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茂林之家 2020-11-04

#首届书评创作大赛#

之所以写梵高,是因为《离世界名画一厘米:从莫奈、梵高到毕加索》的封面上,梵高的自画像旁,冒出一个气泡对话框——“想看懂我,就靠近一点点”。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从莫奈、梵高到毕加索》封面

这本书是@机械工业出版社 今年7月出版的系列作品之一,此前还有《离世界名画一厘米: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

不到2个小时读完全书,引发了我超过20个小时的联想。可以说,《离世界名画一厘米》是一本对非绘画专业读者非常友好的艺术导读书,它简单地梳理了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初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对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绘画的大佬及其价值连城的作品进行了另一种视角(一厘米之内)的解读。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目录

除了艺术作品本身让人津津乐道,其背后的故事也依然让人们唏嘘感慨。

比如,梵高曾经是米勒的超级粉丝,他模仿过米勒的《播种者》5次以上;后来非科班出身的梵高以天才的姿态闯入画坛后,米勒狠狠地蹭了一把粉丝的热度。

又如,梵高著名的《向日葵》系列作品,其创作目的是为了装饰前来“黄房子”同住的高更的房间。他们之间有过短暂的一段“相爱相杀”:高更为梵高创作过《画向日葵的男人》,梵高更是刺激高更割掉右耳而“闻名于世”。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就像一根短短燃烧中的引线,引爆读者的探究与好奇。今天,就让我们选取一位典型人物,一起走近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结合他的经典作品,看看他如何在10年间,从“绘画小白”成为“现代艺术之父”。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梵高自画像

1.后印象派:在真实与感觉中找到平衡

1853年3月30日,在荷兰南部的一个小镇,梵高出生了。

他出身牧师家庭,年少时曾想子承父业,做一个布道师;后来却在叔叔的介绍下,进了艺术公司做经纪人;后来又进入学校,当老师;去教会,做传教士。他辗转于荷兰、英国、法国,但似乎都不是很顺利。他的理想得不到落地,他的热情无处安放。

梵高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27岁的时候,他选择了绘画。梵高写道:

“学习画画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正如他人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生活一样,面对自然时,我也不像以前那样觉得无能为力了。”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米勒的《晚钟》

“米勒的《晚钟》是一件好作品,是美,是诗。”没什么绘画基础的梵高,对米勒推崇至极。他将米勒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运用在自己的绘画中,因此矿工、农民、纺织工人、J女等出现在他的画中。

这一时期,他的绘画并不像我们后来所熟知的那么奔放热烈,多是晦暗色调。直到1885年,梵高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画作。而《吃土豆的人》是他第一次签上“Vincent”名字的作品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吃土豆的人》

他为了观察现实中的人物形象,与画中的人物共同生活了一个星期,几易其稿,创作了几个不同版本。这幅画描绘了5个农民围坐在昏黄的灯下吃土豆的场景;整体风格比较阴郁厚重;几个穿着灰暗衣服、颧骨突出、手指粗大的农民劳作了一天,正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通过环境的烘托进行人物生活状态的刻画,这是梵高的表现方式。尽管后来,梵高的绘画风格多有变化,但他对生活真实的眷念感是贯穿始终的。只是渐渐地,他在真实与感觉中,找到了一种平衡。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米勒的《播种者》和梵高的《播种者》

他曾经5次模仿米勒的《播种者》,相同的动作,这是“真实”。但他用点彩的方式,对背景进行渲染,表现的或是黎明、或是骄阳、或者夕阳,让画的意义超越形式本身,成为一种精神承载,这是“感觉”。

他绘制的作品几乎都可以找到原型,但是观者通过画面,又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奔涌的情绪,梵高认为“情感”是一切伟大艺术的基本要素,这也正是后印象主义所要诠释的内容。

2.自画像:自我燃烧与自我表达

有人说,梵高是最自恋的画家,因为他画了很多自画像。据统计,1885年到1889年4年多的时间里,梵高就创作了40多幅自画像。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梵高自画像

仔细观摩梵高的自画像,你会发现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这是他不同时期的自我审视,也是一个自我燃烧与自我表达的过程。

