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承明制,为何清朝沿袭明制设内阁,还要再设军机处?

 宋安之 2020-09-28

公元1644年享国276年的大明帝国随着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身以身殉国而走向终点。

明朝灭亡以后,众望所归的李自成之大顺政权并没有成为下一个大一统王朝,反而是关外的清朝入关成为下一个大一统王朝。

清朝在入关以后,出于统治方便的考虑,可以说全盘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因此被称之为清承明制。虽说清承明制,但清朝并非是照抄明朝制度,也有着其自身的特色诸如八旗制等。而且随着时间发展,明清官制虽然有着诸多相同之处,实际上是多是名同实异。

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清承明制很多地方是名同实异,但清朝与明朝的官制还是有着诸多相同之处。以至于清末人依旧认为:“我朝设官,大半沿前明数百年旧制”。

以行政中枢来说,明朝的内阁清朝也沿袭下来了。但清朝的内阁并没有像明朝那般发挥出巨大作用,到了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时期,又设立了军机处,虽然并没有废除内阁,但很明显行政中枢准确来说在于军机处而不是内阁,内阁更是如同虚设。

那么为什么清朝会这样设置呢,而且内阁和军机处都带有皇帝秘书班子的性质。性质类似,多少有些多此一举的意思,那么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先来说说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历程。

通俗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以后,沿袭元制置中书省设丞相,以总理全国政务。但由于丞相权力太大,所以朱元璋为了集权,在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名杀掉丞相胡惟庸以后,趁机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将中书省的职责分于六部,而且六部从此直属于皇帝。

可以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是大大的加强了皇权,至此明朝的皇帝独裁体制开始初具雏形,因此明朝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以后,害怕后世皇帝复立丞相,因此在洪武二十八年特意对群臣说道:“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其实说白了就是处心积虑的为了集权,同时防止了后世子孙再复立丞相。

但皇帝是人并非是神,罢中书省和不设丞相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制度上加强了皇权。但是坏处在于皇帝直接处理国政,可以说是日理万机,相当劳累的。像朱元璋这样精力旺盛的开国皇帝,没有了丞相协助他治理国家,也有些熬不住。据说朱元璋每天都要批600多件奏章,忙的是腰酸背痛。

因此朱元璋先是在洪武十三年九月设“四辅官”,以期可以辅佐他治理国家。后来又在洪武十五年效仿宋朝的制度,“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可以说是后来内阁的最早雏形。

到了明成祖朱棣历经靖难登上皇位以后,选解缙等七人入值文渊阁,备顾问参机要,标志着内阁的正式成立。

内阁最初的性质更多属于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也可以说是智囊团。平常替皇帝出谋划策,提提建议什么的。有时候也干一些抄写机要的秘书活,并没有什么大权。

自明成祖朱棣以后,到了仁宣时期,内阁的地位开始水涨船高。朱棣在位时期,殿阁大学士不过五品,而明仁宗继位后就将阁臣的官阶从五品提高到正三品,还将尊崇的三公三孤官衔授予阁臣。而且在实权方面,内阁自此形成入阁便晋尚书的惯例。

而内阁水涨船高的一个原因在于,仁宣二帝并非精力旺盛的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为了独掌大权而不让阁臣染指军国大事。他们没有这个精力,所以给予了内阁更多权力,以让内阁辅佐他们治理国家。

同时为了避免大权旁落,内阁虽然权力更大,但只有着议政权,决策权还在于皇帝手中。而且明宣宗为了进一步防止内阁架空皇权,因此开始有意识的扶持宦官势力。诸如不顾朱元璋留下的祖制,设“内书堂”教太监读书识字,还将皇帝的批红权交由太监代行,因此形成司礼监和内阁互相牵制,而皇帝居中不至于大权旁落的局面。

可以说明朝的内阁制度形成,在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集权为了建立皇帝独裁体制,废除了丞相制所导致。因为没有了丞相辅佐治理国家,皇帝工作量太大,所以设立了秘书班子性质的内阁来减轻工作量,当然在朱棣时期内阁的作用相对来说很小。

