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缘文学 xiyuanwenxue. 罗宾逊·杰弗斯 罗宾逊·杰弗斯诗歌的生态意识当今时代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危机是人类内部精神困境的外化。生态文学试图借助文字的力量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找回人类的精神支撑。罗宾逊·杰弗斯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生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带着超越时代的前瞻性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处境,自觉修补着工业文明冲击下人类扭曲异化的精神世界。本文尝试以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从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对城市化的反思,敬畏自然——修补人类生命意识,非人本主义、生态整体主义——修补现代自然观,反思文明——修补人类发展观,回归自然——呼唤自然人性的复苏等五个方面解读杰弗斯诗歌的生态意识。 文/罗宾逊·杰弗斯 原文省略 自然的言者――罗宾逊?杰弗斯的非人类主义哲学观一 杰弗斯通过诗作教导读者超越“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观,体现了“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念,即“成为思考型动物的人感到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如体验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体验其他生命一切生命”(Schweitzer 130)。和自然息息相关,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的一部份,我们均应善待珍惜。 他常常在诗作中描写非人类的故事。比如,在《消逝的余晖》(Evening Ebb)一诗中,自然的运行变得超脱尘世,超越了人类意识所能理解的范围。 灰色的钢,点缀着云影, 当吸收了黄昏最后的余晖。 涛声喧嚣,浪花是铅色的。 潮水,吞 话渡场? 站在这里,象一块老石头, 看余晖消逝,听海涛喧嚣。 仇恨和绝望控制着欧洲,和亚洲, 海风,吹得好冷。 夜来了,夜将要求占有一切。 世界并没有变,只是更加赤裸。 强者为权势而斗争,弱者 用仇恨,温暖他们可怜的心。 夜来了,来到房间里, 试遍整个度盘,搜索最新消息。 这些不同的是美国的声音:天真, 有力,虚假,有注定毁灭的气味。 多久?四年,还是四十年? 一块老石头又何必对未来挑剔? 立在岸上,老石头,平心静气, 听任那海风用盐渍白你的头。 (江枫译) 而在《没有故事的地方》一诗中,杰弗斯试图贬低人类存在的价值。“这里是我毕生所见的最崇高的地方/无法想象/这里的人类无所不能/但却浇灭了孤寂的警醒的热情。”题目中“没有故事”指的是拒绝人类的故事,而着重描述自然的故事。 在这两首诗中,杰弗斯教导人类不应将自己视作自然的主人,而仅仅是生命循环中的一个元素。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互补的、对话的关系,而不是主人与奴隶之间的宰制关系。 在《夜幕》(Hooded Night)一诗中,杰弗斯又向读者勾画了一幅大海征服人类的图景,现实世界是自然的世界,自然是无与伦比的,而人类的世界则是次要的,微不足道的。诗人在这些诗中贬抑人类的行为活动甚至人类的理解力,大力歌颂自然的光辉,认定人类终将毁灭,而自然之光永存。 杰弗斯作品中充斥着谋杀、乱伦、暴虐和堕落。在他看来,乱伦是人类关注自我的一个象征,是人类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盲目的象征。杰弗斯的长篇叙事诗《塔马尔及其他诗篇》就是以乱伦为主题,曾受到艾略特的高度称赞。另外,《杂色种马》也充斥着暴力、乱伦和谋杀,有力地抨击了人类对非人类所作出的恶劣行径。一个名叫加利福尼亚的女孩嫁给了一个懒惰贪婪的男子尊尼,婚后生活麻木空虚,无意中她从丈夫在一次赌博中赢得的杂色种马身上找到了知音。于是,她选择在一个夜晚与种马交合。后来,因尊尼死于种马蹄下,她愤怒地将其杀死,但从此负疚一生。从表层意义上来理解,这首诗展示了暴力、乱伦和谋杀的变态行为。但事实上,这里,人与动物的交合只是一种隐喻。种马是大自然的象征,而尊尼则是堕落的人类的代表,因此在自然与人类之间,诗人选择了前者。加利福尼亚渴望从自然中获得精神力量,渴望与这种力量合而为一。因为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 杰弗斯非常欣赏野性动物的美与力量,尤其是鸟类。他对动物的崇拜浸透在诗作之中。《鸟群》一诗向读者展示了诗人对雀鹰、海鸥、鹰等不同种类的鸟类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充满了敬畏之心和羡慕之情。在杰弗斯看来,人类与动物皆有各自领地,具有各自不同的权利,以及各具特点的生活方式。他教导人们要对动物怀有敬畏之心,不应对其随意干涉和侵犯。在他看来,将尊严和自由给予生灵,也就是将尊严和自由给予自己。正是这种敬畏之心使得万事万物各归其位,和谐共存。 罗宾逊·杰弗斯诗歌选读 万物那令人惊灏的耐心! 这美丽的地方为一例郊区房屋所缺憾 — 我们最初注目它时多么美好, 一望无尽的罂粟,羽扇豆则被清麓的海崖所叠嶂; 没有干扰,只是牧放着两三匹马儿, 间或一些奶牛在崭露的石棱上蹭着侧膘 — 现在破坏者们来了:它在乎吗? 断然不会。它拥有所有时间。它知道人们就是一股 汹溢而起而届时便又衰落的潮水,而他们 所有的劳绩都会消解。同时那元始之美的形象 还正是在花岗岩的颗粒中存活, 安全得就如这无际的海洋攀上我们的崖壁。—至于我们: 我们必须使我们的心灵不汲汲我们自身; 我们必须失掉一点我们人性的视角,变得自信 如同诞育我们之初的岩石和海洋。 2016.3.14 八时许 事物非凡的耐心! 这美丽的地方被一堆郊区房丑化— 我们最初注视它时多美, 一望无际的罂粟、羽扇豆被清劲的海崖阻挡; 没有任何干扰,只有两三匹马放牧, 或一些乳牛在露出地面的岩石层上蹭着腰侧— 现在破坏者已经来了:它在乎吗? 一点都不,它有所有的时间。它知道人如潮水涨起 而到时候就会退潮, 他们所有的作品都会消失。而同时古朴之美的形象 在花岗岩的颗粒中存活, 像攀上我们的海崖的无尽大洋一般安全。—至于我们: 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心灵不以自己为中心; 我们必须非人化一点我们的眼光,变得 像我们从之诞生的岩石和大洋一般自信。
《惜缘文学》总139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