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信读《哲学与人生》的朋友,都能活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彩人生!

 傅佩荣 2020-10-20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呢?

大多数人的状态是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否则一旦从心所欲,就会“逾矩”。

“慎独”之所以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状态,是因为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必须面对最真实的自我。

能够获得合理的人生哲学的指引,将之与自己的行为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不是靠外力的制约,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反应。

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就是说喜怒哀乐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符合常理的并且是对的,就是“和”。

“中和”就是平衡点,就是中庸。

孔子“承礼启仁”,礼是周礼,孔子所处的年代被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

这意味着在此之前,人做为一个独立的灵长,并没有区别开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依靠本能活着;

而经过了这个轴心时期,在耶稣、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这四大圣哲的启发下,人类开始了意识的觉醒。

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做为人的不同,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从孔子时代开始,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通过做官造福百姓。

所以,孔子的“启仁”,启发的是每一个人的“仁”。

这里的“仁”不是普遍的概念,而是适用于每个人的“仁”,启发每个人都去成长,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也一定不同的。

孔子并没有打算把他的众弟子培养成一个模子,而是千人千面,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立的人生。

这当然是不容易的,却是孔子一直在坚持的,他用自己的耐心,引导每一个努力的生命。

也因为如此,“仁”字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解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问“仁”,孔子的回答也是不一样。

孔子对每个人所讲的仁会不一样,因为人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应当通过自己的修炼,真正打通自己,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特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哲学才会在我们面前活泼起来,才有了生命的温度。

而傅老师的《哲学与人生》,正是让我获得上述感悟的来源。

也正是因为读了这本《哲学与人生》,我开始喜欢哲学,喜欢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相信读《哲学与人生》的朋友,都能活出有自己特色的精彩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