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石不出,奈苍生何?吊起来卖的王安石

 循迹晓讲 2020-10-21

宋神宗对富弼、司马光等老干部彻底失望后,注意到了王安石这个怪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早在仁宗朝时,王安石就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指出了宋朝繁荣盛世下隐藏的危机,并提出了如何处理的方法。

可惜王安石的先见之明没有得到皇上的认同,仁宗对王安石这封上书兴趣寥寥,倒是对他的文笔很夸奖。这哥们文章写得真好,骈四俪六,对仗整齐。至于内容嘛,just so so,仁宗不感冒,勉勉强强地夸了几句。

相见恨晚的神宗帝

仁宗不冷不热的态度让王安石满腔的报国热情付诸东流,可他又是一个很轴的人,他认定的事就要干,你不让他干,他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件事让王安石很受伤。而当时的神宗皇帝,只不过是濮王府的一名小王子。他读到了王安石的上书之后,击节赞叹!哎呀,这个人太有见识了!

神宗有一位贴心的幕僚叫韩维,跟王安石的关系很好。神宗在做太子的时候,韩维就经常给他出主意,神宗对国家大政方针,有一些什么看法做法,要征求韩维意见的时候,韩维就跟他讲,您应该怎么怎么着。

神宗就觉得老韩你怎么这么有见识,怎么什么事都能看得这么远,想得这么透!韩维说,微臣我哪有这么大的本事,我说的这些话,都是我哥们儿王安石说的。

那时候神宗皇帝还没有继位呢,就对王安石由佩服转为仰慕。哎呀,这个王安石简直是神人呀,我想到的所有的事,人家都想在我前边了,而且还给出了答案。因此,神宗分分钟就变成王安石的铁杆粉丝了。

吊起来卖的王安石

王安石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很有风骨,还是个学问大家。同为"唐宋八大家"之列的曾巩和欧阳修对他的文章都赞赏有加,欧阳修对王安石更是有荐拔之恩。

不过这哥们儿吊起来卖,就是不出来做官祸害老百姓的意思。别人都削尖脑袋往中央钻的时候,他一反常态,安于基层,为地方干了不少好事。有人想破格把他调入中央,好家伙,小伙儿说谁召我入京我都不去,我只想做事不想做官。这简直就是一股政界清流啊,王安石就变成一个传说了,越传越神,大家都以结识王安石、结交王安石为荣。江湖上没有哥,哥只是个传说!

全天下人都觉得王安石那样的人才是做宰相的坯子,有真材实料,不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的,天子呼来不上船。用王安石,天下才能太平,安石不出,天下不安!这么一来,王安石逐渐成了举国当红的政治明星。

天子呼来,我不上船

 神宗在旧臣那里碰壁之后,便召王安石入京。没想到王安石居然不买皇帝的账:皇上我病了不能出门,一吹风就要完蛋。

What?神宗皇帝知道这是瞎扯,哪儿这么巧,我一召你,你就病了?皇上实在不理解王安石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于是就召来几位宰执大臣垂问。

你们谁跟王安石熟呀?先帝在位的时候,屡次召王安石入京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大家都说王安石为人不恭,太狂了,天子呼来不上船,眼中连皇上都没有,真有这么大本事吗?现在朕召他,他又说自己病了,卿等觉得他是真有病呢,还是在那装呢?

皇上话一说完,宰相曾公亮首先接过话茬,说王安石是经天纬地之才,他不做宰相简直是屈得慌。他要不做宰相,天底下就没有人配做宰相!安石不出,奈苍生何?陛下一定要用他做宰相啊,他说他病了,他肯定就是真病了。

曾公亮说完这话,参知政事吴奎出言反对。吴奎说,臣曾经跟王安石共过事,一起做过地方官。他对手下人特别护短,而且刚愎自用,他的所作所为所想,完全不切实际。如果他要受重用,肯定紊乱朝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