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孙嘉嶙先生的“三面之缘”

 滨州文学馆 2020-10-31

题记: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会有很多的人或事难以忘怀,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环境中的经历。三十多年前,我有幸认识了青年作家孙嘉嶙先生,尽管接触机会并不多,但他的才华、他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前不久,我在邹平作协群读到了农民作家宁治春先生所写的怀念孙嘉嶙先生的文章,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了和孙嘉嶙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在一种感念和责任的情绪里写作本文,以表达对孙先生的怀念和敬意。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邹平,有一位当时已经名满齐鲁的青年作家,他就是邹平县文化馆专业创作员孙嘉嶙先生。他丰硕的创作成果,引起了山东文化界地广泛关注。他在《山东文学》上陆续发表的《希望》《李家洼的风波》《多情的土地》《魂惊何处》等作品,让人们见证了梁邹大地上一颗文学新星地冉冉升起,由此使他成为邹平文学界的佼佼者和领军人物。可惜,天妒英才,正当他的文学创作如日中天的时候,无情的病魔侵蚀了他,让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英年早逝,留给人们太多的悲伤和惋惜。

孙嘉嶙先生发表的小说

多年以前,我有幸和孙先生接触过。时光走过三十年,和孙先生当初交往的场景、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和他仅仅见过三面,但留给我的却是永不忘却的记忆。

1986年我考入邹平师范后,班里成立了文学社,最多的是听学校老师讲写作辅导,或者几个人出手抄报,爱好文学的我自然参与其中。社长是西董的一位女同学,她说有一个老乡在县文化馆工作,并且还是很有名的作家,大家是不是能去拜访一下。怀揣文学梦想的几个同学一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大家一致同意。

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真的没有见过大世面。从小喜欢文学,崇拜作家的我更是心驰神往。在一个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们便一起去县文化馆拜访孙老师。因为那时候通讯不便,事先也没有联系。从师范到文化馆不是很远,大约五里地光景,我们欣欣然快步行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一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作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到了文化馆通过向别人询问,我们找到了孙先生的住处。依稀记得,他家里的摆设很简单,但很整洁,看到最多的就是摆放了很多书。初见孙先生,他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感觉他很温和,平易近人,尤其是那双明亮的眼睛透出深深地关切。他话语很亲切、柔和,我当时也没看出作家神奇在什么地方,他就是极其普通的一个人。我们言明来意,他招呼我们坐下,并忙着给我们倒水。随即他便和我们聊了起来,我们静静地听他讲述。他说,写文章贵在坚持,自己心里要有东西才行,作为学生,你们要多读书,学会积累,还要用心去观察、体验生活,社会、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具体还谈了什么,因为年代久远记不清了,大致意思就是这些。

孙嘉嶙(穿风衣者)和宁治春在一起

和孙先生的初次见面是愉快的。回来的路上,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心里有了好好写作的冲动和信心,也期待着和孙老师的下次见面。

过了不久,我利用一个周末的下午独自前去拜访了孙先生,既不感到生涩,也没有怵头的感觉。恰好孙先生在家里看书,他给我倒了一杯水,问了我在学校的情况。那时,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我谈了在初中求学的情况和来师范后的感受,还谈了自己在初中时写作文、投稿的情况。他说,写作不能急于求成,得先打好底子。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我谢绝了孙先生留下吃饭的盛情,抬腿就往外走。他一把拉住我,把一本每页300字的方格稿纸递到我手里,语重心长地说,要坚持写,可以写诗歌、小散文,可以尝试投稿,得对自己有信心,并嘱咐我以后写文章一定用稿纸。

现在看来,一本稿纸是无足轻重的,但那时觉得是非常珍贵,因为以前从未接触过稿纸。从那才知道了正规的写作一定用稿纸。孙老师的话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以后的日子里我就坚持写,从学校活动的新闻稿起步,陆续写了很多小信息。有时候,直接送到离学校很近的广电局去,慢慢地就有稿子被采用了。第一次收到的是八角钱的稿费笺,这是我第一次拿到稿费,简直是欣喜若狂,同学们也都为我高兴。后来又陆续收到了一块五的、两块的……于是,我写作的劲头更足了。有道是有付出就有回报,1988年我被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评为“优秀通讯员”,荣获二等奖,奖励了一本《新闻学词典》和一支钢笔。我想,这与孙先生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80年代孙嘉嶙先生发表的作品,现在做成的网络阅读版 

又一次去拜访孙先生时,我带去了一篇刚写的小散文《冰凌花》,让先生帮忙润色修改。他看了看说,先放在这儿吧。看到他要忙,身体似乎也不舒服,我就告辞了。没想到,这竟然是我最后一次和他见面。

过了大约半个月,同学给我送来了一封信,一看落款地址是广电局的,打开一看,是一张三元的稿费笺。一看所发的内容,赫然就是《冰凌花》。我在高兴的同时也心存疑虑,心想这篇文章不是在孙先生那里吗?我没有向广电局投稿啊?直到后来到广电局取稿费,才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广电局编播股王股长到孙先生家里做客时看到了这篇文章,孙先生积极推荐,王股长就拿回去进行了编排播出。由此,心里对孙先生更是充满了敬意和感激。在他看来,这也许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前行路上最温暖的一把助力。

当时,因为学习紧张和其他事情没有及时去拜访孙先生。后来再去的时候,孙先生一直没在家,据说是去济南学习了。其实,那时候孙先生在济南学习期间已经发病了,只是因为信息不通,不了解当时的情况。没想到,从此再也没见到孙先生。

文学的道路是漫长的,也是曲折的,更是艰难的,每一篇文稿背后都浸透着作家无数的心血。思考、创作耗费了孙先生太多的心血,他要承受“爬格子”的枯燥和煎熬。很多人都经历过“爬格子”的岁月,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积累,不像现在用电脑那样快捷方便。很多人只看到了作家成名后的耀眼光环,有谁能懂得那些稿纸上的艰难跋涉呢?孙嘉嶙先生常年构思,笔耕不辍,以致积劳成疾。在一个大年初二,他走到了文学生涯的尽头,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令他无比眷恋的世界。他还有很多书没有写完,他的小说还在构思之中。后来,惊闻孙先生病逝的消息,我心里愕然,充满了难过与惋惜。因为受当时条件限制,信息不畅,无法及时知道孙先生的有关情况,也没有去参加他的追悼会,这已成了我终生遗憾。

孙嘉嶙和宁治春在庐山仙人洞

一次谈笑,一本稿纸,一篇文章,是他留给我一生的印记。在很多时候,我不禁怀想那些场景,我时常感念孙先生对我的引导和帮助。我虽没有多大的成就,只是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但他的那些无私而又温暖的帮助却一直激励着我在文学的路上不断前行。

黄山的松柏依旧青翠,是否还记得他当年登高眺望的容颜;黛溪的河水依旧轻流,是否还记得他当年奔波的脚步。田野里,他长睡的墓地是否安好?沧桑的墓碑前,有没有摆放鲜花?春来的时候,有没有萋萋芳草陪伴他?秋去的时节,还有没有飘零的红枫慰藉他的孤独?

在静美的岁月中,孙先生化成铅字的作品也许还有很多人记得。他虽然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但他对文学的孜孜以求和创作精神已化作了永恒,他生命的芳华依然绽放,经久不息。


作者:王祖山,山东邹平人,邹平魏桥实验学校教师。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有多篇散文、诗歌在报刊和广播电台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