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了两瓶冰水,大姐竟然“脑结冰”了!

 李沧健泰堂 2020-10-31



夏季是容易发生中暑的季节,难免一热就想吃点凉的,但是不管是吃冷饮还是吃雪糕都得悠着点,这样猛吃猛喝,不仅胃受不了,还要小心“脑结冰”!

天气炎热,王女士连着跑了好几笔业务,热的她连灌了两瓶多冰水,没过多久,她就觉着头痛,而且越来越难受,只好去医院。经医生检查,王女士这是“脑结冰”。

什么是脑结冰?

在炎热的夏天,很多人为了快速降暑,就会出现头痛,一是因为通向大脑的动脉发生了痉挛所引起的头痛,二是冷饮刺激下颚部的肌肉神经,病传到脑部的中枢神经,从而引起头痛,重者可诱发心梗,也就是“脑结冰”。

出现脑结冰怎么办?

在食用大量冰冷的食物后,出现头痛,累及部位主要是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可出现剧烈头痛,还会出现流泪、恶心呕吐,可持续几十秒到几十分,甚至更长。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可自行按摩疼痛部位,也可掐疼痛位置的谷合穴,若是疼痛剧烈,就要及时就医。

如何正确食用冷饮?

1.空腹及刚吃完饭后不宜喝冷饮,否则容易伤胃,重则胃穿孔。一般可在饭后30分钟左右或下午茶后食用,不易伤身。

2.每次食用要有度,不要连续吃雪糕或冰棍,冰饮料一次别超过半瓶。

3.喝冷饮时一定要慢,这样对胃刺激小。

4.出大汗后一定不能立即喝冷饮,否则容易导致“汗闭”导致毛孔宣泄不畅,极易发生中暑。

 本文为健泰堂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青岛李沧健泰堂门诊部是以原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王德旭、中医科主任王泽山为首席专家,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诊治方法,以皮肤病、过敏性疾病为特色,以治疗各种疑难病为追求。

对各种皮肤病: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重度痤疮、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虫媒性皮肤病(如蜱虫、恙虫、蜂、蝎、蜈蚣蛰伤)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咽炎、哮喘、肠易激综合征等)、颈肩腰腿痛、心脑血管病、风湿病、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较好疗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