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

 经方之道 2020-10-12

你要悄悄的学习哲学,然后默默的提高自己的收

任何优秀的理论体系都必须有根本性的基点,把所有论述的逻辑统一起来。对哲学来讲,这个基点就是本体。当然哲学本体的作用,远远超出逻辑。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宇宙的万事万物,和宇宙的关系十分复杂,表面看是一对互相印证的关系——宇宙是真实存在,哲学是“标本性”存在。但是,哲学必然都涉及到本体,没有本体无法成为哲学!真正的哲学的实质就是关于宇宙本体的学问,由宇宙本体再去演绎出万事万物。所以,仅仅说哲学是“标本性”存在是不够的,标准的哲学定义是:哲学的本体,就是万事万物。即便某种哲学体系主要论述点偏重认识论和方法论,仍然是在本体的涵盖之下的,不管论述者承认不承认这一点,其本体论是无法回避的。如果一种哲学,不涉及本体,那么这种哲学肯定不是真正的哲学。

一个哲学研究者,拥有自己的本体论,是到达真正哲学境界的表现,可喜可贺。不过,哲学界真正有自己成熟的哲学本体体系的人寥若晨星,非常难能可贵。真正的哲学通过直感、逻辑和对照,寻找到了宇宙的本体,可以毫无悖谬地展示万事万物,根本不需要再去识别任何事物的本原,即事物不可能再有别的本原。从而使哲学本体处于绝对真理状态。相对真理受时间、空间限制,绝对真理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宇宙的本体、哲学的最高境界,科学的综合突破,都应该能够展现绝对真理。只有进行涉及绝对真理和本体的有意义的研究,哲学才能肩负起应有的历史责任。即回归真实和肯定的结果,放弃假设和怀疑的结论。绝对真理是相对真理存在的前提,这里又是一种典型的不容否认的“半”关系。

哲学是解释世界的方式,甚至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愿意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但是,这种解释和宇宙万事万物的实际存在相符就是“大哲学”,部分相符就是“小哲学”,一点也不相符就是精神病的胡言乱语。到“半”哲学产生之前,我认为“唯物论、唯心论、逻辑、辩证法、老子理论、孔子理论”等等派别的哲学都是“小哲学”,唯有“中道”哲学是“大哲学”。这种现象非常符合宇宙本体归一的真实存在和必然逻辑。

哲学理论如果不是以宇宙万物的实际存在为依据,而是以某某哲学大家的理论体系或某某哲学流派的理论体系为标准,肯定是歧途;如果以某种社会制度的理论为标准更是荒唐可笑。假如非要找一个标准,我确信中国古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优秀传统,是到目前为止对哲学最恰当的总体要求。

“半”哲学的三个工具:逻辑、直感和对照,是寻找获得真理的尖端武器。逻辑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本能反应,是自然而然的必然;所有人为主观的硬性规定的东西、假设臆断的东西,都不是真正的逻辑。 哲学的逻辑,就是由本体而出现的道理必然。 直感是人类感性思维的本能反应,是人类的一种潜在能力,在宇宙中是大脑这个生物的最精密的计算机的“超链接”现象,文学上称为“灵感”,基本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东西,但是其“基础数据”是日积月累进行的,而“超链接”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有时甚至是在睡梦中完成的;例如某些科学大家对一复杂现象并没有解透,但是他可以凭直感说出一个结论,称之为“猜想”。这种“猜想”往往被以后的科学进展证实。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科学猜想在未被实验反复验证之前,仍然是哲学范畴的东西,即科学猜想不是科学而是哲学,只有通过实验反复验证确信无疑的才能被称为科学,而这时候就不能再称之为猜想了。对照的范围比科学的实验验证的范围大,主要是直观的而不是剖析的和计算的,当然它也承认实验验证的、剖析的和计算的结果;“实践”自然也包括在内。实践再客观也受世界观指导,称之为由理而感,再由感而理,反复验证,获得真理。逻辑、直感和对照三者是相互影响、彼此关照、进一步确认的关系。一般是先有直感,然后进行逻辑推论,再用对照进行证实。

另外书本和教育也可以使人获得真理:《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孔老先生通过书本告诉我们的,使人一看就知道“千真万确”。接受他人言行的直接教导和启发,也能够获得真理。

