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春秋】之三:春秋微言,多行不义必自毙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春秋》记载隐公元年整整一年的事情,仅用了区区62个字:“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这就是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指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不直接表明态度,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也指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亦称“微言大义”。

下面分而析之。因为是讲整整一年的事情,所以篇幅稍长,请阅者见谅。

(一)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三月,鲁隐公和邾国国君仪父在蔑这个地方举行了友好会见。邾仪父是邾国历史上一位善于运用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的小国君,可谓是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邾仪父在鲁隐公时还没有受周朝正式册封,所以《春秋》没有记载他的爵位。后来,齐邾“北杏之盟”后,齐桓公为邾国向周天子求情,故于鲁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周天子授邾仪父为子爵,称“邾子”。“仪父”是他的号,《春秋》以号称他,是尊重他。隐公代行国政而想要和邾国友好,所以在蔑地举行了盟会。会盟地点“蔑”,实指姑蔑,是鲁国的一块地方,据考证是在今天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五里之地。之所以变“姑蔑”为“蔑”,据说是因为鲁隐公名叫“息姑”,而“姑蔑”的“姑”字犯了忌讳,为尊者讳而变。《春秋》如此记述,表明孔子也是推崇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
 (二)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想当年,郑武公娶妻申国国君之女武姜,生郑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郑庄公降生时是脚先出头后出的,这是今天所说的胎位不正,属难产,但在当时,这种出生方式,使姜氏很惊讶,因此给他取名叫寤(wu)生,很讨厌他。当然了,这是要母亲大人命的出生方式,郑庄公选择(或许没法选择)这种方式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确实很令有人痛苦、让世界惊奇。姜氏喜爱小儿子共叔段(这好像是天下父母的通病,不管出生方式的事!),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还算耳根子硬,也较英明,始终没有答应。等到庄公继位为郑国国君,姜氏请求将制地(今河南荥阳上街村)作为共叔段的封邑,庄公说:“制地是形势险峻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虎牢关之天险),虢叔(guó,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叔,说明此人很重要,也说明此地很重要)曾经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可以听命封给共叔段。”其实,这明摆着是不敢、也不能把战略要地给别有用心的人啊!姜氏又改请求封京城(今河南荥阳),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甚至连别号都起好了,就叫他为“京城太叔”。京城这个地方,是郑国旧都,位置也很重要,城池也很牢固,是仅次于制的战略要地。从要封地就可以看出,武姜这位母亲,真是太搞啦,每读到此,我都哑然失笑,这不是明摆着要另立山头吗?这么明显的事情,当然有大夫就看出来了,有位叫祭仲的人就给郑庄公进谏:“凡属国都,城墙周围的长度超过三百丈,就给国家带来祸害。先王制定的制度:大的地方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不合制度,这不是该有的,您会忍受不了。”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哪里能避免祸害呢?”装,继续装,不亏是真装恭(郑庄公)。如此生装的目的,还不是猫耍老鼠,等对手铸下大错后一举消灭。祭仲回答说:“姜氏怎么会得到满足?不如及早作安排,不要让她滋生事端,一旦蔓延就难得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作不合情理的事,必然自己垮台。您暂且等着吧!”即《春秋左氏传》:“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现在这是一句非常著名的成语被我们使用着,其源头出处就在这里。“秋后算帐”的意图昭然若揭。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中央出现了两个声音,矛盾即将激化。子封(即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您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事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的。” 太叔又收取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并扩大到廪延(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地方。子封说:“可以动手了。势力一大,将会争得民心。”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势力虽大,反而会崩溃。”太叔修理城郭,储备粮草,补充武器装备,充实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郑国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到太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前段时间看到微信朋友圈里盛传一张图,隔着一块木板,一只猫在逗一条眼镜蛇的尾巴,配的文字是“你永远不知道跟谁在玩”,想想那图,看看此文,应该有所收获。事情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京城的人反对太叔,太叔逃到鄢(今河南鄢陵县北)地,庄公又赶到鄢地进攻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又逃到共国(今河南辉县)。

 
《春秋》说:“郑伯克段于鄢。”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个“克”字;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春秋》这样记载就表明了庄公本来的意思。不说“出奔”,是因为史官下笔有困难,因为后来共叔段留得了青山在,自有柴火烧,还有一段辉煌时日,此是后话。
       此事之后,郑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在一个叫城颍(今河南襄城东北)地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以后又后悔起来,毕竟是生身之母嘛,虽有错却不掩其养育之大恩。当时颍考叔在颍谷做边疆护卫长官,听到这件事,就献给庄公一些东西。庄公赏赐他食物。在吃的时候,他把肉留下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都已尝过了,就是没有尝过您的肉汤,请求让我带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咳!我却没有!”颍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说明了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开一条隧道在里面相见,谁又会说不对呢?”郑庄公听了颍考叔的意见。庄公进了隧道,赋诗说:“在大隧中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大隧外,多么舒畅啊。”于是作为母子像从前一样。君子说:“颍考叔可算是真正的孝子,爱他的母亲,扩大影响到庄公。《诗》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可以影响给你的同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
 