1883年,梵高创作了第一幅自画像,一个骷髅头叼着一支烟,没有血肉,正如当时面对幻灭的现实的自己。

起初,他的自画像也和他的绘画风格一样,都是灰暗调子。但是1887年之后,他开始探索光影与色彩的变化。这时他的自画像,要么拿着调色盘、对着画架,要么戴着草帽,这是他职业和身份的象征,颜色也明亮了许多,大多集中在红黄蓝之间。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早期灰暗系列和戴帽子系列

自画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头戴绷带系列。我们知道,这是他震惊世人的割耳事件之后所绘制的。但从具有代表性的两幅作品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劫后余生难得的平静。画中的他,同样带着一顶小毡帽,眼神变得柔和。

但是好景不长,他旧病复发,这在自画像上也有反应。在一幅蓝绿色背景的自画像中,他眼睛凹陷、眉头紧锁,整个人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就连背景上的漩涡,也似乎映射出情绪的翻涌。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后期的自画像充满了情绪的张力

梵高的自画像蕴含了太多对灵魂的追打和拷问,但这是他实现自我观照的方式,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燃烧自己,超越自己。

3.向日葵:向阳而生,他心永恒

“对某事有着狂热渴望的人,就像向日葵一样,要阻止他们向阳而生是不可能的,尽管这样他们会枯萎得更快!文森特,就是这类人。”

这是与梵高惺惺相惜的弟弟提奥对他的评价。也正如高更所说:“哪怕他就是躲在那些向日葵的背后,我们依然能够感觉到他的存在。”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高更《画向日葵的男人》

《向日葵》系列代表了梵高艺术创作的巅峰,很多艺术家伫立在《向日葵》前时,会情不自禁地泪流。

梵高生前的挚友唐吉老爹(一位欣赏梵高的画商)如是说:他的向日葵看起来就像一个人

在静物系列《向日葵》之前,梵高也创作过一些包含向日葵元素的作品,但大多是为了点缀需要。直到1888年,梵高租下拉马丁广场上一间“黄房子”后,他邀请高更同住,为了装饰这个属于自己的家,他创作了大量的“向日葵”。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三朵向日葵》和《六朵向日葵》

如果说起初的《三朵向日葵》《六朵向日葵》,不是太为人知晓的话,那么后来的《十四朵向日葵》《十五朵向日葵》则几乎人人皆知。

虽然他和高更相处得不是很愉快,高更离开后,他们还有书信往来。当得知高更很欣赏他画的《十四朵向日葵》《十五朵向日葵》之后,他欣然决定再画几幅送给高更。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十四朵向日葵》对比

现在仔细比对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在用色、技法上都有所不一样。其中《十五朵向日葵》有一幅以麻布作为底衬,显示出饱满的颗粒感,厚厚的颜料涂层,凸显出原始、粗粝而热烈。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十五朵向日葵》对比

有人曾评论《十五朵向日葵》,具有令人无法忘怀的绝美品质。关于这幅画,梵高自己说:

“生命是短暂的,尽管这些年你仍然感到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所有的困难。但是最终,你会害怕有朝一日这些新的作品被别人所欣赏时,你已老去。”

只可惜,梵高没等到老去,37岁就仓促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罗纳河上的星夜》

结束语

梵高曾说:“生命只不过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他短暂的一生活成了一个传奇,他创作了大量具有先锋性又风格鲜明的作品,直到故去后,人们才发现其价值,他也才因此被追认为“现代艺术之父”。

除了上述的经典作品,他的《星空》《罗纳河上的星夜》,他的《鸢尾花》《早开的杏花》,等等。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能从厚重、粗犷、热烈中抽离开来,感受他的另一面,是孩童般的纯真,抑或被情感牵绊的柔软。当品读他的《夜间咖啡房》《麦田群鸦》,我们又能感受到他对现实和沉沦的深切体会与挣扎。

离世界名画一厘米|走近梵高,生命是个播种的季节,收获不在此地

《至爱梵高》台词

记得在电影《至爱梵高》里有一段非常治愈的话:“天上的星光于我们是那么地触不可及,或许我们用死后就能抵达星辰之上,而离开人世不过就是踏上了,走向星辰的路。”梵高早有面对生死的淡定,但在艺术上,他飞蛾扑火,毫无保留。

【点击上方商品卡,即可购买收藏】

文字@莉莉分原创,部分图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