在真正哲学的领域,甚至可以说能够在“必然逻辑”的推理中成立的论断,就完全可以认定为真理。必然逻辑的必然性,就在于人对现象的正确的直觉的内在道理,而不是存在于逻辑的假设以及逻辑自身,后者仅仅是前者自然而然的必然的衍生物。而这种正确的直觉,就源于每个人都哲学观。即掌握真正本体的人的认识,不会产生逻辑悖谬;不掌握真正本体的人认识,必然产生逻辑悖谬。在有了基础逻辑知识的情况下,理论体系中仍然存在逻辑悖谬,是其本体有问题,不是逻辑有问题。所以,本体包含万事万物,可内感外看,是宇宙中唯一绝对存在。既是存在,又是非存在;既是心灵的归依,又是精神的自由;甚至既是本体,又包含非本体。真正的本体,可以使人类完整、具体而准确地把握世界,又有绝对的无限的超越能力。

同哲学一样,本体、逻辑、实质这些词汇都源于西方,然而这并不能说中国的哲学对这些问题懵懵懂懂。事实是,中国哲学在五千年前的产生之初,我们的祖先就通过直感和对照产生了 “道——阴阳”的哲学本体,尽管不十分清晰,但是因为基本正确而至今未曾动摇和改变,这恰恰证明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错误的答案千差万别”,一成不变的是正确的体现,变来变去的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体现。这种正确的本体,到了“半”哲学就已经根深叶茂,获得了彻底的清晰。世界上有六十亿人、这个宇宙更星光灿烂,才必然有一个统一的唯一的本体。否则,宇宙万物在本质上相互矛盾、自我毁灭,这个宇宙就无法存在了。由此,哲学的本质就是关于宇宙的这个唯一的本体的学问,并由这个本体延伸出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哲学体系。没有找到这种和自然规律及其真实存在完全相符的本体的哲学,肯定是不成熟的哲学,甚至是荒谬的假哲学。西方哲学很早之前,就发生了认识论转向甚至语言学转向,并且不知所措地变来变去,实际上已经误入歧途。尽管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仍然有隐藏的本体支撑,但是毕竟导致其本体论在不成熟的基础上止步不前,致使西方哲学至今仍然逻辑混乱、漏洞百出。事实证明,本体论的不成熟的哲学,永远也不会进入完善状态。所以说,个别名词起源于哪里并不重要,哲学的基点是否正确,即本体论是否正确,是否和万事万物的真实存在相符,才是一种哲学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只有在这种本体的存在内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才是标准的哲学体系。标准的哲学体系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共存的哲学体系;与之对比的是本体论不正确的偏重于认识论或者方法论的哲学体系,肯定是不完整的或者不成熟的哲学体系;有本体,但是其本体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集‘抽象和具象、现象和本质、直观和隐含’于一身的本然的存在体”,肯定是一种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哲学体系。所以说,在东西方哲学的比较中,二者根本不在同一个哲学层级上,鉴别标准就是东方哲学有成熟的本体论,西方哲学没有成熟的本体论。而西方文化正是在这种不成熟的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在根本问题上往往陷入矛盾,具有物性甚至鬼性就在基本逻辑之中。如果在一种不成熟哲学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没有不成熟的漏洞,才是不符合逻辑的。当然,这仍然是“对错价值论”,不是“宗派价值论”。

前面说过:哲学的本体,就是万事万物。就是说一切皆是本体,本体就是一切,就看你有没有“火眼金睛”。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看妖怪的,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真正哲人的“火眼金睛”是看本体的,所以他能洞察万事万物,更不会回避任何问题。即:一个普通人,只要掌握了真正的本体,就是大师,可以原则性地通解万事万物。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其实是一体的。但是,其中本体论是核心;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尽管本体也包括认识,但是在哲学的原本层次,本体是一种真实的本有的涵盖一切的存在,不是认识不认识的问题,只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哲学只有建立在这种本体之上,才能毫无悖谬地符合逻辑地解释万事万物,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哲学。

哲学的本体就是宇宙的本体。前面说过,这个本体是具象和抽象、现象和本质、直观和隐含,甚至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共存体;是宇宙本有真实的必然存在,对其感悟透彻是人类意识到达了最高境界,所以真正的本体必然是心灵的归依又是精神的自由。有正确本体的哲学具有无限的超越性,这就是宇宙包含“无限大和无限小”具有的那种无限超越性,既是有还是无,必然挥洒自如、自为自在、无所不通。本体的这种绝对性是哲学成熟的必然存在。否定哲学本体的绝对性,其实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哲学,不能使其理论直达万事万物,不能具有无限超越性,也就是不能具备真正的哲学品性。

