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一百七十六: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前557年,鲁襄公十六年,龙年(甲辰年)。今年是周灵王十五年,按“满五露面”的规则,请周王朝的天子周灵王先生跟大家见面,请大家务必记住现在是东周王朝春秋时代。这一年,晋悼公入土为安了,世界却继续纷纷扰扰。诸侯湨()梁之会,晋楚湛坂之役,齐国两伐鲁境,晋执两国国君……《诗经·小雅·鸿雁》说:“鸿雁于飞,哀鸣嗸嗸<áo>。”意思是,无论是大的鸿,还是小的雁,失其居所,嗸嗸哀鸣。鲁国大夫叔孙豹是借此诗表达鲁国民众在天灾(大旱)人祸(齐国)面前的忧困,而这种状况也普遍存在于当时的各个诸侯国。诸侯和卿士大夫们的心性被“私欲”蒙蔽,无休止地玩着劳民伤财的争斗游戏,为了如过眼云烟般的功名利禄,一言不合就动武。频繁的战乱,各国百姓都无法安居乐业,如鸿悲鸣。在蝇蝇苟苟的所谓“贵族”统治之下的社会,只求私利,不顾大义,低层次消耗着东方这个古老大国的生命和财富。

       十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齐侯伐我北鄙。夏,公至自会。五月甲子,地震。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秋,齐侯伐我北鄙,围郕。大雩。冬,叔孙豹如晋。”

       孔子老先生用102字记载今年10大新闻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齐国一年内两次侵犯鲁国,这是齐国翅膀硬了要单飞的强烈信号。

           (一)

           “十六年,春,王正月,葬晋悼公。”

        鲁襄公十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安葬了晋悼公。

        按当时的礼制:“诸侯五月而葬”。晋悼公死后只过了一个月,就安葬了,有点速度太快,于礼不合。老爹雄才大略,中兴晋国霸业。晋悼公时期,晋国镇齐、慑秦、疲楚,天下不能与之争衡;而晋平公姬彪即位后,快速安葬老爹,显得不太留恋和悲伤。

 

            (二)

           “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戊寅,大夫盟。”

        鲁襄公十六年,春季,三月,鲁襄公和晋平公、宋平公、卫献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湨(jú)梁举行正式会晤。三月二十六日,诸侯各国的大夫举行了结盟仪式。

        湨梁(今河南省济源市西)之会,表明诸侯失去了政权。诸侯开会,却说大夫结盟,表明政权在大夫手。诸侯在,却不说诸侯的大夫,表明大夫不行臣道。

 

          (三)

          “晋人执莒子、邾子以归。”

        鲁襄公十六年,春季,晋国人拘捕了莒犁比公、邾宣公两位国君。

        晋平公即位后,晋国大夫羊舌肸(xī,叔向)做太傅,张君臣接替其父张孟(老张)做中军司马,祁奚、韩襄(韩无忌之子)、栾盈(栾怀子,栾黡之子)、士鞅(范献子,士匄之子)做公族大夫,即各姓的宗主,虞丘书做乘马御。改穿吉服,选贤任能,在曲沃(老祖先发家的地方)举行烝祭(冬祭)。晋平公在国都布置守备以后就沿黄河而下,和鲁襄公、宋平公、卫献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湨梁会见。命令诸侯退回互相侵占的土田。邾、莒两国数次入侵鲁国,又无道於其民,晋国为鲁国讨个公道,便拘捕了邾宣公、莒犁比公,并且说这两国“使者来往齐国、楚国之间”,意思是背晋向齐楚。

        晋平公和诸侯在温地举行宴会,让大夫们舞蹈,说:“唱诗一定要和舞蹈相配合。”齐国高厚的诗与舞蹈配不好。中军将荀偃(中行献子)发怒,并且说:“诸侯有别的想法了。”三月二十六日(戊寅),让大夫们和高厚结盟,高厚逃走回国。齐国是大国,高厚如此,一定有小国跟从。当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叔孙穆子)、晋国荀偃、宋国向戌(左师)、卫国宁殖(甯惠子)、郑国公孙虿(子蟜)、小邾国的大夫盟誓说:“共同讨伐不忠于盟主的人。”

            (四)

            “齐侯伐我北鄙。”

        鲁襄公十六年,春季,齐灵公侵犯鲁国北部边邑。

       湨()梁之盟”,代表齐国的大夫高厚逃避大夫级别的盟会,这就是想“贰于晋”,即对晋有二心。会盟结束后,齐国紧接着就侵犯晋国,这可是典型的背叛晋国,另立山头。齐国已经不把晋国放在眼里!

