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7岁已婚女性,左侧附件区包块伴月经不规则6年,究竟会是什么病?

 超声技术与诊断 2022-04-18

病例资料:

      女性,37岁,已婚,有正常性生活,近6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月经紊乱,经期延长,自诉最常半年月经未来潮,需要口服药物方能月经来潮,伴经量减少,由原来每月用卫生巾15片减少至10片,无经期腹痛情况。曾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予口服“黄体酮、达英-35”治疗,月经仍紊乱。2013年11月于我院行超声检查发现左侧附件区包块,因患者有生育需求,拒绝手术治疗,2019年再次来我院就诊(详见后面超声)。

      既往:13年前行剖宫产术,2013年在当地医院行“输卵管通液术”,2019年10月行宫腔镜检查未发现异常。

      专科查体:外阴经产型,阴毛女性分布,大小阴唇无红肿,阴道畅,白带不多,味臭,宫颈光滑,居中,子宫前位,大小约7×5×3cm,活动可,质中,子宫前方偏左侧附件区触及一大小约6×7×5cm囊性包块,光滑,边界清,轻压痛,右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实验室检查:

促卵泡生成素↓

肿瘤标记物(-)

超声检查如下(2013-2020):

2013年11月

左侧附件区探及一囊实混合性包块,以实性为主,形态规则,实性部分回声欠均质,CDFI:团块周边见环状血流信号。

2019年8月

内膜1.0cm

2019年10月

内膜0.5cm

2020年1月

盆腔积液2.4cm

2020年4月

由以上时间线中包块的变化来看,左侧附件区包块逐渐增大,囊性成分逐渐增多,囊性成分内见多条厚薄不均的分隔。

根据以上资料,该包块应该是良性还是恶性呢?究竟是何方神圣?


点击上述小程序购买↑↑↑

人卫正版直邮

本书为预售,发货时间1-2个月

首批图书数量有限,赶紧抢购


以上病例术后病理结果:(卵巢)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颗粒细胞瘤的相关知识点:

     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比较罕见,属于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由卵巢性索的颗粒细胞及间质的衍生成分组成,为低度恶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2%-5%,具有内分泌功能,以分泌雌激素为主。
     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示可能与基因缺陷、不孕症及其治疗、避孕药的使用有关。
    根据病理不同,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成人型(AGCT)和幼年型(JGCT),以成人型颗粒细胞瘤居多,成人型多发生于中年或绝经后的妇女,而幼年型以青春期前的儿童多见。
     由于颗粒细胞瘤属于功能性肿瘤,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雌激素刺激症状,对于青春前期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假性性早熟现象(如乳腺发育、提前出现月经初潮等);对于育龄期女性,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或内膜增生;若瘤体较大时,可发生蒂扭转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超声表现:卵巢颗粒细胞瘤多为单侧发病,表现为附件区类圆形或分叶状团块,边界清楚,可为实性、囊实混合性或囊性,其中以囊实混合性团块常见,囊性区域形态多样,以多发小囊腔散在分布于实性成分中为改变的典型超声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于肿瘤周围、囊壁或分隔内探及血流信号,为低阻力型血流频谱。

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击在看支持一下哦
  

<完>

感谢您的阅读

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超声技术与诊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