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一代才子令人称羡的朋友圈

 泊木沐 2020-10-19

一般来说生为励志故事主人公,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一个字——“傻”,而我们的老夫子文徵明可以说,真的傻到了一个境界!

文徵明生于苏州一官宦家庭,照理来说,家族基因还不赖, 可文徵明并没有从小就表现得天资聪慧。据说,他2岁还不会说话,6岁站立不稳,八九岁了还口齿不清;直到13岁时,随父去了山东聊城的博平县居住,文徵明才仿佛突然开窍,真有点大器晚成之感!

明 文征明 摹松雪山水

19岁的文徵明在苏州官学读书期间,因字写得太差而被老师打入了三等,让这位“玻璃心”的年轻人大受刺激。

为此,他发愤天天要临写《千字文》多达十本,以万字记。这种执着让周围人刮目相看,而其为世人称赞的精细工整、清秀俊雅书法也就是在这种拼死拼活勤奋中,慢慢习成的。

明 文征明 郊原春风图

文徵明的傻,也表现在为人处世上。

1499年,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在温州任上病逝。按照明代官场惯例,地方会给一些财物作丧葬之用,这笔钱对于家境一直不富裕的文家来说,实在堪称一笔巨资,没想到,对于如此合情合理的收入,抱着丧父之痛的文徵明依然选择了谢绝。为此,他专门写了一封答谢书,大意是:

“我的父亲,在贵地做太守,从来没有从公中取过一丝一毫的钱财,不幸因为疾病去世,也算寿终正寝,走得堂堂正正,今天我若接纳了大家的贡献,就是欺负了死去的老父。而且,父亲死得清清白白,我这不肖子岂能不堂堂正正地活下去吗?用死去的亲人来为自己谋利,我不忍为,我就是再没出息,也不会让死去的父亲因为我而在声名上蒙上污点……”

如此,清廉作风,可见一斑!

明 文徵明 关山积雪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局部细节高清图

由于他的画太有名了,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山寨”者也趁虚而入,模仿他书画的赝品比比皆是。几乎天天有人拿着字画找上门来,请文徵明给鉴定真伪。

要知道一位艺术家最忌讳的就是被仿造品毁了名声,可文徵明这位“缺心眼”就从来不打假,有人上门求鉴定,他一概说是真的,看到没有钤印的还帮忙钤上,甚至人家请他在上面提一些跋文,他也欣然动笔。

文徵明 雅士闲居图

他的弟子们很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出卖书画的,一定是因为家境困难,如果因我一句话而双方无法成交,那卖书画的人家不是更要陷入困境了么?我怎能为了博取自己能鉴别字画的好名声而使别人不能解燃眉之急呢?”

如此,慈悲心怀,叫人感叹!

文徵明 沈周 山水图卷 大都会博物馆藏 局部细节高清图

纵观文徵明诗书画品养成史,文徵明没有生来的天赋,却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勤奋,获得了诗书画名;看似利人损己、呆愚笨愣的生平事迹,也给他带来了“人品第一”的盛誉,可谓的一生痴傻,但也落得个风流!

文征明 玉兰图卷 大都会博物馆藏 局部细节高清图

一介考渣的凄惨仕途史

历史少了个清官,多了位大家

在那个时代,科场功名,进士及第,是士子们的最高理想,文徵明也不例外,因热衷于诗、书、画,没有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科举的考试科目学习上,严重分散了精力,文徵明创下了从26岁到53岁,不下10次的笔试全落榜,逢考必败的记录,真是考白了少年头!

面对考场失意、仕途无门,他曾落寞地写下了一首《客夜》:“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写尽了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文征明 浒谿草堂图 辽宁博物馆藏 局部细节高清图

54岁时,书画已负盛名的文徴明终于遇见了官场上的伯乐,进京成为翰林院待诏。虽为九品官芝麻官,但文徴明依然怀着一腔热血,希望有所作为。

然而,翰林院的大多数人都是进士出身,看不上这个文秀才。受到长官的斥责,同僚的嘲讽,更是家常便饭,甚至人公开说:“翰林院又不是画院怎么会容留画匠在这儿?”这一切,都让让以文人自居的文徵明心凉了半截,并很是郁闷。

文徵明 林榭煎茶图 手卷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局部细节高清图

因品级低微,工资也很少,文徵明在京中曾经一度借住佛寺之中,有时甚至不得不举债度日,日日早朝,让他疲于奔命。这位顾家的好男人对于家中妻儿的思念也是日甚一日。他在给妻儿的信中就说:“我在此思家甚切,一言难尽。”

想象一个处在知命之年的50多岁的男人,还要面对如此折磨,其中甘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叫后人为之叹惜!

文徵明 惠山茶会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局部细节高清图

在文徵明眼中,尘世的大多数苦他都可以默默忍受,可唯独令一件事叫他痛心疾首,那就是摆在眼前的官场黑暗。

原本以为,当了官就能解救于水火之中黎明百姓,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在目睹多出官场丑剧后,深知仕途之险恶、权术斗争之激烈的他心灰意冷,57岁的文徵明毅然辞官,回苏州定了居。这年十月,文徵明不顾天寒地冻,马上南下回乡。他的《还家志喜》诗是他此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绿树成阴径有苔,

园庐无恙客归来。

清朝自是容疏懒,

明主何曾弃不才。

林壑岂无投老地,

烟霞常护读书台。

石湖东畔横塘路,

多少山花待我开。

诗中豁达心境,令人叹服。自此,文徵明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长达30余年。

文徵明 潘朋 莲社图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文徵明虽然在仕途上折戟沉沙,但他在艺术上的造诣却渐入佳境。历史上少了一个官员,多了一个诗、书、画全才式的大家。

志向高远,不与苟活,官场失意又怎样!命运坎坷又怎样!人家照样靠打拼、靠手艺,活出了一片天,低声下气来求画的官员也是络绎不绝,这种人生的逆袭,简直太励志!

文徵明 幽林闲居 立轴

一代才子令人称羡的朋友圈

没有文徵明就没有唐伯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