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虎汤是热燥,五苓散是水湿,二方真的能合用吗?

 平安健康LZJ 2020-09-29

白虎加人参汤18,糖尿病《古方医案选集》中集

周某,男,39岁,1963年10月4日住院。发病已两月,现病史为口渴多饮,逐渐加重,有难忍的饥饿感,食量增多,倍于常人,饮水量住院时一昼夜达15磅,尿多,体容消瘦,面色红润,眼光有神,充血,左侧下颌部有已愈疮痕一处,凹陷一厘米,脉诊近于正常,细审稍洪有力。精神焦虑,有疲劳感,心下痞硬。为处白虎加人参汤5剂,从开始限制食量,为每餐软米饮一大碗。3日后渴减,饮水量相应减少,1周后在限制食量下已无饥饿感。以后渴、饮、尿量续减,续服前方1个月,逢觉症状近消失。

论;肺胃热燥不除,则见诸多杂症,难以辨别。肺燥不除,则口渴多饮,尿也变多;胃热不除,则善饥善消,食量增多,仍有饥饿感。面色红润者,胃热之象,也是外感之来路。

口渴多饮,尿也变多,善饮多食,仍有饥饿,此外感杂病白虎汤之二证者,对比内伤杂病,肾气丸证。饮一溲一,消欲引饮。白虎汤证的多饮善消,是外感杂病,肺胃之热燥。而八味丸的多饮善消,是内伤杂病,血枯木燥,厥阴风木疏泄,则见多饮多尿;阳明之阳盛,则胃热而消欲善饥。白虎汤是外感伤寒郁起内燥,八味丸是内伤血枯木燥,引起风动。二者是外感与内伤的区别,相同的都是有胃热。白虎汤之胃热,是汗出亡津而燥盛,燥则阳盛而胃热。八味丸之胃热,是血枯而阳盛,阳明阳盛而胃热;都是二阳结之义,区别在外感之郁与内伤杂病。这二者不难区别,八味丸医案,观《伤寒之道》之《金匮》小便不利篇。

白虎汤19发热《燕山夜话。温热病杂谈》

周某,男,24岁,病外感发热不退,头身作痛,胸中痞满,恶心而不欲食。赤脚医生为其注射安乃静葡萄糖两支,虽汗出甚多,而发热不退,体温39.6度,并时时作呕,入睡呓语不休。切其脉数而浮,唯舌苔反白腻。

余辨为湿温误汗,津伤而邪不解,因见胸满时呕,为湿阻中上二焦,仍用三仁汤原方,而意其必效也。至中午,余复返诊所,病家来人,请余在诊。患者服药后,发热不解而体疼难耐,且口渴喜饮,神志昏糊,时时谵语。切其脉濡数,而面缘缘正赤,舌苔反白腻,两足反冰冷。余细思此证,胸满苔腻脉濡,辨为湿邪无疑,口渴喜饮,谵语面赤,又为阳明津伤热甚之象。治法非白虎不足以清热生津,非苍术不足以化浊去湿,乃选用苍术白虎汤原方,一剂知,二剂己。

论;此病汗出甚多,是阳明外蒸,所以发热不愈,脉浮而数,此是表闭之浮,经热内郁之数。数则内郁,阳明外蒸,所以汗出而热不解。表闭胃逆,所以时时呕吐,此是大青龙汤证,当发汗清热,双解表里。反误有三仁汤泻湿,必见亡津而谵语。

面赤者,知为外感阳郁,此望而知之,面诊重要依据。谵语者,是误用三仁泄湿而亡津液也,本就内燥,又用去湿,这是火上浇油,必见谵语。个人觉得都是安乃近与葡萄糖注射液的作用,导致苔厚脉濡,所以误导辩证。白虎证为亡津之热燥,此肺津枯燥而无苔,脉也见气盛热燥之洪滑或洪数。何来苔厚脉濡?余觉就是注射液导致的。手太阴肺,津液凝瘀,所以舌苔厚腻,肺主寸口脉,津凝气也虚,故不见白虎之洪滑,而脉见湿盛之濡数。此医案也邪乎,首诊为浮数,误用三仁汤之后,脉反成濡数,误用泻湿,当是更燥,怎么就变濡数了,此仍是汗出亡津而伤气也。

