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黄帝内经“骨正筋柔,气血自流”在治疗腰突症上的应用

 开平颈腰椎修复 2020-11-07

《黄帝内经》有云: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筋长一寸,延寿十年。

就是说一个人骨位正,筋柔软协调,那么这个人的气血就会流畅,不会有大问题。


现在人因为不信中医,并且自我,又因工作繁忙或者过于放纵自己,导致了很多疾病。比如脊柱的病变。

很多人会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或脊柱弯曲。这个病的成因不在一朝一夕,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个病成熟了以后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疼痛、瘫痪等等。虽说这种病不致命也不能快速让人倒下,但是这种病会比较痛苦,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很多人弄不明白为什么会骨歪,于是寻求正骨来解决问题。但主要你明白了骨头歪的根源,也就自然明白正骨治标不治本之理。(相关链接:真正的中医“正骨”重点不在正骨!这才是不传的正骨秘诀!


我们知道,筋骨相连,筋束缚骨。世间无没有筋的骨头,也无不连骨头的筋。而筋并非只是椎旁肌肉那一小段。而是一直牵连到很远,与上一关节相连,而上一关节,又与上上一关节相连。如此一直连通到极远端。颈腰椎病之所以累及到臀腿脚,完全是筋的病变问题。(相关阅读:腰椎间盘突出最有效治愈酸、痛、胀、麻的密码

简单一句话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实质就是筋伤病!筋伤后,才引发肩颈腰腿疼痛、脊柱不稳、体态失衡(如高低肩、长短腿、脊柱侧弯、曲度变直、骨盘前倾等)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实质就是如何治筋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从标本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

一、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筋疲力尽”
如熬夜、不良饮食、暴怒情志。因此,在治理颈腰椎病的过程中,需从生活习惯改变开始。

二、筋结需要松解
“筋疙瘩”、条索状、颗粒状、僵紧等筋的问题,需要手法将其粘连松开;

三、筋需要阳气的滋润

四、筋需要避免被风寒湿热侵袭
凡筋受过伤的部位,或经络堵塞的部位,多是“风寒湿热”等邪气喜欢寄居之处,我们也称为内邪。内邪与外邪容易产生感应互相勾结,因此,伤病部位也最容易被外邪入侵而导致症状反复或加重。很多风湿病人在刮风下雨天特别难受,原因正是如此。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必须要“严防死守”,做好相关保护措施,避免被风寒湿热侵袭体内。同时,利用中药把体内的风寒湿热消除,也是促进“骨正筋柔”的关键。

五、阳虚则筋硬,阴虚则筋痿。阴阳平衡是最好的养筋大法。
《相关链接:腰椎间盘突出的核心:阳虚者筋缩,阴虚者筋痿

腰突症患者70%都具有阳虚或阴虚阳虚者病变部位僵硬,阴虚者则疲软无力。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阳虚和阴虚是怎么形成的?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中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此话剖析如下:

1、阳虚——“阳邪”侵犯
所谓阳邪,就是从外而来的“外邪”或者“表邪”,自然界的风雨寒暑六气都属于阳邪。

2、阴虚——“阴邪”侵犯
内经的阴邪,就是指的“内邪”或者“里邪”。内邪是怎么产生的呢?
1、饮食不节,内伤脏腑,痰湿内生属于内邪;
2、起居不慎,碰伤摔折导致淤血内生;
3、或者七情太过,暴喜暴怒,忧思悲恐,导致气血紊乱;

也就是说,阳虚患者在治理过程中,需注意防范风寒湿热;而阴虚患者在治理过程中,需避免不规律饮食、熬夜、情志等问题。

六、中医“肝主筋”,养肝即为养筋。

七、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中国民间很早就把筋与人的健康、寿命紧密联系起来。能寿延十年,足可以证明筋的作用。我们在治理颈腰椎病的过程中,功能锻炼的设计,实质上都是围绕促进筋的柔韧、防止缩短、增强筋的力量这3方面去进行的,只有这样的功能锻炼,才对颈腰椎病的康复产生实质作用。

从上面七个方面来调理筋,这就是我们治理颈腰椎病的秘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