、王维、王昌龄等大咖。

结果,孟浩然的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伙呆了。举座嗟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都没人敢往下联了。张九龄和王维只能默默地掏出手机打开朋友圈,先发帖为敬。

孟浩然顿时诗名远播,甚至出圈了,一直传到唐玄宗那儿,令皇上虎躯一震,心想哪天得亲自见见这位大神。

“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而且自认为词翰颇亦工”,孟浩然对考试是志在必得,再加上有张九龄、王维等大V背书,可以说是榜上钉钉

然而,孟浩然还真的是落榜了!39岁高考落榜,太伤自尊了。壮志难酬愤闷之余,他又打起退堂鼓想归隐了,于是写下这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不知道是不是人在最失意之日才能有最得意之诗,反正这八句皆超绝尘表是孟浩然一生失意之诗,也是其千古得意之作。

好在还有好友王维!据《新唐书》记载,为商风雅,王维还邀孟浩然入内署到自己的办公室,不料皇上驾到,吓得孟浩然忙不迭藏到王维午休的床下。瞧你那怂样,不是还想直接上书皇帝的吗?

王维只好如实禀报。谁知唐玄宗一听是孟浩然,龙颜大悦,说久闻大名,快请出来一见。

孟浩然只好战战兢兢出来面见圣上。皇上问他,小孟啊,可有诗作念给朕听听?

王维喜出望外,心想机会来了,千载难逢,这就相当于上了boss直聘网,直接跟老板面谈啊。

可是当他听到孟浩然念出《岁暮归南山》前两句,心底一沉,完了!你是榆木脑子,还是脑子短路了,只记得最近这一首诗?你念什么不好,若是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皇上就当场拍板录用了,你就可以原地出道了。

果然,当皇上听到他念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抚然曰:是你自己不来应聘求职,不是朕嫌弃你,这个怀才不遇的锅朕不背——你还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可怜的孟浩然,非但求职没成功,反而成了面试的反面教材——转喉触讳就是说应聘者不要开口乱说话,触犯了面试官的忌讳,神仙也救不了你。

没办法,孟浩然只好离开京师,回老家隐居去,并写了这首留别王侍御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王维作了一首《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王唯没有像俗人那样苦苦相劝,再接再厉,来年接着考,而是劝他归隐田园,过自己的生活。

知老孟者,王唯也!就你那个性,就算求仕成功,也是上班如上坟,坐办公室如坐大牢。事实证明,多年后张九龄为荆州长史,将孟浩然招致幕府工作半年他就辞职回家了。

 

孟浩然离开京师,顿时一身轻松,神清气爽,豁然开朗。

他又开始浪起来了,一路游山玩水去。他再次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失意的悲愤还写出了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在江夏(今武昌)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而来所有的相会都是久别重逢。

奇怪,李白和孟浩然相差12岁,为什么会成为莫逆之交呢?

以李白自视甚高的为人,眼睛长在额头上,谁入得了他的法眼啊。你看杜甫,对李白仰慕得不行,给李白写了很多首诗,疯狂表白,李白只是淡淡地回了两首。

怪不得杜甫的粉丝至今还耿耿于怀:拽什么拽,“诗仙”了不起啊?我们家还是“诗圣”呢,也不看看《唐诗三百首》收录排行榜第一名是谁。

但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现在流传下来的有5首。而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一首没有。尤其是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广为人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唐人所有送别诗中,这首是最浪漫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聚嘛。才不要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也不要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那种深情体贴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考试求仕失意,更有着相似的个性,都超然物外,笑傲王侯。所以彼此结识,就是性灵的同伴和知音。两人携手邀游饮酒唱和把尘世俗事都忘了。

据说老天给了求仕的孟浩然第二次机会。公元735年,韩朝宗为襄州刺史,十分欣赏孟浩然,决定向朝廷推荐他并且都已约好日子带孟浩然进京。可是到了那一天,孟浩然失约了。

原来他跟人喝酒正酣,早将时间给忘了。人家还提醒他,韩公有约在先,不怠慢不高兴地说,跟朋友喝酒,身心快乐,哪管其它事情。

据说当时与孟浩然喝酒的朋友,正是李白。

多年以后,李白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他又去外面浪了,不知云游到哪里。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赠孟浩然表敬仰之情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矫然不变,三四十字尽一生。

 

此时,已届暮年的孟浩然,回到襄阳过起了真正隐居的生活,简直如鱼得水,这就是不上班的理想生活。看看这首《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就想说一句:幽秀至此,直是诗中精灵。

可惜树老根多,人老病多。公元738年夏,孟浩然患背疽,只能卧于襄阳家中。次年病加重,无法行动

公元740年,王昌龄谪南岭,襄阳,访孟浩然老友相见把酒言欢。孟浩然赞其业绩和才华,又忧其前途与命运,便写了这首《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是啊,以前同学多年,现在就要分别了,以后再也不能同睡一张床同盖一条被子。所以,临行之前,让我们再次举起这杯酒,干杯啊朋友——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其时,孟浩然的背疽经过治疗好转是尚未痊愈,根据医必须忌口,尤其吃鱼鲜可是汉江查头鳊,肉嫩味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再加上好友相聚,孟浩然能不开怀畅饮,大块朵颐?

结果,王昌龄离开后没几天,孟浩然的复发了,引发败血症,就此永远闭上了眼睛,时年52岁。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等到王维再经过襄阳时,12年不见,孟浩然已杳然仙逝。悲痛之余,王维只能写一首《哭孟浩然作祭奠。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