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不足身体会有哪些信号?

 至真至程 2020-10-14

气血不足也就是气血两虚,是中医学里面的称谓。中医学的气一是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细微的精密物质,如营气、卫气等;一是指脏腑功能活动的能力,如脾气、胃气等。气为功能,属阳。血是循行于脉内,起营养和滋润作用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为器质,属阴。血沿着脉道运行全身,为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滋润全身。气是推动血运行不息的动力,血是承载气的物质基础。气和血一阳一阴,互相化生,互相依存,故称“血为气母,气为血帅”。总之,气血是维持脏腑正常生理和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病理上,气病可伤血,血病也可伤气,如气滞则血瘀,血虚则气少。

气虚指五脏之气不足,就是五脏的功能不足,是五脏功能的病理性减退。气虚普遍的征象为少气懒言,乏力自汗,语音低微,舌体胖淡,脉象虚弱。心气虚兼有心慌气短,肝气虚兼有疲乏懈怠,脾气虚则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肺气虚则咳喘面白,肾气虚则腰脊酸软,听力减退,小便不禁。气虚以肺气虚、脾气虚为多见。

血虚是指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以致血液虚少。血虚的证候为面色萎黄,唇舌色淡,手足发麻,女子月经涩少,脉细弱。心血虚则兼有心悸怔忡,失眠。肝血虚则兼有头目眩晕、烦躁多梦、肌肉抽蓄、眼睛发黑;脾不统血,则四肢倦怠、大便便血。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血虚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既有气虚的证候,又有血虚的证候被称作气血两虚,也就是气血不足。凡符合气血两虚的证候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气与血的病理是密切联系的,血虚的人多有气虚见症,气虚推动力不足会导致血瘀。出现气血不足的证候,可以通过保持充分的休息,适当食用补气和补血的食物来缓解。如症状较重,可通过药物来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