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就是开心不起来,怎么办?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这本书是由幸福研究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专家格雷琴·鲁宾所写。我们是不是太习惯于目前的生活,而忘了什么是幸福了呢?作者从健康、婚姻、职业等12个方面出发,帮助我们探索生活中的美好,为自己的快乐做主,掌握自己的幸福。 

这次我们分享的内容是:“找乐”才快乐、乐趣的门类和幸福避风港。

“找乐”才快乐

虽然作家简·丝塔芙曾说:“快乐的人不需要寻找乐趣。”但研究表明,规律生活的人,笑脸却越来越少了。什么样的快乐才纯粹呢?玩乐的定义是:让人有满足感的、不涉及经济利益的、不会造成社会危害的、不需要带来赞赏和表扬的活动。

而那些善于主动找乐子的人,和常人相比,其感到快乐的机会要高出了20倍。如果说“笑一笑,十年少”,他们寻找乐子的时间,不都补回来了嘛。

然而,不少人在追寻快乐的过程中,忽略了三个问题:

001 让别人高兴的事,并不一定能取悦自己。

002 有些人倾向于对自己将要参与的活动,预期过高。

003 有些人认为其他人喜欢的活动更有价值,更欢愉。

基于这些错觉,很多人也会做一些让自己高兴的事,但往往事后发现它们并不适合自己,也耗光了自己的积极性。

能够意识到:别人的乐子和自己无关,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这样我们才谈得上取舍,否则不过是在消耗时间。如果什么事情是真的有趣,那么这它应该满足以下三点:

001 你很期待。

002 做完之后,你是活力十足,而不是筋疲力尽。

003 即便玩的过程中,不太如意,你也不会感到后悔或遗憾。

『 乐趣的门类

乐趣也是有门类的。在大量研究和实践过后,作者发现,乐趣基本可以分为三类:挑战的乐趣、跟随的乐趣和放松的乐趣。

挑战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荷尔蒙,因此它的快乐回报是最高的。比如蹦极、跳伞、坐过山车、越野等,它们常常需要我们完成很多任务,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动用很多勇气。甚至在我们遇到挫败和焦虑时,挑战对神经的持续刺激,也会减轻这些痛苦。

跟随的乐趣具有随机性。比如,孩子想去公园玩,家长只能跟着一起去;偶然看到自己偶像的电影上映了,临时起意去了影院;突然想起明天是女朋友的生日,然后做好了一天的吃、住、行安排,增进感情,创造美好回忆。这些都属于跟随的乐趣,不是自己提前计划好的,但是也少不了组织、协调和安排的麻烦事。这些事情,都会影响我们对乐趣的感知。

放松的乐趣是最常见的。我不需要以练习技能、采取行动、赢下目标为基础,也基本不用协调他人的时间或者做什么准备。比如,看电视、发呆、喝下午茶都属于放松的乐趣。它们在人们繁忙的生活间隙里,随处可见。但是研究发现,只有挑战的乐趣和跟随的乐趣,才能给人更多的幸福感,因为它们有刺激、有成长、有感悟、有目标。而放松的乐趣很可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无所得。

 ③

幸福避风港

生活的底色是平淡,就像安迪·沃霍尔所说:“如果一件事情只做一次,那么确实让人兴奋;但如果每天做,它就像喝水一样了。”

除此之外,人性的一个侧面是“负面偏好”。也就是说,相对于美好的事物,坏的事物对我们影响更大、更持久。就像婚姻学中的,爱人之间的一次吵架,需要至少五件积极的事,才能弥补。

负面偏好造成的一个结果是,我们很难在放松的乐趣中,得到乐趣,反而会陷入沉思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作者有一次回母校参加活动,发现电梯旁边的角落里,有一个标志,上面写着“避风港”。那里是用于当大楼失火或地震时,供人躲避的。所以她也鼓励人们当思绪陷入负面情绪时,一定要找一个“避风港”让自己疗伤。

比如,男人伤心时的酒、女人失落时的打扮和购物、婴儿情绪不佳时需要的奶嘴。为了抵御负能量的影响,我们必须也尝试找到自己的幸福“避风港”,减少陷入消沉的机会。但这个“避风港”尽量不要对我们的健康和计划有损害,只有积极健康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我们的苦恼。否则,带来的很可能是新的悔恨。

毕竟生活的底色是平淡,越能减少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机会,就越能把快乐的平均值拉高。找个安慰自己的避风港,幸福起来。

总结一下,快乐和幸福摸不着、看不见,但我们总能从自己的行为和感知上,找到线索。快乐是等不来的,主动找来的才是自己的。要注意乐趣的门类,不要用一种期许衡量所有快乐,越早找到自己幸福的避风港,越早做个快乐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