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女子求神问药,听者信以为真,真相涉及一门古老的技艺

 正经说文史 2020-10-14

(重温聊斋系列294篇《口技》)

话说这一天,村里忽然来了一个年轻的女子,大约二十四五岁年纪,自称药姑。她背着一个装满药物的皮囊,给大家看病。村里人听到消息,都围过来观看。有人来找她看病,她让病人等到晚上,问一问神仙用什么药,她自己是不会开药方的。

到了晚上,药姑把一间小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关在里面,让病人等在外面。众人都感到好奇,围在门口和窗前,竖起耳朵倾听里面的动静,只敢窃窃私语小声议论,谁也不敢咳嗽,都屏声静气的。屋里屋外漆黑一片,听不到丝毫动静。

故事:女子求神问药,听者信以为真,真相涉及一门古老的技艺

大约八点多的样子,忽然听见门帘子挑动的声音,药姑在里面问道:“九姑来了吗?”一个女子回答道:“是我来了。”药姑又问道:“腊梅跟着你一起来了吗?”好似一个婢女的声音响起,说道:“也来了。”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喋喋不休地说着闲话。

过了一会,帘钩的声音又响起来,又有人进来了。药姑欣喜地说道:“六姑来了。”其他几名女子纷纷说:“春梅也抱着小郎君来了吗?”一名女子的声音响起,说道:“真是调皮,怎么哄都不睡,嘴里呜呜地吵嚷着,定要跟着来。长得又重,身子有一百多斤,背起来够呛,差点累死我。”

接着听见众女子殷勤地相互致意,九姑的问候声,六姑的寒暄声,两个小丫环的相互慰问声,小孩子的嬉闹声,一起响了起来,嘈嘈杂杂的,一片混乱景象。

故事:女子求神问药,听者信以为真,真相涉及一门古老的技艺

忽然听见一个女子大笑着说:“小郎君真贪玩,大老远地抱着一只猫过来了。”

接着听见一声猫叫,大家哄笑起来。慢慢地,说话声变得稀疏起来。忽然听见帘子又响动起来,满屋里的人都起哄,纷纷问道:“四姑怎么来迟了?”

只听一个女孩子尖细的声音响起,回答说:“一千多里路,我和阿姑走了好长时间才到,阿姑走得太慢了,故此耽搁了时间。”于是响起了相互之间的问候声,嘘寒问暖声,以及挪动座位的声音,呼唤添加座位的声音,各种声音一起响起,满屋子都是喧闹声,大约一顿饭的功夫,才停息下来。

这时,只听药姑说起了病情,询问怎么用药?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四姑认为应该用白术。

故事:女子求神问药,听者信以为真,真相涉及一门古老的技艺

大家讨论了好长时间,随即听见九姑呼喊拿笔墨来。不一会,响起折叠纸张的哗啦声,拔下笔帽扔到案几上的叮当声,磨动石墨的轰隆隆声,井然有序,接踵而至。

接着,听见搁笔到案几上的碰撞声,用手指撮着药放在纸上包裹的苏苏声。不久,药姑推开帘子,呼喊病人近前,交给他药包和处方。

药姑返回屋子后,随即听见三位姑娘告辞的声音,三个丫环相互道别的声音,小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猫儿的呜呜叫声,又一起响了起来。九姑的声音清脆悠扬,六姑的声音苍老缓慢,四姑的声音委婉动听,以及三个丫环的声音,各有各的特色,听起来分辨得非常清楚,一点也不会混淆。

故事:女子求神问药,听者信以为真,真相涉及一门古老的技艺

众人非常惊讶,以为真的是神仙下凡。病人回到家里吃药试了试,一点也不灵验。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口技,特地借用这种办法,故弄玄虚,目的是为了销售药物。但是,药姑的口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足以以假乱真。

以前,好友王心逸曾经说过类似的故事。有一次,他偶然路过集市,听见传来一阵管弦乐声,只见围观者很多,挤成一堵人墙。他挤进去一看,只见一名少年,嘴里发出声音,却没有乐器,只是用一根指头按捺脸颊,边按边发出声音。听起来铿锵有声,与乐器发出的声音没有什么两样。这个少年,也是口技者的后代。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