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尚钞◇小街锅贴香满楼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小街锅贴香满楼

十多年前,随着我们兄弟们在城市安家落户,父母也跟着进了洛阳城,变成城里人。准确地说,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村人。除了住在城市,生活习惯和在农村时没有两样,只不过串门不方便了,柴火锅变成了燃气灶,馒头还是自己蒸,面条还是自己轧。要是再给他们一小块地,估计连菜都不用去买。

年岁大了爱唠叨,这些都能忍。最受不了的是爱操心,操没完没了的心,操毫无意义的心,操不该操的心。大事小事都爱操心,有关无关都爱操心,操心操到觉睡不着、饭吃不下。为了适应母亲的这个特点,我每次回洛阳探望父母,都不会事先告诉他们,行程高度保密。每次都是突然出现父母面前,把他们吓一跳。爱操心,但我可以不给机会呀。

除了不告诉他们行程,回家的第一顿饭我也不会在家吃。父母年岁大了,再加上我每次都是突然到家,实在是不忍心让步履蹒跚的母亲慌慌张张为我做饭。因此在家旁边找一个适合自己口味的饭馆就显得迫在眉睫。

好在没费多大功夫,很快就找到了。离家不远处,是洛阳小街,小街不大,但历史悠久,饭馆密布,老洛阳人都知道这里。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家小街锅贴格外醒目,每次来这里,都看到拿着小票取锅贴的人在门外排长队。这明显符合我选饭馆的三大原则:远离风景名胜区和车站码头;当地著名小吃;本地人排长队。至于装修风格和档次,根本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不用再找了,就这里了。

门口是长长的食客队伍,还有冒着热气的锅贴作坊。形如月牙的锅贴,在长方形的平底铁锅上密密排开,足有十来个平底锅,进展情况各不相同。一屉屉的锅贴现包现煎,师傅下锅贴时动作迅捷,一次八只,一次到位。师傅熟练地倒入浆料,然后盖上盖子,开始焖。焖好后,开盖倒油,开始煎。师傅哼着小曲儿,翻着锅贴,悠闲自在。很快金黄的锅贴出炉,一两五只。食客一手交票,一手接一盘焦香诱人的锅贴。

门内柜台交钱开票,微信扫码非常方便。凭票取锅贴,屋内自行找座位,老式快餐的经典模式。馅有猪肉、牛肉、三鲜三种,价格不等,最贵一斤不超过40元。以我的饭量,三两锅贴足矣。辣椒面、醋自取,蘸着吃。通常再加一碗浆面条,一共加一块不到20元,可以吃很饱,经济实惠又好吃。当然还有稀饭、馄饨可供选择。

2017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相连,一共八天假期,我携妻女再次回洛阳探亲。照例是先吃了小街锅贴再往家赶。正值雨季,空中淅淅沥沥下着小雨,雨中的洛阳城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爹妈在,家就在。爹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不禁感慨良多,作诗一首:

小街锅贴香满楼,

洛河水涨遇中秋。

最是人生无憾事,

妻儿身旁高堂寿。

作者简介:刘尚钞,男,45岁,社旗县大冯营乡人。1999年3月研究生毕业,现定居北京,在一家军工科研机构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爱好写作,擅长散文随笔、古体诗词。乡土赊旗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作者文章导读:

1.端午节   刘尚钞

2.  刘尚钞

3.【童年趣事/刘尚钞 】 逮爬叉

4.【乡村记忆】红薯颂

5.【过年记忆】 拾炮-刘尚钞

6.【“豫是乎”丛谈】人生何处不相逢

7.【“豫是乎”丛谈】  人生若只如初见

8.乡村记忆‖    又是一年槐花香

9.母亲节专题‖ 母亲节探母

10.“豫是乎”丛谈‖  快慢人生

11.又是一年麦收季‖割 麦

12.又是一年麦收季‖打 场

13.岁月如歌◇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校   (初中篇)

14.岁月如歌◇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校(高中篇)

15.【岁月如歌】那些年,我们上过的学校(小学篇)

16.刘尚钞‖故乡的味道

17.刘尚钞‖老北京炸酱面

18.刘尚钞‖蒸面条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