(三)秋七月,天王使宰咺(xuān)来归惠公仲子之賵(fèng)。
 秋季,七月,周平王派遣宰咺作为使者来赠送鲁惠公和仲子的吊丧礼品。鲁隐公的父亲鲁惠公已经下葬,送葬来迟;仲子还没有死,吊丧来早。这么神的事情能够发生,《春秋》直呼宰咺之名,已然是按下了多少心中怒火啊。按周礼:天子死了七个月后才下葬,诸侯都来参加葬礼;诸侯五个月后下葬,同盟的诸侯参加葬礼;大夫三个月后下葬,官位相同的来参加葬礼;士一个月以后下葬,亲戚参加葬礼。不知道是周天子的原因?还是这个天使宰咺的原因,凡正结果就是:向死者赠送东西没有赶上下葬,向生者吊丧没有赶上举哀的时间,预先赠送有关丧事的东西,这都不合于礼。由此经常会想起现代很多人,人家丧事已经办完了,还给人家带份子钱,送者没觉不妥,收者未觉不安,双方心安理得的样子,好象没有注意到这种行为有再办一次丧事的寓意,真是大大的非礼啊!賵,就是给死者祭奠礼品。
       另外,隐公元年八月,纪国人讨伐夷国。夷国没有前来报告鲁国,所以《春秋》不加记载。发现蜚盘虫。没有造成灾害,《春秋》也不加记载。以漠视来表达态度,遥见当年孔子削《春秋》之神气。
 
(四)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鲁隐公老爹鲁惠公晚年,与宋国有战争,先是鲁国军队侵入宋国领土,在黄地打败了宋军,接着鲁国就受到宋国的强力报复。战争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鲁惠公死后只能草草下葬,以免敌人乘治丧期间发动进攻。鲁隐公上台后便于当年九月与宋国在宿地盟会求和,鲁宋两国达成谅解。随后鲁隐公于同年十月以正常礼仪改葬了父亲鲁惠公。黄地,即今天的河南信阳市的潢川县,古黄国。宿地,即今天的安徽宿州市,古宿国。

冬季,十月十四日,鲁国改葬鲁惠公。惠公死的时候,正好遇上和宋国打仗,太子又年幼,葬礼不完备,所以改葬。鲁隐公不敢以丧主的身份到场哭泣,因为自立?因为摄政?因为庶长子而非嫡长子?凡正名不太正,心中有愧吧,所以《春秋》不加记载。卫桓公来鲁国参加葬礼,没有见到鲁隐公,《春秋》也不加记载。


郑国共叔段叛乱,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国人替他进攻郑国,占领了廪延(今天的河南省延津县北)。郑国人率领周天子的军队、虢国的军队进攻卫国南部边境,同时又请求邾国出兵。邾子派人私下和鲁国的公子豫商量,公子豫请求出兵援救,鲁隐公不允许,公子豫就自己去和邾国、郑国在翼地会盟。《春秋》不加记载,因为不是出于鲁隐公的命令。新建南门,《春秋》不加记载,也由于不是出于鲁隐公的命令。看来鲁隐公刚上台,地位很不稳定,号令不得落实。

(五)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十二月,祭伯来,并不是奉了周王的命令。祭伯作为周天子的卿,不是奉了周王的命令来鲁国,所以不能称为使者。前面讲过,那个吊丧来迟的宰咺名字前边,明晃晃的三个大字:“天王使”,与这里灰头土脸的祭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周王的允许,而与外边的诸侯相结交,是非礼的行为。非使非礼,故《春秋公羊传》就言:“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意思是祭伯在天朝混不下去了,来投奔鲁国啦,但尽管叫投奔,因为普天之下,全是周土,所以奔到哪里还是周王朝,就没必要言奔了,还是把这个词留给从这个诸侯国奔向那个诸侯国的忙碌之人吧。《春秋》如此记载,也是够了,损个人也这么文雅,还让不让人活了!
 

(六)公子益师卒。

公子益师(?-前722年),姬姓(鲁国的国姓),名益师,字众父,鲁国政治人物,鲁孝公的儿子,鲁惠公的弟弟,鲁隐公的叔叔。公子益师的后人为众氏(“众”姓的起源),他有个很有见识和能力的儿子,名叫众仲,在鲁隐公执政时期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众父去世,作为侄子的鲁隐公没有参加以衣衾(qin)加于死者之身的小敛,所以《春秋》不记载死亡的日子。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