朱棣之后的皇帝并非精力旺盛之人,所以为了大幅度减轻工作量,进一步将从废除丞相制以后大权中的议政权分给了内阁,以使内阁既不威胁皇权还可以替皇帝承担大部分工作量。

再来说说清朝为什么没有以内阁为主,而是另起炉灶建立军机处呢。

虽然清朝早在关外时期模仿明朝内阁制先后建立文馆和内三院,并且入关以后沿袭明制正式设立内阁。

但制度沿袭是一方面,本朝的发展更是重要的一面。因为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分时间和环境的。

内阁在清初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主要原因在于清朝早在关外时期,因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八家分权”理念,所以属于是诸王贝勒共同分享国家军政大权,诸如清太宗皇太极的汗位就是经过推举而来的,可见当时并非中央集权式。

虽然皇太极继位以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来进行中央集权,但这种八家分权的模式并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彻底扭转的。所以皇太极顺势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决定一切军国大事。当然皇太极扩大了人数范围,以稀释这些掌管八旗的诸王权力。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力依旧是举足轻重的,像皇太极猝死以后,顺治帝福临的继位,就是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

因此在清朝入关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皇帝集权路上的拦路虎。很明显内阁制度在当时是既起不到集权作用,也起不到抑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因此有些形同虚设。

像康熙初年,有着辅政大臣鳌拜等专权,大学生形同虚设。康熙帝亲政以后,大学士的权力依旧没有恢复,实权在于南书房。等到雍正继位以后,大学士依旧没有实权,在雍正七年更是设军机处,可以说确定以军机处为权力中枢,内阁彻底没机会成为权力中枢了。

为什么康熙帝设南书房和雍正帝设军机处呢,因为他们以这种方式来集权,来对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分权影响。很明显内阁制度是做不到这点的,所以他们才以这种方式集权的。

而且明朝到了仁宣时期有意识的扶持宦官势力对抗内阁,以形成平衡之势。而清朝自撤销顺治帝设立的十三衙门以后,有鉴于明朝的太监乱政的惨祸,根本没考虑以宦官来对抗内阁的平衡政治格局,所以康熙和雍正二帝自然不会给予内阁权力,不然没有制衡内阁的存在,内阁一家独大万一真的拥有丞相的权力,君权谈何集中呢?

而且还有一个关键,雍正时期设立的军机处和内阁看似都是秘书班子的性质,但实际上大为不同。

军机处的成立,是雍正七年以西北两路用兵而始设的。表面来看是为了保护军事机密而传达谕旨迅速起见的,因此设于乾清宫西侧。

但实际上军机处的成立使雍正帝进一步加强皇权集中,将一切军国机要操于一人之手。因为通过军机处,皇帝可以直接跳过内阁和六部,诸如关于兵事,可以直接不经兵部,发于前方统帅,这是内阁制度所达不到的。

可以说军机处将内阁的票拟和议政权给剥夺。自此以后,寻常吏事是由内阁票拟,军国大政则是由军机大臣面奉皇帝训示,拟旨缮发,内阁是真正的等同于虚设了。

所以说看似内阁和军机处都是属于秘书班子的性质,但很明显军机处集权更胜一筹。明朝的内阁有着票拟权和议政权,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而清朝的军机处虽然军机大臣操用人之权很大,但军国大事上更多属于是秘书性质,遇有军国大事是需要面见皇帝请示然后直接拟旨下发,甚至可以不经内阁和六部,方便皇帝具体并且高效的统治这个庞大帝国。

而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经过康熙设南书房和雍正设军机处的一步步加强皇权,是彻底的名存实亡,在清高宗乾隆五十六年被正式撤销。

最后总结来说,清朝在继承明制设立内阁的情况下,之所以在雍正时期再设立军机处,其实并非是多此一举。而是一个很高明的集权行为,虽然与内阁是一样的秘书班子性质,但很明显其集权作用相当之大,大大的强过了内阁,所以自然是有着其存在的意义。

正所谓以史为鉴,通过清朝为什么设立军机处,可以看出很多好的制度,并非是适用于任何环境的,还是要与其存在的时代联合起来。如果环境不适合,那么就如同明朝内阁制度在清朝如同形同虚设一般的情况,所以随着自身发展而出现的制度,符合自身情况,才是真正的好制度。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