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讲平说2353期:如何理解一场意外带来的某些表面繁荣,洞察力的基础就是学会看到那些看不见的后果

 凯哥好心情f6v8 2020-09-29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353期#

课堂上一群研究生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挺有意义的,跟大家分享。

话说暑假期间有一家学校因为电路老化,意外失火,幸好发现及时,火势得到了控制。过几个大教室的桌椅板凳,还有门窗都被烧了。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采购新的桌椅板凳,修缮门窗,同时做必要的内装修。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就提出了凡事都有两面。其实这场火灾也有好的一面,因为你要更换桌椅板凳,因为你要搞装修,所以制造厂家、建筑施工的包工队都有了新的业务。这些业务意味着收入增加,意味着工作机会增加。而有了这些订单之后,他们也要采购原料、促进生产、保持消费,有可能整个小镇都会繁荣起来。

你看看这不是一个好事情吗?大家热烈讨论,忽然发现这场火灾居然是一场好的火灾。居然是一场火灾拯救了一个死气沉沉的小镇。那么说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刚才的这一段分析逻辑是严密的,而且也有事实的证据,不过我们心中依然还会有隐隐约约的疑惑,“一场灾难真的可以理解为好的灾难吗?”

谈到这个问题,我要给大家推荐一个法国经济学家,他的名字叫巴斯夏。他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论文,题目是《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在这篇论文当中,巴斯夏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而他的分析和解读特别透彻,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经济学家巴斯夏讲了一个《窗户被打破》的故事,话说詹姆斯先生有家店铺。这一天早晨他店铺的玻璃窗被淘气的儿子给砸破了。当然了,看着被砸破的窗户,詹姆斯先生有点生气。这个时候围观的人里边就有人安慰他,“无论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天下总会有人得到好处。人人都得过日子,你想一想如果玻璃老是不破,那么玻璃工干什么去啊?”

詹姆斯先生一想,也对啊,这一下子他心中的怒火就减少了很多。确实按照这样的思路,玻璃被打破了,于是玻璃店玻璃工都有了新的业务。整个产业链制造、运输、安装都繁荣起来了。要是小孩不打碎这个玻璃,哪来这种繁荣?看来顽皮孩子所做的破坏也是一个好的破坏。

不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巴斯夏在这里就做了一个简单但是很深刻的分析。他指出店铺安玻璃是要花一笔钱的,如果玻璃不破的话。这笔钱可以用来买书、买鞋、买食物,一旦玻璃被打破了,玻璃店有收入了,但是书店、鞋店、食品店收入相应就减少了。所以表面看起来打破玻璃刺激了发展,带来繁荣,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玻璃店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是以食品店、鞋店、书店失去发展机会为前提的。而且可以进一步再想店主詹姆斯换了一块被打碎的玻璃,这块玻璃跟原来玻璃一样,他获得的价值并没有整体提升。如果这个玻璃不被打破,他拿着这些钱去买食品或者换双新鞋,他所获得的价值是可以得到提升的,他的消费体验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从这个分析中就可以看出,砸碎玻璃是一个坏事,并不存在所谓好的灾祸。我觉得用同样的论证方式可以分析一下开头的那场火灾,学校更换设备安排装修。确实带来了相关的一些行业或部门的繁荣,不过这种繁荣是有代价的。

如果学校没有这场火灾,这笔钱可以花到其他的更多的领域中,而且这样的支出能带来很多增量的价值。现在这笔支出投入火灾的补偿修复当中,并不能带来增量的价值。实际上这场火灾让我们蒙受了损失,它并没有带来好处。

话说到这儿,我们要引用巴斯夏的一句名言,他是这样说的,“一个好的经济学家与一个坏的经济学家之间的区别就只有一点,坏的经济学家仅仅局限于看到可以看得见的后果,而好的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那些只能推测到的后果。

这句话说得很深刻很透彻。实际上这句话里边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思维模式,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应该尝试着去看到那些看不见的后果,这才是一个人理性和智慧的真正基础。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如果您觉得不错的话,不要忘记传播和点赞。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