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痛的辨证论治 ...

 恒则成167 2020-10-23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晚上好!今天晚上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习胃痛的辨证论治。

胃痛的定位在胃,症状是痛。因此我想,在这个基础上以我个人的认知和水平来谈谈胃痛的辨证论治。

一、胃痛的定义:

胃痛又称胃脘痛,它是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常伴有胃脘部痞闷胀满、嗳气、吞酸、嘈杂、恶心、呕吐、纳呆等脾胃病状。这些症状中还伴有脾的问题,不单纯是胃的问题。中医学的胃痛还需与痞满,嘈杂等鉴别。在谈到胃痛的定义时,还要附带谈一下痞满和嘈杂与胃痛的区别。

痞满:指的是以心下痞塞,胸膈痞满,触之无形,不痛为主的病证。

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恼,莫可名状的一种病证。此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吐酸、胃痛同时出现。

其实三者的位置都在心下,都指的是胃,但症状不同,名称各异,那么临床上的辨证论治肯定不同,中医讲究的是疗效,辨证不同,治疗有异,中医人不可不知,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二、胃痛的生理病理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上下部之间为中脘。胃居膈下,腹腔上部,通过贲门上接食道(管),通过幽门,下连小肠,是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胃与脾以膜相连,同居中焦,脾和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个:

(一)主受纳,

(二)主腐熟水谷

(三)主通降

1、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物,并将其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

受纳:顾名思义是容纳,接受

腐熟:是将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

当饮食物入口后,经过食道,进入胃中,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纳,故称“胃为水谷之海”或称“太仓”。受纳于胃中的水谷,在胃的不断蠕动及腐熟作用下变成食糜,精微物质被吸收,并由脾气转输而营养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则借胃气的通降作用,下传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

生理上,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正常,则食欲旺盛,精、气、血、津液化生有源。

病理上,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减退,则见纳呆不饥、胃脘胀满,或完谷不化等症状。

若胃的受纳、腐熟功能过亢,则见消谷善饥,形体消瘦等证。

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正常,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纳、运协调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营养全身。故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中医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称为“胃气”。中医学特别重视人体“胃气”的作用:

《脾胃论》认为“人以胃气为本”。

《医宗必读》云:“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临床诊断疾病时常以胃气的盛衰来预测疾病的吉凶顺逆,以顾护胃气作为重要的施治准则,百病不治调脾胃,处方中不能有损伤胃的药物为原则。强调不可妄攻妄补,以免损伤胃气。时时注意保护胃,这点很重要。

2、胃主通降

是指胃具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

饮食物入胃,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形成食糜后,靠胃的通降作用,下传小肠进一步消化。一方面将营养物质吸收、转化为精、气、血、津液,输送至全身;另一方面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胃的通降作用,不仅包括了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并将食糜下传小肠的过程,而且还包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在内。

胃的通降与脾主升清功能相互配合,脾升胃降功能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胃失和降,可见纳呆,食少,脘腹胀痛,口臭,便秘等症。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见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症。

胃的生理特点:喜润恶燥。与脾相较,脾则喜燥恶湿。两者平衡协调,升降相应。即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腐熟。又不使其津液不足,形成燥热之害,反之消耗胃阴。在此基础上,医者的技巧在于治疗时要保护胃中津液,又要慎用苦燥伤阴之品,以免劫伤胃阴。

三、胃痛的历史沿革回顾

胃痛的病名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细细品味,其中不但首提病名,还包括了胃痛的部位和典型症状。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提示了胃痛的成因与肝木偏胜,肝胃失和有关。

同样《素问·至真要大论》还云:“太阳之胜,凝粟且至……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表明太阳寒凝气滞,也可发为胃痛。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则阐发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痛的病理机制。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指出过食过饱,暴饮暴食亦是胃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从以上篇幅中可以略知:《内经》中对胃痛的病因、病机的部分论述,这成为了为后世医家研究和治疗胃痛奠定了理论基础。

至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中论及胃痛的辨治。以辨为“宿食”,治法,如: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

辨腹满虚实之法:“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

使用方剂有:

大、小建中汤,附子粳米汤,芍药甘草汤,吴茱萸汤,黄芪建中汤等经典方剂,延续几千年,至今临床仍在广泛使用,而且疗效非常好。

到了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腹痛》有九种心痛之说,这里所指的心痛,实际上包括了胃痛,而且是对心胃痛按照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归类。

宋代方书多宗这一论述。

唯严用和《济生方》指出九种心痛,“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内沮七情,或饮啖生冷果实之类......遂成心痛”。

同时,《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均收集了大量治胃痛的药方。可见胃痛一证,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金元时代

李杲的《兰室秘藏》有“胃脘痛”门,论其病机,谓多系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而致。

《丹溪心法》云:“脾病者,实则呕吐,腹胀喜噫,胃脘痛,心下急”。指出所谓心痛,实指胃脘痛。

以上论及渐臻完善:认为胃痛固有因劳役太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入客之所致;亦有因病久,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者;或有食积痰饮;或气与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者等等。治法上,丹溪分寒、热、气、湿、痰积、死血、虚、虫八类来辨证论治。

治法的多种,产生了认识的深入,有认为“诸痛不可补气”的论述。大凡胸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病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若要行温散温利,宁无助火添病耶?

在用药上,古方中多以山栀子为热药之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复而病易安矣。可作参考,但近代少用此药治胃,笔者只能理解为泻三焦之火而悟为顺降,达到下行,通腑之的。

明·虞抟持丹溪同样观点:谓心痛系指胃痛。“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认为,历代方论,将心痛、胃痛混为一门,原因在于“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胃脘痛常兼有“或胀、或满、或呕吐、或不能食、或吞酸、或大便难、或泻利,面浮而黄,本病与客邪必参杂而见”。由此可见在临床中应与胸中心痛相鉴别。

李中梓在这里将痛无补法,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进行了纠正,指出:

“近世治痛,有似诸痛属实,痛无补法者;有似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者;有似痛随利减者,互相传授,以为不易之法,不知形实、痛实、便闭不通者,乃为相宜;或形虚脉虚,食少便溏者,岂容混治?”  

《经》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认为痛若属虚,可补而不可用通法。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亦斥“痛无补法”为俗论。

《景岳全书》中,将胃痛的寒、热辨之甚详,云:“胃病病因,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仅十居一二。”       

到了清代,有江涵暾在《笔花医镜》中把胃痛分虚实寒热辨治,用药用补、泻、温、凉。

叶天士曰:“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说得相当霸气,对临床指导意义很大,对本人启迪很深。

顾靖远在《顾氏医镜·胃脘痛》中云:“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故世人之患胃痛,腹痛者甚多”。主张治用芍药甘草汤以调肝脾之不和。

唐容川用血府逐瘀汤。

高鼓峰对胃阴虚用丹栀逍遥散加生地;舒肝益胃汤加减等等。不胜枚举。

可见历代医家对胃痛的辨证治疗非常完善,给现代对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指导和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