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海桑田话榆次 ——榆次县域中心的变迁(下)

 如蚁人生234 2020-10-09

从春秋末期榆次县的雏形——涂水邑形成,至西晋太康(公元280——289年)时的榆次境域已无法考证。西晋太康时,榆次东北境被分出,建成了寿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榆次西境的梗阳乡又被划出,建成了清源县(今前清徐)。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赵光义消灭了北方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政权,榆次等四十一县并入宋朝版图。宋太宗认为晋阳是“龙城”,为彻底根除他人再以晋阳为根据地建国割据、争夺天下,烧毁了这座千年古都,但这个地区又不能没有一个行政中心,于是,改太原府为并州,把榆次置为并州治所。这时的榆次境域,扩大到包括晋阳、徐沟、阳曲、寿阳、太谷的一部分,是榆次历史上境域面积最大的时期。直到982年,并州治所从榆次迁到阳曲县唐明镇(现太原市所在)的新并州城

始建于战国、衰落于东汉的榆次县城,作为榆次的县域中心,自隋代缩建为仅剩故城东南角的土城池后,历经唐、宋、金、元各代,周五里、开东南北三门的城池格局一直未发生过大的改变,直至明代后,榆次才又一次进入了城池修筑的高峰。这一时期的榆次,乃至整个山西几乎每一府、县必修城池,且每城的修筑或改扩建工程少则二三次,多则数十次,而这些修筑都与明代发生的几次战争密切相关。

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率大军攻入元大都后,元顺帝逃往塞北,退据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权及其治下的蒙古鞑靼等蒙元残余势力,一直与明朝长期对抗,图谋恢复其在全国的统治。

明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于明王朝与北元(蒙古)瓦剌势力之间的土木堡之战(详情请点击:北元俺答屠榆次),造成了25万明军全军覆没、随征文武大臣命丧他乡、大明皇帝成为敌军俘虏的结局,震惊了朝野,引发了明代山西的第一个城池修筑高峰。景泰元年(1450),榆次城地基加宽三十步,城壕深至八尺(约2.7米),东、南、北三门分别起名“迎曦”“观澜”“望岳”。东门在今大东关东森超市南侧,南门在今榆次老城“南城墙遗址”西侧,北门在今文化中心北广场东侧。

明成化十九年(1483)蒙古鞑靼兵袭扰大同,杀掠人畜数万。为防不测,榆次城进行了增筑。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榆次城用铁皮包门,沿城壕植柳树保护。明嘉靖二十年(1541),蒙古俺答骑兵入侵山西(详情请点击:北元俺答屠榆次),是对太原以南城池防御能力的一次考验,榆次是受此事件影响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在俺答兵到达榆次之前,知县李鹏与退休知府榆次人寇天与亲自督工,已花数月时间,把城墙加高五尺(约1.7米)、用砖包裹城墙加固,并增设了20座敌台、4个角楼、16个警辅。强悍的俺答兵虽未攻破榆次城,但无城墙保护的南关却被大掠十天,半数关民被杀,而无险可避的榆次平川地区更是损失惨重。俺答的这次掳掠,造成了上万榆次人被屠杀。

为防俺答再次入侵,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春,在知县李鹏的主持下,周约1823米、高约6.3米、宽约4米,三面与主城相连的南关土城(郭城)建成,并开小东门、小西门、郭门,由主城和郭城组成的子母城格局从此形成。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张鹤腾耗时二年改南关土城为砖城,周长扩为2176米,郭城的东南西三门上建城楼,分别起名“东作”“西成”“万春”。小东门在今府兴路与南关曹家巷交汇处,小西门在今花园路的西南街派出所附近,郭门在今南关村委西侧。

