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七十二: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前657年,鲁僖公三年,鼠年(甲子年)。六十年一甲子,上一个甲子年还是鲁僖公的“堂爷爷”鲁隐公六年(公元前717年)。短短60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今年也是周惠王二十年,按“五年一露面”的习惯,放周天子出来让新人们认识一下,重温一下现在还是周王朝时期。《春秋》用一半的笔墨记载“不雨”、“不雨”的焦急和“六月雨”的喜悦。《春秋穀梁传》说,“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为缺雨而忧心,是为民着想啊;为下雨而欢心,也是为民着想啊。这种民本思想所闪耀的光辉,远远胜过齐桓称霸的阳谷之会和齐楚争强的攻于算计。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徐人取舒。六月雨。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冬,公子友如齐位盟。楚人伐郑。”

        孔子老先生用45字记载今年7件事,最重大的事情似乎应该是鲁国干旱不雨所引起的民生问题,诸侯之间的你争我夺已经是稀松平常事了。

             (一)

            “三年,春,王正月,不雨。”

        鲁僖公三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没有雨水。

       鲁国从去年“冬十月,不雨”,到今年春天还是“不雨”。去冬无雨,土地无墒情,今春无雨,庄稼无播种。鲁国这又是年初要“绝种”、年底闹饥荒的节奏啊! 

            (二)

           “夏四月不雨。”

        鲁僖公三年,夏季,四月,继续没有雨水。

        《春秋》连续记载“不雨”,即使今天读这种文字,都能感受到那笔端透露的焦虑之情。“十里不同天”,可能齐国、宋、陈等国没有遇到干旱吧。鲁僖公好象能沉得住气,不象自己的老爹鲁庄公,一遇灾异就大举祭祀!

           (三)

          “徐人取舒。”

        鲁僖公三年,夏季,徐国人攻击占领了舒国。

        舒”是舒国,偃姓,大致在今安徽六安市舒城县,从舒城县到巢湖市居巢区、庐江县(古称舒县)一带,还分立舒鲍国、舒龙国、舒庸国、舒蓼国、舒鸠国、舒龚国等,称群舒,实际差不多是一个国家,但结合得比较松散。诸侯相灭亡,“难则称灭,易则为取”,用大规模的军队攻占有守备的国家叫灭,不动用大规模的军队轻松占领无防御的国家叫取,但两者的结果一样,都是灭绝其国家,拥有其土地。“徐”是徐国,前面已经讲国,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徐国占领舒国后,难以控制相距数百里的舒地,因此此年之后群舒复起。舒国当时与楚国关系密切,徐国则向中原诸侯靠拢,由此看来,徐国对舒国的军事行动基本上是替中原诸国伐舒。

        此事件的背后是齐楚两位“老大”的身影,可见政治无处不在! 

          (四)

          “六月雨。”

        鲁僖公三年,夏季,六月,(终于)下雨了。

        对鲁国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雨”这个字更重要了。周王朝的六月,相当于夏历的四月,现在下雨,秋作物还来得及播种。久旱逢甘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春秋》用一半的笔墨记载“不雨”、“不雨”的焦急和“六月雨”的喜悦。关于“六月雨”三字,“春秋三传”都兴奋地发表了评论。《春秋左氏传》看“结果”,《春秋穀梁传》看“为民”。

        《春秋左氏传》说,春季,不下雨,到六月才下雨。从去年十月不下雨一直到五月,《春秋》没有记载说旱,因为没有造成灾害(“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

        《春秋穀梁传》记“不雨”,是殷切盼望下雨的意思。记载一季不下雨,这是为缺雨而忧心哪。为缺雨而忧心,是为民着想啊。记下“雨”,是为得雨而心喜。为下雨而欢心,也是为民着想啊(“不雨者。勤雨也。一时言不雨者,闵雨也。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雨云者,喜雨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

          (五)

          “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

        鲁僖公三年,秋季,齐桓公、宋桓公、江人、黄人在阳谷举行正式会晤。

        这次国际会议,多国领导人正式会晤,讨论了很多事情。当然最主要的是伐楚问题。还有其他一些事项,我们通过“春秋三传”可以看看,挺有意思的。

        《春秋左氏传》单讲伐楚。在阳谷会见,谋划伐楚。阳谷古城在今山东聊城市阳谷县北。齐桓公是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建立伐楚联盟的。(“秋,会于阳谷,谋伐楚也。齐侯为阳谷之会,来寻盟。”)

        《春秋公羊传》则讲全面。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国际大会,堪比杭州G20,不知为什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在会上,齐桓公发表了主旨演讲,提出处理好国际国内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不要阻断河谷,不要囤积粮食,不要更换嫡长子的世子地位,不要把侍妾当作妻子。(“此大会也,曷为末言尔?桓公曰:‘无障谷,无贮粟,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春秋穀梁传》描述场面。阳谷这次盟会,齐桓公身着礼服、头戴礼帽、插着笏()板接受诸侯的朝拜。诸侯们都了解他的志向。(“阳谷之会,桓公委端缙(jìn)笏而朝诸侯。诸侯皆谕乎桓公之志。”)

        (六)

        “冬,公子友如齐位盟。”

        鲁僖公三年,冬季,公子友到齐国去结盟。

        不知何故,鲁国没有参加阳谷之会。《春秋左氏传》说,齐桓公派人前来鲁国寻盟,冬季鲁国派上卿公子友去齐国受盟(“齐侯为阳谷之会,来寻盟。冬,公子友如齐涖<lì>盟。”)。

        《春秋公羊传》说,“莅盟”是什么意思?就是到那里去参加盟会。那么说“来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到我国来参加盟会(“莅盟者何?往盟乎彼也。其言来盟者何?来盟于我也。”)。位,读,即莅,临位、到位的意思。

          (七)

          “楚人伐郑。”

        鲁僖公三年,冬季,楚国讨伐郑国。

        《春秋左氏传》说,楚军进攻郑国,郑文公想求和。郑国已经没有了“春秋小霸”郑庄公时期的豪气了。但是郑大夫孔叔不同意,说:“齐国正为我国的事情忙着,丢弃这份恩德而向楚国讲和,是不祥行为。”(“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楚国连年伐郑,郑文公有点招架不住了。上次派出的一批求救使者还没回来呢,这又得赶紧派出另一批使者。郑国也是有今天啊!在浩浩荡荡奔腾向前的天下大势面前,郑国已与时势不拍,无论倒向南北哪个“老大”,结果都不会太好的。郑文公在这里等得心焦,齐桓公那边还在优哉游哉处理家事呢!世上最难的可能就是感身受吧。

        《春秋左氏传》记载,齐桓公和蔡姬在园子里坐船游览,蔡姬年轻好动,故意摇动游船,把齐桓公摇来晃去。齐桓公可能岁数大了,不喜欢年轻人的游戏,也可能怕水,脸色都变了,叫蔡姬别摇,蔡姬调皮不听。齐桓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直接把她送回了蔡国,但只是分居并未离婚,未之绝也。没想到蔡穆侯可能是缺心眼,也可能想巴结楚国,就把蔡姬改嫁给了楚成王(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yòu>,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长沙马王堆出土帛(bó)书《春秋事语》也记载有此事,还说“今听女辞而嫁之”,意思是再嫁的责任不在蔡穆侯,而是出于蔡姬本人之意。为楚蔡开脱,这是南方楚国视角。无论北方视角,还是南方视角,事情的本质体现了南北两极分化的国际局势。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