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蹇涩字词试解(四十五)口技

 山东刘福新 2023-07-22 发布于山东

山东昌乐刘福新

【原文与译文对照】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村里来了一个年轻的女人,大约有二十四五岁。她带着一个盛药的皮囊,到这里来行医看病。

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有的人去找她看病,她自己不能开药方子,要等到晚间问一问各位神仙。

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晚上,她把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关在里面。大伙儿围绕在门窗口,斜着头侧着耳朵静静地听,只听里面在小声私语,大家连咳嗽都不敢。

内外动息俱冥。至半更许,忽闻帘声。(屋里屋外,黑洞洞的一片,没有一点动静。大约到半夜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帘微动的声音。

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来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女子在屋里说:“九姑来了吗?”一女子回答说:“来了。”又问:“腊梅也跟着九姑来了?”好似一个丫头的声音,说:“来了。”三个人话语间杂,唠叨起来没个完。

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子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过了一会儿,又听到帘钩散动的响声,女子说:“六姑来了?”接着听到几个女子杂乱的说话声:“春梅也抱小郎君来了吗?”一个女子说:“这个顽皮的小家伙,怎么哄也不睡,定要跟来。身子好像有百十斤重,背着真累死人。

”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马上又听到女子殷勤的接待声,九姑的问讯声,六姑与姊妹们的寒暄客套声,两个丫头的互相慰劳声,小孩儿的嘻闹声,一齐嘈嘈杂杂地传出来。

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就听女子笑着说:“小郎君倒很喜欢玩耍,老远的抱了个猫儿来。”

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接着说话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门帘又响了一声,满屋里都喧哗起来,说:“四姑来得怎么这样晚?”听到一个女孩子细微的声音,说:“路足几千多里,我同阿姑走了这么长时间才到。阿姑走得太慢了。”

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于是各人问寒问暖的声音,移动座位的声音,招呼着加座的声音,各种声音并作,喧闹满屋,有一顿饭的工夫才静下来。

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接着就听到女子问病求药的声音。九姑说当用人参,六姑认为当用黄芪,四姑说该用白术。协商一会儿,听到九姑叫人拿笔墨砚台来。

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震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不久,听到折纸的刷刷声,拔下笔帽扔到桌子上的丁丁声,隆隆的研墨声。接着就听到把笔投到桌几上的碰撞声,抓药包纸的簌簌声。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过了一会。女子掀开门帘,招呼着病人的名字,把药包和药方一起递了出来。

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她转身入室后,立刻听到三位姑娘作别的声音,三个丫头的道别声,小儿哑哑的叫声,小猫儿的呜呜声,又一时并发起来。九姑的声音清晰悠扬,六姑的声音和缓苍老,四姑的声音娇滴宛转;以及三个丫头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点,听着完全可以辨别得清楚。大家感到很惊讶,认为真是神来了。

而试其方,亦不甚效。(回家试试药方,也并不灵验。

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口技,特意借这种方法卖药罢了。但她的口技水平,也真够高超的了。

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闻弦歌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亦口技之苗裔也。(以前,朋友王心逸曾讲过:他在京城时,偶尔从集市上经过,听到一阵管弦音乐的声音,围着看的人好像一堵墙。他到跟前一看,是一位少年,用优美的声音在演唱。他手中并没有乐器,只用一个指头按着脸颊,一边按一边唱,听起来铿锵有声,与弦乐没什么差别。也是口技者的后代啊。

这一个中年男子就是今年昌乐五月二十八山会上的骗子,今年少,就碰到这一个。这些骗子的共同点是能说会道。

【艰涩字词试解】

俟:等待。

诸:各位。

窃窃:偷偷,悄悄。

溢:水漫出来。此指路特别远。

戢(jí)戢:拟声词。

市廛(chán):集市。廛:古代一户人家所占的地方.

了了:清清楚楚。

喜:通“嘻”。

坐:通“座”。

反:通“返”,返回。

俄:顷刻。

曼:柔美。

苗裔(yì):后代。

说明:《聊斋志异》这一篇,是比较好懂的,没有多少难懂的字和词。

【文辛曰】

作者蒲松龄通过写文中女子为了赚钱以口技装神弄鬼骗人,嘲讽了世间为求利益不择手段的人。但是,在后面加上一段对口技少年的描写,表达了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佩服。

本人作为昌乐县一位不拿薪金专事公益事业的市民记者,山会、庙会赶得比别人多。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实况报道”,将遇到的好事坏事总结出来,虽说不能预先给众人以警示,但起码让读者以后有所警悟。

农村集市,特别是山会和庙会,是人们购买日常物资,交易蔬菜、粮食、牲畜、家具等的场所,大家抽空逛一逛,买卖点东西,也是农村生活里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每逢山会庙会,路两边摊贩吆喝声不断,很是热闹。

正因为热闹,就有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里。

我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山会上庙会上那些招摇撞骗卖假药的事。相信很多老乡们见过,大多数人慧眼如炬,不贪小便宜,一眼看出端倪,但也有一些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就上当了,特别是老年人。今年夏天的昌乐山会,我又遇到了。那个人见我端着单反相机拍照,非常警觉地瞅我一眼,还嘟哝一句“不许拍!”被我的尖利目光压下去了。

以前在昌乐玉皇庙村的玉皇庙庙会上,我遇到过多次。譬如有一次,我看到周围围了很多人,走近一看,一个能说会道的中年男人,面前铺一张纸,上面写着各种不认识的藏文符号,摆几罐装满药酒,里面据说是很多珍稀药材,价值不菲。围观的人群中有人以身试药,喝一口下去,然后和周围的人分享感受。听那个中年男人在哪里介绍,这种药内涵几十种名贵藏药才,对风湿,腰腿痛,偏头痛,胃疼等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包治百病,已经有很多用过的客户治愈了顽疾,使用一两次就能见效,最多一两个疗程就能彻底根治任何疾病。还说什么现在正在推广大市场,现在一罐100元,以后再买就升到200了。

围观群众中有人上前表示质疑,老板让他喝一杯试试,将信将疑喝一杯,喝完反馈有点感觉。也有人上前搭腔,这里面这是什么药材,那是什么药材,总之很懂的样子。也有人现场就买了拿走。其实,以上数人都是“药托”。

对于这类在农村集市非法销售假药的事,很多媒体都能报道过。那么这种骗人的老套路为什么屡见不鲜?

原因一、骗子口才了得,手段狡猾,有一定骗术。卖药过程中不时讲一些似是而非的医学知识,非常了解常见疾病的病症,给人展示一种权威专家的形象。再加上两三个托的配合,增加可信度。

原因二、上当的人迷信偏方,贪图小便宜。怕去医院怕花钱,抱着侥幸的态度想尝试一下偏方,再加上隐藏在人群中的托的鼓动,迷迷糊糊就交了钱。

原因三、农村集市无人管理,很少见到相关行政机关出面规范集市交易,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总之,希望大家都能明辨类似骗局,切莫贪图小便宜,身体不舒服一定要相信科学,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到有售药资质的正规药店买药,所谓的包治百病定是假药。买假药轻则损失些钱财,重则危害身体健康。

从口技联系到今天的山会庙会,进而联系到如今“能说会道”的人,可能不是我一人有感觉,但很多人的感觉发不到网上就是了。

2023年7月21日下午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