明隆庆元年(1567),知县董三迁再修榆次城,增设16座敌楼、12个警辅。万历三十二年(1604),因到榆次城西从事农作路途遥远,且风气障抑,知县史记事主持开榆次主城西门,并筑瓮城和城楼,起名“带汾”。西门外北侧,现瓮城遗址公园处,明代时为演武场,后来作为刑场。解放初期这里已荒草丛生、垃圾如山。1950年代,政府发动居民义务劳动,清除了垃圾。1960年代,改造土壤并筑起围墙,建成了花园。1985年,增设游乐设施后,命名为“儿童公园”。2002年,在花园路道路取直工程中,发现了已淹没在居民区的西门瓮城遗址。当时的瓮城北门,南北两面封堵,被改造成了一间大窑洞。时任榆次区委书记耿彦波果断决策,变更花园路工程规划,修复了这座榆次古城唯一残存的城门。经过西城门修复、榆石亭重建、原“儿童公园”改造后,魏榆古八景之一的“龙门晚照”所在,已成为如今的“西门瓮城遗址公园”。

1541年之后,俺答兵又在1542年六月、1550年、1567年三次进入山西腹地抢掠,均因榆次城的不断增建加固和农村十八堡(使赵北堡、使赵南堡、源涡堡、东阳堡、郭家堡、什贴堡、怀仁堡、马村堡、长寿堡、张庆堡、永康堡、开白堡、胡乔堡、陈胡堡、东郝堡、杨盘堡、砖井堡、上营堡)的修筑,未再遭受大的损失。在明初大移民(详情请点击:明初榆次大移民)和轻徭薄赋政策的促进下,明代的农业迅速发展,到明万历年间时,全国耕地的总面积即使后来的康乾盛世都没有被打破。而明代的榆次,甚至整个山西北中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多次外族侵扰,朝代未更迭却屡逢战事,李鹏、张鹤腾、董三迁、史记事等一批地方官(县令)都因建设榆次城,保护榆次人民的生命财产而流芳于世。

狩猎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族演变而来的满族入主中原后,作为辽东地方民族政权的清国,开始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大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之后,随着农业和商业的逐渐发达,太谷、祁县、榆次一带涌现出一批旅蒙、旅俄的成功生意人(详情请点击:榆次晋商的兴起),作为晋商庞大金融势力大本营的太谷、平遥等地,成为山西境内最大的粮食、布匹集散地和面向晋南的棉花中心市场,是山西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此时的榆次商业地位并不突出。

清光绪(18751908)早期,榆次城的商业闹市主要集中在南关清虚阁以北,至南门里的衙门街以南一带。随后,又扩展到了富户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竣工通车,山西告别了没有铁路的历史。正太铁路及榆次火车站的出现,使榆次取代平遥、太谷成为省内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平遥和太谷则沦为榆次的二级市场。榆次因正太铁路而获得的运输贸易中心地位日渐突出,近代工业由此兴起并迅速繁荣,榆次县域中心的城市格局也因此而再次改变。

起初,商业闹市开始逐渐延伸至衙门街以北至北门里。接着,为适应北门外火车站的交通便利,北门外的荒滩逐渐形成工商业聚集区,新式工业(如晋华纱厂、魏榆电气厂、魏榆面粉公司等)多在此设厂,工商业者也多聚集于此。一些有实力的商号也从南关、南门里的富户街、南大街等地向北门外转移。至民国三年(1914)后,北门外的栈房街、粮店街、道北街陆续建成并日渐繁荣,榆次县城向北扩展到了铁道北。

民国初年,榆次县城已突破了古城池的束缚,向北扩展到了正太铁路北,但缩建于隋代的古城墙却一直比较完整的保留到了20世纪30 年代。民国19年(1930),为便于城内外通行,北城墙东段被打开,开通了交通门(俗称小北门)。20世纪5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改造开始后,老城墙被彻底拆除,新旧城融为一体。

                                        1977年开通的迎宾路

改革开放后,榆次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一批新的街道陆续建成,城市空间逐渐向北扩张至迎宾街、安宁街、校园路(文苑街),向西扩张至与经纬厂相接。如今,作为晋中市主城区原榆次县域中心,向北已扩张至鸣谦大街,城区面积已是解放前的近十九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