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道丨干货】宫颈细胞学之初识正常细胞

 CandyMint 2020-11-05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为宫颈病变首选的初筛方法,也是对宫颈癌筛查最为有效的方法,如果大范围、规范地开展TCT,并随之科学规范地诊断、处理、随诊,可以显著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作为病理科医师,宫颈细胞学的诊断学习必不可少。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正常的宫颈细胞,请大家拿好自己心爱的小板凳,认认真真地一起吃瓜~

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1. 正常细胞成分包含 鳞状细胞、子宫颈细胞、子宫内膜细胞、子宫下段细胞;

  2. 非肿瘤细胞变化 : 鳞状上皮化生、角化性改变、输卵管化生、萎缩、妊娠相关的变化;

  3. 与反应性相关的细胞改变:炎症、淋巴细胞(淋巴滤泡)性宫颈炎、放疗相关改变、宫内节育器(IUD);

  4. 腺细胞存在于子宫切除样本;

  5. 生物性病原体:阴道滴虫、真菌,形态学上符合念珠菌属、菌群变化,提示细菌性阴道病、细菌,形态学上符合放线菌属、细胞变化,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变化,符合巨细胞病毒感染。

下面我们来着重介绍几项工作中需重点掌握的宫颈正常细胞形态:

鳞状上皮细胞

表层细胞

表层细胞来自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最外层,通常出现在月经的增殖期和某些刺激因素的作用下。细胞核高度浓缩(固缩),核的横截面积为10-15μm2。细胞质丰富并嗜酸性。在细胞质中可以找到角质透明颗粒,这反映其合成高分子角蛋白。(图1-3

图1:表层鳞状细胞和中层鳞状细胞混合。表层鳞状细胞具有较小的固缩核。在两种细胞的胞质中可见浅棕色糖原。(×10倍)

图2:表层鳞状细胞与中层鳞状细胞混合。(×20倍)

图3:高倍镜下表层鳞状细胞的特性:多边形的细胞轮廓,细胞质内角质透明颗粒,约10μm2固缩核,并且致密核心是不透光的。

中层细胞

通常存在于鳞状上皮的中间层中。在分泌期,子宫颈上皮的中层及表层由该类型细胞构成,在妊娠和使用促孕剂时尤为突出。细胞核比表层细胞大,横截面面积大约35μm2,并可显示细颗粒状染色质。细胞核通常较长并有纵向细长的核沟。子宫颈细胞学中,中层细胞核的大小作为判断其他细胞异常的基本参考。月经周期下半期可出现中层细胞的裸核,通常继发于细菌性细胞溶解。(图4-8

图4:表层鳞状细胞和中层鳞状细胞混合。(×10倍)

图5:表层鳞状细胞和中层鳞状细胞混合。(×20倍)

图6

图7

图8

图6-8:表层鳞状细胞和中层鳞状细胞混合。一个典型的中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轮廓。细胞核具有细颗粒状染色质和一个纵向的核沟。中层细胞核横截面积约为35μm2,其大小作为判断其他细胞异常的基本参考。中层细胞的染色质比表层细胞疏松,可透光。(×40倍)

基底旁层细胞

类似未成熟鳞状化生细胞,基底旁层细胞是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样本中最不成熟的细胞。它们通常不存在于激素刺激成熟的上皮细胞样本中。因为它们位于子宫颈细胞深层,通常不会出现在绝经前妇女的子宫颈细胞学标本中。在没有激素的刺激时,因萎缩而相对变薄的上皮主要由这类细胞组成。在绝经或产后状态,基底旁层细胞可能占主导地位。其细胞核比中层细胞大,面积50μm2;胞质面积较小,核质比比中层或表层细胞更高;胞质更浓厚。

图9:基底旁层细胞:具有典型的椭圆形细胞核和细腻的染色质,核的横截面积约为50μm2。细胞质相对于中层细胞更浓厚,因为中层细胞的细胞质在核旁变平,而在基底旁层细胞,细胞质在核旁被堆积。

子宫颈腺细胞

子宫颈腺细胞的细胞核的大小是可变的,平均为50μm2,它比中层鳞状细胞略大,该核显示了细小颗粒状、分布均匀的染色质和小核仁。胞质有许多空泡或颗粒,细胞核有一定的极性,一般位于细胞的一端,粘液出现在相对一端。细胞形态根据细胞排列的方式有所不同:从侧面看时,呈「栅栏」样,而从表面看时,呈经典的「蜂巢」结构。(图10-12)

图10:子宫颈管腺细胞:从表面看时呈现典型的「蜂窝」状排列,从侧面看时呈现「栅栏」状。子宫颈管腺细胞有正常的核极性,粘液出现在相对一端。(×40倍)

图11子宫颈管腺细胞。(×40倍)

图12子宫颈管腺细胞。(×40倍)

好啦,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小伙伴们,你们认识它们了吗?

参考文献:

《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

好书推荐:



欢迎个人形式转发,谢绝媒体、网站等未经允许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本公众号,并在文首注明「来源:衡道病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