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生不闻鸭屎香,尝遍珍馐也枉然!

 茶道新生活 2020-10-15
健康生活,从一杯茶开始


“鸭屎香”火了。

只是它火起来的理由有点尴尬就跟当年国内“猫屎咖啡”火起来类似——

一个有味道的名字

君不见如今大大小小的奶茶铺都开始标榜自己有着“鸭屎香”的血统。

(鸭屎香走进饮品店)

(鸭屎香柠檬茶)

懂茶的都知道,普通奶茶用红茶和绿茶比较多,而且也不会选用上等茶叶,但是以单丛茶作为原料的,我只能说奶茶店老板任性。

这么说吧,用鸭屎香作为奶茶原料就好比用丝绸做擦脚布。

Anyway,总之鸭屎香这个名字已经收割一波年轻人的潮流,但是收割潮流的绝对不只是这个奇葩的名字,征服年轻人的永远是过硬的品质和张扬的个性。


那么,“鸭屎香”这个名字到底怎么来的呢?

有人甚至怀疑是不是制茶过程加入了一些鸭子的便便,所以美其名曰“鸭屎香”,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鸭屎香本名大乌叶,又名银花香,属于黄枝香型,凤凰单丛十大香型之一,没有任何的鸭屎味,制作过程中也没有加入鸭子的便便,乃是凤凰单丛里的上等茶叶,所以你放心喝吧。 


那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名字呢?

一说是其茶树生长在一种叫鸭屎黄的土壤里,叶长像刚母(学名鸭脚木),且香气迷人,有人问是什么名丛,茶农担心被人偷去,便谎称鸭屎,而这个名字容易被记住,于是鸭屎香这个名字被广泛流传了。

(凤凰单丛茶树)

二说是大乌叶叶脉偏软,所以在制作过程中不易成条,有许多颗粒状结构,形似鸭屎,所以叫鸭屎香。


前者是民间传说,后者是肉眼可见的说法,二者没有对错之分。

广州茶叶收藏与鉴赏学会副会长陈栋先生在做客茶道新生活青鸟馆时证实了后一个说法。

“鸭屎香”其实是“鸭屎状”,它的香气应为栀子香,陈栋先生还说到,“经过400多位专家和政府机构人员研究决定,以后不叫鸭屎香,要叫鸭屎单丛。”


和许多人一样,茶道新生活的记者带着对鸭屎香的好奇和遐想,踏上凤凰山的茶园。

结果很出乎意料,不仅不是鸭群穿梭,鸭屎遍地,臭气熏天,反而风光极为秀丽,山中有瀑布溪流,云山雾罩,一路上到处是野的杜鹃花,非常美。


“鸭屎香”的土是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白垩类黄壤土,质地较软,茶树的根系比较容易穿透扎入。

这种土壤既能保持水分滋养茶树,又有足够的空间将多出的水分排出,为茶树宝宝创造出一个非常舒适的生长空间。

(茶源地理记者在潮州取的土样)

就工艺来看,从采摘到成品,每一步都是精雕细琢。

比如,芽叶要适度成熟,芽叶太嫩容易在晒青和做青过程中受伤,太老会影响外形和色泽,导致香气飘散不持久,一般以芽头和顶叶开展3-5天之后为最佳成熟期。


另外,为了保证鲜叶适宜的温度和水分,过早或过晚不采,只能早上10点到下午4点采摘,后续的晒青,做青,杀青,干燥等工序,要求更是繁杂细腻。


对天气,时间控制,手工力度,甚至昼夜温差等都要求准确把握,任何一个工序的瑕疵都会影响最后的口感。

点击文字,购买鸭屎香

而我们平常能喝到味道纯正的鸭屎香,可以说是凝聚了几代制茶人的智慧和汗水。

虽然现在的工艺更多依赖于机器,但是机器是死的,细节上还是得依赖于制茶师傅的严关把守


我们在走访源产地的过程中带回来了近百款的单丛茶样,分成了专家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尝试从中找出最具有“鸭屎香”典型风味的源茶样。

(茶道新生活举办的鸭屎香盲品会)

按照我们严格的“口味审评”选出来的鸭屎香,茶叶形状比其他茶种更加肥硕,色泽黑褐,干茶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浓郁高扬、扑鼻而来。

入喉后爽甜柔顺,滋味醇厚浓烈,微甘苦,回甘力强。


虽然凤凰单丛一年四季可以采摘5-6轮,但是并不是所有茶都是这样,只是按早熟,晚熟分类,分批次采摘而已。

凤凰单丛只有在春季和冬季才有稍微高的产量,夏季和秋季产量比较少,鸭屎香作为凤凰单丛中的一类,也不例外。

所以对于喝茶人数超过3亿的中国,鸭屎香的年产量是极少的。

尤其是源产地清晰、代表当地典型性风味,绝对靠谱安全的就更少了。

点击文字,购买鸭屎香

事实证明,在我们茶道新生活青鸟馆和白云机场贵宾厅体验店喝茶的茶友,都对这款鸭屎香赞不绝口。


位于华南植物园的青鸟馆更多的是给爱茶的朋友提供放松喝茶的地方,当然也是一个可以让你亲自体验这款鸭屎香的地方。


开个玩笑,在植物园里伴着蝉鸣鸟叫品茗“鸭屎香”,真的很“自然”呢~(捂嘴笑)
 
点击△上方图片,尝尝鸭屎香
作者 | 茶道君
部分图片来源 | 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