白虎汤是燥盛之病,怎么就成了加苍术泻湿之证。燥湿两立,怎么燥湿到一块了。白虎汤是燥盛,还用苍术,这不是矛盾吗?你哪怕加个杏仁,行气化湿,也都可以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病即病燥盛,又病湿盛,燥湿为相对两产之邪,怎么就成了燥热与湿寒同在。这不是矛盾吗?一点也不通。这种医理就是扯蛋。我说的不是这个医生,是这种理论,究竟是谁发明的。打个比方,看阳明篇提纲。看阳明七十提纲,三阳合病,湿盛则身重腹满,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燥盛则自汗出,白虎汤主之。同一个病,燥湿是两立的,是热燥与湿寒分途的。在这个医案怎么就是成白虎汤之热燥还要加苍术去湿。(下条更乱,白虎居然合五苓)

三仁汤方论,是治湿温的,湿温也就是湿热之意。《伤寒》中的湿热,要么是发汗,如那个麻黄连翘小豆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汤,防己黄芪汤;要么是利小便的,如五苓散,猪苓汤,栀子柏皮汤,要么是泻阳明胃腑的那个茵陈蒿汤。三仁汤是怎么治湿温的,即使是外感里湿,表虚五苓散,表实麻黄小豆汤。如是湿温,应有小便不利或水逆之证啊,都没有就,按湿温用药。

此病之首诊,之所以误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三仁汤所谓的湿温理论是错误的,二是被舌苔厚腻给误导了。附;三仁汤方,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加上半夏、竹叶、厚朴、通草这几味药。感觉此方在没有外感的情况下可以用,行气化湿,或微有外感而仍汗出者,可以因势利导,湿随汗泄。如一旦湿盛,身重,小便不利,口渴欲饮而水逆,必用五苓散。仲景现成的神方不用,偏偏用这种养生保健方。利小便以泻水,五苓之神方。

王付,五苓散加白虎汤20《王付经方医案》

石某,男,62岁,主诉;有10年糖尿病病史,近血糖明显升高,又因小便困难,前来就诊。刻诊;口干口渴,小便短少而黄,饥而不能食,食则胃感胀满,心烦,舌红,苔黄腻。辨证;湿热水气弥漫三焦,治则;清解邪热,化气行水,方剂;五苓散与白虎汤合方加味;

石膏45克,知母15克,粳米18克,甘草15克,寒水石15克,滑石15克,

猪苓15克,茯苓15克,白术18克,泽泻15克,桂枝10克,6剂,每日1剂,3次服。

二诊;小便已通利,续以前方服6剂,

三诊;血糖明显下降,续以前方服6剂。

四诊;血糖已降至正常范围内。

论;这个病例,是五苓散证,也像猪苓汤证,因为有饥不能食,食则胀满,又没有大便滑泄,只要利出小便来,此病就解了。反用白虎汤,又无外感,也无燥热,是不是误用。白虎之燥怎么能与五苓之湿相合,病不相合,药也不合。此二方合用,当是错误。余臆测为什么合方,或因舌苔腻而用五苓,因心烦舌质红而用白虎,所以合方。此虽治愈,但二方合用,就是误治。舌苔腻者,此是湿盛,而心烦舌质红者,是土升而火升也,所以也见口渴欲饮。此口渴欲饮者,又是白虎与五苓共有之证也。而小便不利,五苓有白虎没有。

白虎汤证,是不是肺胃热燥,五苓散是不是湿盛停水,此外感热燥症和内伤水湿症,怎么就成了一个病。白虎证是燥与五苓散是湿,燥与湿症,怎么就能合到一块?这个病虽然治好了,或只是血糖的化验单数据好了。而其治法与方剂,是不是有点乱。这个病就是五苓散证,加白虎汤就是错误的,既使这个病治好了,而加白虎也是错误的,或者说小通利了,病就等于治好了。这种治病法,是不是有如机枪扫射在盲打,又如打枣,两方一合,有没有枣先打一杆子在说,又如打鱼,加上寒水石与滑石,清利膀胱以利小便,有没有鱼,先撒一网在说。

本医案,是为五苓散证,我故意放到白虎汤医案处,供大家参考研究,互相对比,找出思路,或能帮助学习,或能找出错误纠正。此与上条,白虎汤之热燥,加苍术之湿温,相呼对应,燥湿相对之邪,同一个病,怎么就成了又燥又湿?是中医传承出错了,还是我个人学错了?大家参考,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