 

          (五)

          “夏,公至自会。”

        鲁襄公十六年,夏季,鲁襄公从湨()梁会盟回到鲁国。

        当前的时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鲁襄公还没回国,齐灵公已经侵犯鲁国北部边境了,而急匆匆赶回国的鲁襄公,告祭祖庙时,该汇报的已经不是成绩了,而是如何应对齐国这个不友好的强大邻国。

 

          (六)

          “五月甲子,地震。”

        鲁襄公十六年,夏季,五月十三日,鲁国发生了地震。

       《春秋》一共记载“地震”五次,这是现代地震研究的珍贵史料。这种自然现象,后代的腐儒们赋予了特别的意义,把此次地震与崔氏专齐,栾盈乱晋,良霄倾郑,阍杀吴子,燕逐其君,楚灭陈、蔡联系在一起说事。

          (七)

          “叔老会郑伯、晋荀偃、卫宁殖、宋人伐许。”

        鲁襄公十六年,夏季,鲁国大夫叔老与郑简公、晋国中军将荀偃、卫国大夫宁殖、宋国人一起讨伐许国。

       楚国的“铁粉”许国想背叛楚国,许灵公向晋国请求迁都(许都本在今河南许昌市许昌县东,公元前576年为逃避郑国威胁,迁往楚国,今河南平顶山市叶县南。此时许灵公请晋帮着迁都,是想离开楚国从属于晋国。)。诸侯就让许国迁移,许国的大夫却不同意,晋国人让各国诸侯回国而单独出兵进攻许国。郑国的子蟜(jiǎo,公孙虿chài)听到将要进攻宿敌许国,就辅佐郑简公跟从诸侯的军队。鲁国大夫穆叔(叔孙豹)跟从鲁襄公回国。留下鲁国大夫齐子(子叔齐子,叔老)率领军队会见晋国中军将荀偃(中行献子)。《春秋》是鲁史,自必以鲁为主,故先书叔老;郑伯为君,荀偃其实是各军主帅,但是晋国大臣,故列在郑伯后。夏季,六月,军队驻扎在棫林(许地,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东北)。初九(庚寅),攻进许国,驻扎在函氏(许地,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北)。

       晋国的中军将)荀偃(中行献子)、下军将栾黡(栾桓子)带兵进攻楚国,报复在宋国扬梁的那一次战役(扬梁之役在鲁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年)。楚国的公子格带兵,和晋军在湛坂(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北部新华区)作战,楚军被打得大败,晋军就进一步侵袭方城山周边地区。因为许国没有实现“许请迁晋”的承诺,晋军再次攻击许国,然后回国。

 

          (八)

          “秋,齐侯伐我北鄙,围郕。”

        鲁襄公十六年,秋季,齐灵公侵犯鲁国北部边境,包围了郕地。

这是齐国今年第二次侵犯鲁国边境了。去年齐灵公就包围过郕地(鲁孟孙氏的采邑,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北九十里),这次又包围了。孟孺子速(孟献子之子,仲孙速,谥庄子,孺子是继承人之意)拦击齐军。齐灵公说:“这个人喜欢勇敢,我们离开这里以使他成名。”仲孙速就堵塞了海陉(应为鲁国北境与齐国之间的险隘之道)然后返回。

        齐灵公从来都不参加晋悼公组织的国际会议(九合诸侯),都是派世子光代替自己。晋悼公一死,立即就在行动上背叛了晋国。而鲁国实施的“亲晋”外交政策,正是让齐灵公不爽之处,所以齐鲁两国,战争是必然。

 

          (九)

          “大雩。”

        鲁襄公十六年,秋季,举行盛大的求雨祭祀。

       求雨得雨为“雩”,求雨不得为“旱”。鲁国这两年走背运,天灾人祸,流年不利。人有低潮期,国家也有低潮期!

 

          (十)

          “冬,叔孙豹如晋。”

        鲁襄公十六年,冬季,鲁国大夫叔孙豹去了晋国。

       冬季,穆叔(叔孙豹,叔孙穆子)去到晋国聘问,主要目的是请求晋国干预齐国欺负鲁国之事。晋国人说:“由于寡君还没有举行禘祭(晋悼公三年丧毕之吉祭),百姓也未得安息(新伐许及楚。),所以不能救援,否则,那是一定不会忘记小兄弟的。”穆叔说:“由于齐国人早晚都在敝邑的土地上发泄愤恨,因此才来郑重请求。敝邑的危急,早晨等不到晚上,伸长了脖子望着西边说:‘也许可以来救援了吧(等晋来救。)!’等到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得空闲,恐怕来不及了。”见了中军将荀偃(中行献子),赋诗《圻qí父》这首诗(今作《祈父》,见于《诗经·小雅·祈父之什》,周王朝的司马掌封畿之兵甲,故称为圻父。诗人责圻父为王爪牙,不尽其职,使百姓忧困痛苦,居无定所。)。中行献子说“我知道罪过了,岂敢不跟从挚事来一起为国家忧虑,而让鲁国到达这样的地步!”见了中军佐范宣子(士匄gài),赋《鸿雁》这首诗的最后一章(《诗经·小雅·彤弓之什》,杜预注曰:卒章曰:“鸿雁于飞,哀鸣嗸嗸<áo>。唯此哲人,谓我劬<qú>劳。”说鲁国忧困,嗸嗸然若鸿雁之失所。大曰鸿,小曰雁。)。范宣子说:“匄在这里,岂敢让鲁国不得安宁?”

        一言不合就赋诗,春秋时期的政治外交还有挺有诗意的,特别是气定神闲的大国晋国和号称礼仪之邦的鲁国之间,没有诗的外交,品位如何显示?!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