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知道的陈式太极拳一一一内功劲法〈之四〉

 tjboyue 2020-10-16
色兰,借主麻的吉祥大家好!
以柔运刚气易行,隔空运劲自腾然。
这是陈式太极拳内功修炼几个重要阶段的一种,它的进度与境界还是非常高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

我从心意门武学的角度〈其实陈太早已融入心意门武学的东西,见'你不知道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中有关阐述(台湾逸文武术有限公司最近出版)〉。  那么,它到底融入的都有哪些内容,都有什么表现呢?
这除了引入把单式拳法训炼作为一个能出功夫的重要手段内容外,还可以见到很多拳式动作〈特别是二路炮捶中〉与心意门拳式动作有着非常相似的现象,似有类同的感觉和痕迹。我在与很多好友交往中,几乎都有同感和见证,但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的。
它的'以柔运刚气易行”隐含着刚与柔的两个方面,从起点和经由的过程到落点之前,都是'以柔'运行的形式也必然是以慢运行的,这是一点。而在最后的落点时即停顿点时是刚的,至少是又加上微微的力量的一个方面。无疑,气易行就是结果,是对'以柔运刚气易行'一种简单的注解。
仔细观察和思考,从陈式太极的形法中就可以看出和感觉到这个阶段的以柔运到落点为刚特点的一面。观察,是多看别人炼拳;思考,是反悟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肯定自己的正确。
我们从陈太的一个起势〈也包括起式〉动作上来看,它必然是有个无极状态的前提过程。无论是正式表演或自炼的,也包括公园里大众化炼习的人群,都是先站静立遵守这个原则的。但几乎又都是按照双足并立静站,然后再抬左足提膝向左侧'铲出',使右足暂时处于独立状态的或是左足落地重心仍在右足的。
此时已经是属于从无极的双足重心平衡态,变为重心有虚实的太极成阴阳的状态。然后,又重心又平分双足之上,再次处于无极的状态,再开始双手抬起炼拳。这里可以肯定,多此一举是为表演设置的。
我所知道的陈太起势〈含起式〉是怎样炼习的呢?很简单,先行抱拳礼示意后,直接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调整好自己的双足重心平分双足之上,全身松静片刻。然后开始双掌臂带气旋转,显现出螺旋缠绕的杠杆力学原理状态,即与整个身形的对称性进入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之境。
而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双足腿并立,抬左腿〈己有重心虚实之分〉再向左侧落地,再使重心调整平衡双足之上,然后再重新开始的这种现象。
按照内功劲法的要求,习炼者己有良好的开掌拉气基础的,双掌臂在意识初始时就会进入”形未动意在先而气己鼓荡'的状态,有的会自动打出螺旋上升与同时的身形相对螺旋下沉、似有自动化的使然的动作现象。
对于基础差一些的习炼者,至少会在双掌臂带气的情况下,与双足腿产生引力的螺旋缠絲般的磁力对拉,且空中有阻力感。当然,越是不为演示的慢炼感觉越是明显,甚至是很强烈的。
这种纯朴简单的无极态起势也是无极态起式的意气形关系,为逢动必沉、逢动必转一沉就转的、即将呈现出来的太极态,提供出充足的螺旋杠杆力学原理的发挥。
双掌臂在双足自然平衡站立时的、在胸腹前划圆与肩同高的那一种,只是双掌臂走了一条下弧线,缺失了陈太的螺旋的要求。而螺旋与身形相对突出的旋转沉浮的特点,走的是两条弧线和至少二丶三个的方向而不失严谨。这在双人搭手试力时,是很容易体会到它的正确与否。当然,对于大众化的健身人群来说,只要达到养生的目的就可以了。特别是陈太的“隔空运劲自腾然'的重要阶段要求,更沒有必要的深入和探讨。
下次文章继续分析与解读,个人认识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