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片甲骨驚天下—殷墟(肆)

 RK588 2020-10-16
一片甲骨驚天下
安陽殷墟遺址
殷墟宮殿宗廟區的價值主要就是體現在建築基址、祭祀坑及墓葬上。但是這些看起來是索然無味的,而且也不便於保護。因此我們僅能看到部分建築基址、祭祀坑。現在到宮殿宗廟區參觀,主要就是看幾個重要展廳:殷墟博物館、車馬坑展廳、婦好墓展廳
墟博物館
殷墟博物館   大門
當年為了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在宮殿宗廟區內建造一座博物館的難度就非常大,因為申遺標準中不允許現代景觀破壞遺產原有狀態。

因此,2005年3月開工建造的殷墟博物館,對建築形態和體量的限制就更苛刻。建築師的策略就是:尊重遺址本體和現存環境、尽量淡化和隐藏建筑物体量,減少對遺址區的視覺干擾。

完成後的建築主体沉入地下,地表用植被覆盖,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地貌浑然一体,最大限度地维持了殷墟遗址原有的面貌。

殷墟博物館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俯瞰
上圖紅色方框內即為殷墟博物館。

我們能看到的四规整方正的中央庭院敞口向天,打破了整个博物馆过于压抑沉闷的感觉;同时作为展厅的前导空间,中央庭院具有隐含的礼仪性,提示着昔日王都的风范和气度。

唯有庭院四壁的青铜墙体稍高出周围的地面,暗示座神秘的宝库,就藏在脚下。

而且博物館的選址也是非常講究的,經過文保專家論證,建議工程用地選定在遺址區的中心地帶——宮殿宗廟區。

該基地為宮殿遺址與河道之間南北長約100m、東西寬約50m的狹長地帶,經補充考古勘探確認地下無文物,最終選址被確定下來。

序廳
殷墟博物館採用“回”字形佈局,分為五部分,分別是序廳、大邑商廳、青銅廳、玉器廳和文字廳
殷墟博物館   序廳-商王世系表
《史記·殷本紀》載商王朝自成湯建立,至帝辛滅亡,共歷17世31王。

關於商王世系表,目前經過考證不同學著所給世系表不盡相同,我們見到的比較多的有兩個,一個是《史記·殷本紀》所記載的,另一個是根據甲骨卜辭中周祭譜考證出來的。

殷墟博物館的這個世系表,商王世系是出自《史記·殷本紀》;但是先妣,也就是商王的配偶是按照周祭譜中考證出來的。這張表還給出了成湯之前的世系。
殷墟博物館   序廳-商王朝遷都表
《史記·殷本紀》、古本《竹書記年》記載,商王朝建立后,先後五次遷都“仲丁遷囂(音 翱)、河亶甲遷相、祖乙遷邢、南庚遷奄(音 眼)、盤庚遷殷”

古本《竹書記年》“自盤庚遷殷至紂之滅,凡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盤庚遷殷之後,商王朝被稱為“殷”或“殷商”。
殷墟博物館   序廳-殷墟遺址分佈
為什麼商建立後多次遷都呢?到目前為止學者們還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目前關於商遷都的原因有以下幾種觀點:
1)水患說   
這是過去比較普遍的說法。認為殷人是為了避免水患而不斷地遷徙。

2)去奢行儉說
商王為了避免奢侈腐化,而不得不遷都。這一說1東漢之時就已經出現

4)游農說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商代的農業是一種原始農業,當一個地方的地力耗盡之時,就需要更換一個地方,所以不得不遷都。

5)戰爭說 
認為屢次遷都的原因是因為戰爭的頻繁發生。

6)王位爭奪說  
學者認為在商王仲丁之後,發生了“比世九亂”,連續繼位的九個商王都是通過政治鬥爭而當上商王的。政治的動蕩,導致商王朝內憂外患,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不得不屢次遷都

7)階級鬥爭說
這種觀點也是比較老的,認為遷都的原因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鬥爭。

8)方國聯盟發展的需要
這一觀點認為,遷都是為了與各方國之間的聯盟更加緊密
商代的屢次遷都很難用某一種理由來解釋,其真正原因應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大邑商廳
殷墟博物館  大邑商廳-位置圖
“大邑商”三字最早見於殷墟文化第四期(帝乙帝辛)甲骨卜辭,在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中也出現了“大邑商”三字。

“邑”在甲骨文中的用法說明它是對各種居民居住點的泛指。“大邑商”則是商人對於當時商王朝都邑的一種稱謂,也泛指商王朝。

殷墟博物館中的重點就是大邑商廳及青銅器聽。
筆架山翁
微信:BJSW-YJ

分享所知、所見、所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