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普里莫莱维《这是不是个人》片段

 雅格布ev76reea 2020-11-13

什么是悲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昨天买了三本书,其中两本书写尽了悲伤,一本是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这是不是个人》,另一本是澎湃人物志,都是描写小人物的悲欢,只是前者小人物没人身自由,只要病了没有利用价值了,可能就被扔进焚化炉,后本书的小人物是不满足于人生理想,或是人生理想在于遏制其他贪欲过重人的理想,走的很艰难。翻看《这是不是个人》,惊讶于奥斯维辛的不人道,没有人权,没有尊严,死亡如影随形,以前也看过一本书,弗兰克写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活过阴霾与无尽的绝望后,两个作家各自写了一本作品来表达曾经的心碎。

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心得体会(一)

作品中一段话我印象深刻:

对于他们来说,成年累月地生活在那里,活在当下是更为紧迫和实际的问题。今天能迟到多少食物,会不会下雪,是否有煤要卸,而遥远的将来的问题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没有任何迫切性。

珍惜今天的一切,也是顶顶重要的,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我们的开心与否,也许只是一些得失,而对于那些饱经战争蹂躏的人们,幸福就是活下去,这在今天中国人看来简直是开玩笑。是的,活下去也曾经是我们先辈们的人生信条,有时候就要跳出当下,用阅读来品味不同时空、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类曾经遭受的一切,来反思反刍自己经历和正在体味的看似稀松平常的小确幸。它们也许没有《大江大河》里宋云辉经历的波澜壮阔,雷东宝、杨巡们至少没有弗兰克、普里莫遭遇的生命危险,生命壮阔不壮阔,人生理想能否相比来看,着实黯淡了不少,因为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在通读《大江大河》后,再来反思奥斯维辛,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度,只有大环境安全了,人们才能腾出手来思考致富,思考人生的规划,规划和理想是非常奢侈的词语,奥斯维辛的人不能有,抗日战争时代的人不敢有,但是宋运辉们可以有,他们赢不光赢个人的英雄主义,更是站在了一块坚如磐石的时代山峰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