真正的本体包含一切,没有任何事物是违背本体的存在,所以宇宙中不会有什么非绝对本质的新发现,只有现象及其规律的新发现,即分体及其规律的新发现。与本体具有逻辑必然的对应关系的是分体。分体是本体派生出来的各种宇宙现象的承载体,比如物质、意识、能量、空间、星球、语言、人、花、草、兽、虫等等等等。虽然本体包含分体,分体里拥有本体。但是,本体具有明显的本体特征,分体更多是体现的现象特征,其本体特征则十分隐蔽。这也是西方哲学总是拿分体当本体,而导致其理论不成熟的根本原因。

本体确实是不证自明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其毫无悖谬的可证性。毫无疑问,在人类所有文字中,唯有中文的“半”是这种本质和现象共存物。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本质和现象共存,就可以直接转换成:“‘半’即一、即二、即三、即万物、万物即‘半’”:

“半”是一个字、一个归宿、一个出发点、一个本质,同时又是“万物归一”、“天人合一”的宇宙的本体。这种能够被称为宇宙本体的存在,肯定是唯一的。如果仅仅是抽象的、语言的、现象的唯一,就肯定不是宇宙本体了,而是宇宙分体了。物质、意识、能量、空间、语言等等所有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的分体。这就是“半”(本体)即一。

“半”就是一分为二,必然存在的两个方面,而且相互对应、依存,无法想象“半”不是二。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有对应的存在性,比如说上必须有下对应才能存在,正确必须对应错误才能存在,人只有与物区别才能显示人的意义,物质必须有非物质区别才能存在,甚至存在只有在“非在”的区别下才能被真正认识等等,如此就建立了宇宙本有的哲学加以论述的“无限超越性”。由于“任何一个整体,一分为二,每一部分都是半”,那么“半”这个整体一分为二,其中的一部分“非半”必然也是“半”。这就是“半”哲学逻辑的毫无悖谬的可以直达的自证性。这就是“半”即二。

“半”不仅有两半还有其分界线,即“中”,没有这种分界线不可能产生两半。世界上,有过去、未来必然有现在,有上、下必然有中,在天、地中有人(高智慧生命)世界才具有意义,有唯物论、唯心论必然有“半”哲学,有民主制、集权制必然有真理制,这样由“大无限”和“小无限”形成实体的“半”宇宙才能存在,称之为“参(叁)”的自然构造。这就是“半”即三。

由以上自然存在可知,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半”的分体,有了过去、未来、现在的时间,有了上、下、中的空间,有了天地人三才,万事万物才能够真正生机勃勃、异彩纷呈。而所有的这些,都是过去和未来、上和下、天和地的“半”的真实存在,这就是“半”即万物。

宇宙本体和万事万物具有互逆性,终使“半”哲学的本体完美无缺:一即半,是一个字,是一种“根本和普通”二者共存的存在。二即半,就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必然。三即半,是一分为二和分界线的共存,有分界线的存在,才能真正存在一分为二。万物即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由“对比、对应、制衡”才能存在,否则必然瞬间烟消云散。

宇宙中的“大无限”(阳)和“小无限”(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或者“势”,也可以不严格地称之为无限引力和无限斥力,是宇宙的一对实体的“半”存在。由此,宇宙的“理论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宇宙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大无限、小无限这两种性质相反的存在相互作用产生的现象;并且在极小的单位,二者就形成了不同的配比,然后相互引斥、逐级累加、错综组合,最终形成了宇宙的万千气象。

这个宇宙的理论模型还可以这样简化排列:

大无限

小无限

宇宙中的大无限是无限斥力的来源,小无限是无限引力的来源。“半”是大无限和小无限“中和”所形成的万千气象。如果用“半”的上面两个点代表“大无限”,下面对应的“无点处”代表“小无限”,这个模型就是一个汉字:

在宇宙的真实存在中,“小无限”是人的肉眼无法觉察的,所以“半”这个汉字对宇宙真实存在的表达,更具象、更真实、更直观:“半”字的中间一竖使两边对称,表示“中”、“中道”或“中和”,上部两点表示“大无限”,中部两横是常用符号“=”,下部什么也没有表示“小无限”。在宇宙中,无限引力和无限斥力的势能是相等的,由此使这个宇宙本体更具有“有=无”图示、标本、实体的义含。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实际意义还是实体存在,“大无限”和“小无限”都可以简称为“无”,与之对应的二者的“中和”的“物质”的宇宙的万千气象可以简称为“有”,那么确实可以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无”是宇宙的本质,“有”是宇宙的现象,二者实为一体。宇宙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宇宙本体的全部哲学内容。

4.9万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