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4 . (原文 音频)徐爱录43.1 即之若易,仰之愈高|每天学习阳明学

 Fendsomowrqc4g 2020-11-02

编者按

各位亲爱的读者,由于“致28”深圳学习会的召开和报道,每天学习阳明学栏目暂停了一段时间,从今天起又恢复正常。除了原文、译文、读后感之外,还增加了立平老师关于方法和心得的音频内容。学习内容仍然以传习录部分为主,因为传习录部分涉及的是如何'达至良知',正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从徐爱录开始学起,一路探寻致良知的真谛。

|正文|

43.1 徐爱引言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摘自《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原文版·徐爱录43.1》

|白话文|

对于《大学》中“格物”等说法,先生均以《大学》旧本为准,也就是先儒所谓的有错误的版本。我刚听说时极为吃惊,接下来便是怀疑,最后,殚精竭虑,将各种观点进行对照分析,并就此向先生请教。然后,我发现先生的学说犹如水之寒、火之热一样真实无比,绝对“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生天生聪明睿智,同时又和蔼坦诚,不重视修饰边幅。人们知道先生少年性格豪放不羁,又曾热衷于诗词文章,并深入研习过佛道,乍听他的学说,都认为他是标新立异,不屑深究。但是他们不知道,先生在谪居贵州龙场三年,身处困境,修静养心,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粹然合于圣道的大中至正的主旨。

我每日接受先生的教诲,知道先生的学问,刚听到时,似乎很简单,但越了解越觉得高深;刚见到时,似乎很粗疏,但越钻研越觉精妙;刚接触时,仿佛很浅近,但越深入就越觉得无有穷尽,十余年下来,我竟然对先生的学问还远没有入门。当世的君子,有的与先生仅有一面之交,有的都没有亲耳听到过先生的讲论,有的先抱着轻忽慢易、忿忿不平的心态,急于在短时间之内,仅凭一些传闻,便臆断妄度,这样如何能真正了解先生的学说呢?就连跟随先生学习的人,对于先生教诲,往往也是得一遗二,如同相马时只看见马的雌雄和颜色,而忘了关注它是否是一匹千里马。所以我把平时所听到的教诲全都记录下来,出示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考订校正,希望能不辜负先生的教诲。

——摘自《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译文版·徐爱录43.1》

|读后感|

信是圣贤之学的开始。可是,建立对圣贤的信心又是那么难!即便如徐爱这般资质的人,又是如此尊重阳明先生的学问—徐爱在阳明先生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拜先生为师。他对先生的学说,也还是是先骇后疑,最后才慢慢信起来。由此可见,建立信心有多难。

其实,障碍我们对圣贤的学问建立信心的,就是傲慢。先生的学问如此简易,又如此广大。可是,很多人在还不知道先生在讲什么的时候,就开始批评阳明学,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还有一种人,抱着自己所学的东西不放,不愿意吸收新东西。凡此种种,都让自己没有机会靠近圣贤。多么可惜呀。

这样的傲慢不是只有这些有才华的人才有,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怀疑、不屑、夸夸其谈、妄自揣度……徐爱笔下的这些人中就有我们自己的影子,不可不戒慎恐惧啊。



微博:@致良知四合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