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谷浑

 东方欲晓10 2020-10-19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青海这块土地一直是多民族相互融合,农牧民多次交融更替的地区。尤其在公元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我国古代历史进入分裂割据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统治青海或在青海展开角逐的政权就有八九个之多,有时以某个民族为主自立为王,有时又为了生存归属祖国内陆政权的邦国为王。其中最辉煌而光耀的是在两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这里曾有过一个战争与和平、繁荣与动乱、团结与纷争的多民族古代王国——吐谷浑,曾经一度成为当时我国西北地区举足轻重的强国。其辖地在繁荣时期,以现在青海省境内为中心,“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山以南,雪山(青海阿尼玛卿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其疆域“东至叠川(今甘肃迭部县东南),西邻于阗(云南),北接高昌(新疆),东北通秦岭(陕西),方余千里”。而正是这样一个具有350多年历史的王国,曾经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品牌,不仅目前在国内外了解的人很少,就是我们青海人也对其知之甚少。

  吐谷浑原是我国东北地区古代游牧民族部落之一,原为鲜卑族慕容部落联盟的一支,早期居于现今辽宁省东部的义县境内,史称辽东鲜卑。公元3世纪末(时间大约在公元283—289年,相当于晋太康四年至十年之间),鲜卑慕容部族酋长慕容涉归之庶子吐谷浑和谪子慕容廆两人因草场发生纠纷而斗争,其矛盾尖锐,吐谷浑遂率领其族人约1700余帐向西迁移。吐谷浑西迁之初,先在阴山停留大约20余年,即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以北的阴山山脉游牧。虽然这里原为匈奴故地,水草丰盛,但由于有早于吐谷浑在此的游牧民族拓跋鲜卑族(后形成蒙古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居此地,又时值永嘉之乱,受当时的前秦、西晋等威胁,只好南越陇山,再度向西迁移到达枹罕(当今甘肃省临夏地区),依洮河流域与众多羌族部落融合相处。后又向西进入青海,与当地土著羌族众部落交错杂居相处。当时的青海高原地区土著先民以古羌众部族为主,但也有在秦汉时期由内陆及东北迁徙来的部分汉族和鲜卑人。虽然在吐谷浑之前曾有过鲜卑民族(南凉)在青海定居,但吐谷浑鲜卑民族仍系外来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采取与当时土著古羌民族各部族通婚、通商、交流先进生产技术等友好相处的政策,在青海这块土著群羌故地,势力发展很快,首先控制甘肃的甘南和青海的黄南地区等青海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以鲜卑民族和古羌人为主体的地方政权,自立为王,称为“河南王”,但以吐谷浑为部族称号。在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即公元330年左右,吐谷浑之孙叶延联合青海当地羌族首领正式立国,并以其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国名,成为以青海地区为主(部分甘肃、四川等地区)的多民族联合体地方政权。叶延受中原传统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依照中原内陆汉族皇朝建制,设置官吏、建立军事、刑律和赋税等制度,充分利用土著羌族众部落首领的影响,引进鲜卑和汉族先进文化,在发展传统畜牧业经济的同时,采用汉族土地制度开垦农业并大力发展贸易经济,使其国运实力越来越强。不但控制了现今甘南、川西北松潘草原及青海黄南、果洛等地区,还继续向青海海西地区发展,控制了海西地区,直至新疆的高昌地区,甚至一度到达了现今克什米尔地区。吐谷浑王国政权不但缓和了与当地土著羌人的矛盾,与诸羌部落联合,得到青海地区大多数土著羌人的支持与合作,还大力吸收内陆汉族儒家文化和华夏文明,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如《通史》中所述“司马,博士皆儒生”。因此在当时的西晋、西夏、北魏等诸国的相互战争中,利用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因势利导,花费较少的代价,获得了广大地域疆土,以及大量的人口和财富,使吐谷浑王国进入兴盛时期。

  公元452年,在北魏拓跋余承元年,拾寅继任吐谷浑王,在伏罗川(今青海都兰县境内)筑城设都,建立了吐谷浑王国的国都。虽然动乱时期多有征伐,最终拾寅对北魏称巨纳贡,双方相安。北魏末期,伏连筹(拾寅孙)继任吐谷浑王,曾为北魏解羌人造反之围,被北魏封为“西海郡开国公,吐谷浑王”称号,伏连筹“内修职贡,外并戎狄,塞表之中,号为强富”,其势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吐谷浑与内陆华夏中央王朝虽然时有战争冲突,但始终保持着和平友好的朝贡关系,使华夏文明及中原儒家文化在青海乃至整个西部得到有效的传播,尊重华夏中央王朝的正统思想,成为吐谷浑历代国王的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