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食物『伪常识』,你信了多少年?

 食栗派 2020-11-10
大家都知道,食物营养对健康很重要。咱们中国人更是如此,「食补」思想历史悠久、群众基础也很深厚。

但实际生活中,许多我们深信不疑的「食补大法」其实并没有依据。

对正常人来说,这些误区可能会让身体越吃越差;而对病人,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今天,就来给大家解剖一下那些传播很广的食补「伪常识」。


红塘中,96%的成分是糖
铁含量大概是2mg/100g

而且是吸收率较低的“非血红素铁”

成年女性每日需要铁20mg
喝红糖水对补血没什么实质性帮助

长肉倒是可能有帮助
 

 
木耳膳食纤维丰富
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是真的

但!是!
 
吃木耳时,木耳经过的是消化道
呼吸道的肺,没有见面机会


膳食纤维也不会进入血液
根本接触不到血管
 
不论是清肺
 还是清理血管
都有点强木耳所难啊~
 



一只梨85%都是水
吃梨确实能滋润喉咙
缓解干燥导致的咳嗽

梨没有止咳成分,治不了咳嗽
它起的作用,跟水差不多
 
 
但水分多,不只是梨的特长

🍎红富士苹果:85%
🍓草莓:90%
🥒黄瓜:95%




 
芬兰科学家综合72研究
得出的结论:

1
一般人补维C预防感冒
没用

2
身体遭受压力的人
如马拉松运动员
有些帮助 
 2-3颗枣儿,就能满足一日维C需求啦~ 

如果你的便秘是因为
吃的太精细缺乏膳食纤维
那吃根香蕉或许有用

但很多食物都富含膳食纤维
 没必要把它当成「排便神器」
 
 喝水不够、运动不足也容易便秘 
 


 
果汁提取了水果中的糖分
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损失严重!

 


喝果汁还会导致血糖嗖嗖往上飙
除非牙口不好,没必要榨汁


 
水果和蔬菜都富含
维生素、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
但它们的营养价值不同
 
水果,含更多糖分
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
维矿物质含量更丰富
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
 


睡了一晚
身体其实已经缺水

这时候喝盐水
反而容易加重身体缺水

中国居民摄入盐分普遍超标
就别再喝盐水超了又超了
 
 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肾功能异常的人 
 


牛奶巧克力:糖多、脂肪少
  黑巧克力: 糖少、脂肪多
 
以上数据以小块巧克力(约5g)计算

黑巧说白了就是“脂肪换糖”
热量并没有差太多
 
以为黑巧能减肥
可能越吃越肥
 


α-亚麻酸的坚果
可以提供一部分DHA
但α-亚麻酸转化为DHA的效率低
 
而且坚果脂肪含量高,多吃坚果
长胖了也未必有想象中的效果
 
 想食补DHA,还是吃鱼虾吧 
 


醋酸挥发在空气中的浓度
达不到杀菌的浓度
 
血管硬化跟积水垢不一样
  多浓的醋都软化不了
 

 

 白白的浓汤的确更有营养
——更多!

但主要成分还是
有调料、嘌呤、肌酐…
但没有多少蛋白质
  

想补身子
别光喝汤,肉也要吃啊
 



骨头里的钙
很难溶解到水里
 
100 ml骨头汤含 2~4 mg
还不如一些饮用水里的钙多

白白的浓汤
不是丰富的钙,是满满的脂肪



大米粥、小米粥
都是充分熬煮糊化的淀粉

蛋白质含量低
几乎没有脂肪
而且是流食
不容易给胃造成负担
 
但胃也要锻炼

 
总喝特别好消化的粥
会使消化能力退化

煮得又软又糯的白粥
一大碗下去,血糖反应高得吓人

 糖尿病人、减肥的人
还是少喝这种粥 

有些食物
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些好处
而有些“坏”食物
其实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坏
分享一本最近看到的好书
 《“坏”食物真的坏吗?》 [美]阿伦·卡罗尔 
 中信出版社 ·鹦鹉螺工作室 
吃是诱惑
也是困惑
早些年
人们普遍的感叹:
“我们还有什么能吃?”

这几年
食品安全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但在「吃」这件事情上
大家的恐慌并没有减少


我们似乎患了「健康食物焦虑症」,吃饭时脑子仿佛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己:只吃好食物,当心坏食物。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那些关于饮食健康的研究结论?追求健康饮食就必须舍弃口腹之欲吗?如何摆脱吃的罪恶感?
如果你也这些困惑,相信这本书能帮你找回饮食的平衡,找回生活的乐趣。
▲ Aaron Carroll 
图源:https://medicine.

这本书的作者Aaron Carroll, 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儿科学教授、研究指导副院长。
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大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很多「饮食迷思」:他的胸外科医生父亲坚决抵制吃鸡蛋,也反对吃虾和黄油;而他的妻子不吃味精、认为有机食物更好、更营养……
▲  每章的【底线】部分很贴心,如果觉得前面讲科学的部分太难,可以直接看干货;

Carroll对营养科学研究进行了全盘梳理和理性分析,破除了10个广泛存在的饮食迷思;最后还分享了他的9条「健康饮食准则」。
这也是整本书我最喜欢的地方。

一本书能涉及的话题有限,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待饮食的态度,才是面对信息洪流、健康焦虑时最有力的武器吧~

衷心推荐给那些热爱生活、对美食充满期待的人!

编辑 | 山楂
设计 | 柚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