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57:麦门冬汤|干咳、百日咳、支气管炎、喉炎、声音嘶哑

 仕仕霖霖 2020-10-20
经方57:麦门冬汤|干咳、百日咳、支气管炎、喉炎、声音嘶哑

麦门冬汤原方组成及用量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一书之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有滋润咽喉的作用。

经典用药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此方用量特殊者有四:

一为主药麦门冬:经实际称重,一升麦门冬约重90克。此方用量为七升,按42两计算(二斤十两)。

二为半夏:实际测量,一升半夏大概重90克。此方用量为一升,按6两计量。

三为粳米:实测称重,一升粳米约为180克。则一合重18克。此方用量为三合,按4两算。

四是大枣:十二个大枣按3两计算。

麦门冬汤推荐量(克):

原方原量:麦门冬630,半夏90,人参30,甘草30,粳米60,大枣45。

常规标准量:麦门冬126,半夏18,人参6,甘草6,粳米12,大枣9。

经方57:麦门冬汤|干咳、百日咳、支气管炎、喉炎、声音嘶哑

麦门冬

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

1.此方仅出现在《金匮要略》书中,原方证条文为: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桂林古本伤寒论》麦门冬汤的条文为“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2.要想在临床上会用此方,首先要明白此条文中的几个关键词的意义:

大逆——有说此词因为传抄的原因,应该为“火逆”。但考查张仲景书中,凡是说道“火逆”的,都是说的因为烧针、艾灸不当而造成的不适。所以,原文应当是“大逆”。

大——表示程度的词,是形容“逆”的程度很重。

逆——是指气机上逆相关的症状,如咳嗽、气喘、呕吐等。

上气——是指呼吸急促或者喘息之类的症状。

咽喉不利——指的是由于咽喉内的病症阻塞而导致呼吸不顺畅。

止逆下气者——这五个字,有伤寒论研究家认为是后人注释之词。

3.根据以上解释,可以总结麦门冬汤之临床主治为:以呼吸急促和咽喉部症状为主的疾病,如喉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心源性喘息、百日咳、肺炎;亦可用于白喉、肺坏疽(加桔梗)、小儿喘息、痔核、睾丸炎等。

4.关于本方煎服法是我们要注意的。原方说“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大家看到了吧,“日三夜一服”,共计服用了四升,那剩余的二升怎么处理呢?很显然,这不符合张仲景的煎服法体例。我们可以参考《桂林古本伤寒论》中此方的煎服法。——“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就是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三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