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程 ▏探寻西濠故道

 新用户7771xieo 2020-10-23

探寻西濠故道

作者 ▏里程


现在终于搞清楚了,原来古人挖掘的西濠,长度约为4.7公里,由西郊河和饮马河组成。

三道河汇入二道河后成了西郊河的支流,然后从北流向南,最终经迎仙桥汇入南河。


成都是一个临水而建的城市,两条大河府河和南河两江相抱环绕着成都,再加上西面的西郊河和饮马河,这样成都完全置身于水的包围之中,再加上成都城内的金河和御河,以及摸底河,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解玉溪,这样在成都城内河流纵横桥梁遍布,无怪乎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的威尼斯。

唐代修罗城,内江改道临北向东而流,到现今的猛追湾再转向南方,形成今天的府河,与外江即今天的南河在现今的合江亭处汇合,这两条河就成了护城河,加上原先的城墙,对成都的北、东、南三面加强了城市的防卫。

然而西面却出现了空缺,于是开挖了一条人工河流西壕作为护城河,引北门府河之水流向南河。

在现今的北较场西路,还保存了一段很好的城墙,与城墙平行还有一段原先的护城河,这种城墙与护城河并存,成了历史的一段见证。

 

在西壕的故道上现今有两条河,西郊河和饮马河。

清代城边驻防的蒙、清骑兵常将马匹遛于西壕上游北段饮水,人们就将西壕的北段河流称为饮马河,河边形成的小街也称为饮马河街,一直保存到现今。西濠南那段那条河流即被称为西郊河。

上世纪50年代,从祠堂街方向去赶青羊宫花会,走到通惠门左弯,沿着城墙边上走。右边有一条小河,那就是从前的护城河——西郊河。那时的城墙边,现在已被打造成为琴台路。

在上世纪20年代,这两段河流水量还是很大。在青羊宫花会期间,北面的人们常通过乘船,从北而南到青羊宫去赶花会。

1929年季叔平在西郊河旁青羊宫附近,修建了成都的第一个冰厂,所用电力就是用西郊河,水力发电而得。

以上都可以证明这条河流的水流确实不小。

一直到50年代初期,西郊河的部分河段,水深可淹没人顶,在炎热的夏季,河道内游泳的人不少。有人曾经从三洞桥拉长滩顺流而下,一直游到青羊宫冰厂的拦河闸下。

可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府南河河水锐减,夕日通航的盛景不再重现。御河和金河被加了盖子,成为防御外敌空中打击的避难场所。西门的西郊河和饮马河以及附近的一些小河,河道淤塞多处断流,沦为城市排污的沟渠,环境恶劣臭气熏天。

2017年有关部门决定整治河道,打造河岸宜居工程。2017年4月完成总体方案设计,最终确定对西郊河的1.7公里、以及其他河段,共计7.4公里进行整治,增设步行桥、增设景观绿带,实现水系、道路、绿化“三通”,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最终将西郊河整治为美丽的带状公园。

原来我就曾经想对西郊河和饮马河进行探寻,当时河道污物遍布臭气熏天,更主要的是河道道路多处不通难以行走。现今西郊河打造后环境优美,实现了三通,正好前去探寻,也是一次旅游活动。

2020年1月11号我骑电瓶车,从西郊河的出水口开始,站在迎仙桥上仔细地观察了出水口的情况。然后顺着琴台路到十二桥,从这里开始,西郊河被重新打造,一眼望去,河道内干干净净,清澈见底的河水静静地流淌。两岸绿草茵茵,繁花似锦,令人赏心悦目。

前行不远就是西安中路桥,桥被重新打造,桥面加宽,花卉图案图案镶嵌在桥的护栏上,从迎仙桥到此大约一公里。

再前行不远就是实业街,这里也有一座全新的水泥小桥,称为西郊桥。

继续前行约百米,河中有一道水闸,称为二道河水闸,北去大约10米,河上又有一座全新的水泥小桥,称为二道河桥,桥的两端就是二道河街,从迎仙桥至此大约两公里。

再前行百余米,河道前面出现了分叉的两条河。我先沿着左边的二道河前行,行了几十米以后道路不通,我折回从旁边的一条小过道穿出去是二道河街,然后上了西安北路,在街北口附近又看见了这条二道河,河上修了一座仿古建筑,其实这又是一座水闸,水闸前的二道河穿过西安北路三洞桥,过街就是带江草堂邹鲢鱼。

这河流从永陵园区旁流过,沿着这条河道向前走上了青羊北路,然后上一环路西三环,再延伸至抚琴社区,在倒石堰与摸底河相连。

在永陵园区还有一条三道河汇入二道河内,二道河再汇入西郊河内。

现在的永陵从前称王建墓,左右被二河和三道河两条河绕行,这就是古代帝王崇尚风水,所选的墓基宝地。

了解了二道河的基本情况,又折回到原来水路三岔口,顺着右边那条河道继续前行大约500米,河道前面有座桥,桥名为金沙桥,金沙桥河边的那条街,就叫金沙桥街。金沙桥就是饮马河和西郊河的分界线,桥两端就是槐树街。

穿过槐树街后,前面河道两边不通,只有绕道上同仁路,前行大约50米,左边有一缺口,进去就是西屠场街,又看见那条河流了,但是,街边的河道标牌是饮马河,顺着那条河到了西月城街,过街后就是饮马河街,街边就是饮马河。

继续前行到了通锦桥,再向前来到了北校场西路,顺着河道上了王爷廟桥上,看着河水注入北门府河。

从南门迎仙桥到北门王爷庙桥,走完了西濠故道,距离大约4.7公里。

原来的饮马河河水是从北流向南,但我看到的却是饮马河的河水注入了府河,也就是说从南流向北,这里怎么倒流了?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决定第2天,沿着河道再探寻一次。

第二天骑电瓶车,首先来到了送仙桥上,仔细的观察了水的流向,西郊河的水确实是从北流向南,注入到南河。

之后向北行走,只要到一桥头,就观察水的流向,一直到了二道桥,水流方向都是从北向南。但是到了通锦桥,水流方向变成了从南向北。一直到王爷庙桥头,都是这样。

于是我又折回到通锦桥,在通锦桥旁,有一家露天茶座,有几个老人在那里喝茶,一问都是附近住的人,我说请问:“为什么饮马河入水口的河水会倒流?“经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我解释了后,才搞清楚这个问题。

原来饮马河在通锦桥南边几十米处,有一条名为桃花江的河流汇入了饮马河。经他们的指引我找到了桃花江与饮马河的汇合处,在我观察到的这些小河流中,唯有桃花江水流最大。桃花江汇入饮马河后,向左右两个方向流动,往北从饮马河北段流经王爷庙桥汇入府河;往南经饮马河汇入西郊河。

据那些老人讲,他们当小孩的时候,看见过饮马河河水从北流向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桃花江冲下来的泥土将河床变高,加上府河的水流减少,所以就出现了河水倒流的现象。

在这之后,我又逆流追寻桃花江,它流经马家花园前,然后穿过一环路,向光荣小区方向延伸。然后经营门口,在郫县境内与杨柳堰相连。

现在终于搞清楚了,原来古人挖掘的西濠,长度约为4.7公里,由西郊河和饮马河组成。三道河汇入二道河后成了西郊河的支流,然后从北流向南,最终经迎仙桥汇入南河。

桃花江是饮马河的重要支流,桃花江汇入饮马河后,向南北两个方向流去,向北汇入府河,水流方向从南向北。向南流入西郊河,河水方向从北向南。所以饮马河是一条很特别的河流,河水双向流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