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一百一拾:郑国渠,疲秦之计反强秦,偷鸡不成失把米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郑国渠,是韩国人在秦国搞的“国际援助”工程,为什么“弱弱的”韩国要援助“强强的”秦国呢?在搞懂这件事之前,需要了解一点战国末期的国际形势,补充一下背景知识。

“战国七雄”中,韩国疆域最小,改革成效不大,处于列强之间,所以,从来不曾强大到足以独自抗衡其他大国的地步。随着大国之间关系的博弈和兼并战争的激化,韩国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特别是秦国的蚕食,最早攻取韩国重镇宜阳,就是其中一步。自身不强,日子便过得既苦逼又惊心。

在地理位置上,韩国处在秦国向东方发展的要津。必经之路上的障碍,一般都是首先被踢开的!因此,韩国成为秦国首先攻取和兼并的对象。出于对秦国的畏惧和防范,韩国是“合纵”策略的积极参与者,曾多次参加“合纵”攻秦的战争,然而收效甚微。公元前254年,韩桓惠王不得不向秦国称臣纳贡,到秦王政即位后,韩国已经势如累卵。

“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日益强大,不断向东扩张,而“三晋”(韩、魏、赵)首当其冲。秦国长期奉行“远交近攻”、“蚕食三晋”的政策,逐步攻占了三晋大片领土。战国中后期,三晋与秦国之间的战争负多胜少。在三晋中,韩国的国势最弱,地理位置最重要,所以率先成为被秦国灭亡的大国。

韩国面临的生存威胁最大,因此救亡图存的愿望最强。为了令秦国无暇东顾,韩国君臣绞尽脑汁想法对付秦国,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周全的“疲秦之计”:公元前246年,韩王派遣一位名叫郑国的间谍到秦国,目的是说服秦国上马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希望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让秦国民疲国弱,拖跨秦国,最终不再对韩国构成威胁。这个“疲秦”的阴谋有点奇葩。自古以来,很少见到因为哪个国家搞国计民生的工程而变得疲弱的。在农业社会,水利工程绝对算得上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了。我们有理由怀疑,替韩国出这个 主意的人,应该是秦国安插在韩国的间谍。

郑国是一位著名的水利专家,却以间谍的身份来到秦国,专业十分不对口,所以他只能把间谍当专家来做,“间谍型专家”或者“专家型间谋”。他经过实地考察后,建议秦国在洛水和泾水之间开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秦王政(尚未亲政,当时的决策者应该是吕不韦)亦想发展秦国的水利事业,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郑国渠修建前后十年,工程将要结束时,郑国的身份暴露,意图被发觉。此时,已经亲理朝政的秦王政勃然大怒,想杀掉郑国。郑国坦然相告说:“我国国君派我来秦国充当间谍,修建水渠虽然只是想消耗秦国的国力,但水渠修成后,秦国和它的人民将受益无穷!”郑国的话有理,秦王政也不笨,便命令他继续修完水渠,并命名为“郑国渠”,这可能是对间谍的最高礼遇了。

郑国渠渠首起于泾阳瓠(hù)口,在今天陕西泾阳境内,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泾河从今天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然后进入关中平原。郑国充分利用关中平原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依靠自流的灌溉系统。与现代动不动需要耗费电能的“提灌系统”不同,古代专家通过宏观把握地理形势而设计的“自流灌溉系统”简直是太赞了!

郑国渠由西向东横跨渭北高原,可灌溉关中东部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因渠水中含有大量泥沙,不仅可以用来抗旱,还有改造盐碱地之效果,关中平原因“郑国渠”而成为沃野千里、旱涝保收的“粮仓”,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

自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增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之中,河水不断改变入渠之处,但在谷口以下,干渠渠道则始终未变。这个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泽润秦地,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郑国渠与灵渠(广西兴安,连接湘江源头海洋河与漓江源头大溶江)、都江堰(四川成都泯江)、它山堰(浙江宁波鄞yín江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原本是韩国给秦国使的一个间谍鬼计,是韩国想让秦国疲惫的政治阴谋。事与愿违,秦国的国力太强悍,此举不仅没有影响到秦国,反而让秦国变得更加富强,而韩国则成了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真是应了那句俗语“偷鸡不成失把米”。世事难料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